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10篇
  170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生态旅游商品价值和价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商品的关系、以及生态旅游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分析,认为生态旅游商品的主体是自然资源,它是生态旅游商品价值构成的主体,也应该是构成生态旅游商品价格的主体。而传统的旅游价格构成理论不能完全释义现代的生态旅游商品价格构成。在现行旅游商品的价格理论指导下,导致生态旅游商品的理论价格和操作价格中的价值主体错位,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区域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一定比例的生态用地,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城市绿地相对,区域绿地一般位于城市建成区外围,具有重大自然价值和区域性影响力,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区的绿地等5大类。研究综述了区域绿地在空气污染削减、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大主要生态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人们对区域绿地复杂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之间缺乏明确的认识,建议在识别不同时空尺度下权衡区域绿地特征、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机制及科学评价区域绿地生态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73.
如何有效地对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后管道结构的安全进行合理地评价,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维修措施,是减少南水北调大口径PCCP管道运营期间断丝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PCCP管道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数学评价模型,对影响南水北调地下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建立PCCP管道安全失效的判断准则及判断标准,实现大口径PCCP管道安全风险评价的定量化。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款专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PCCP管道工程安全运行风险实时监测的管理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测技术和基于Web-GIS的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完成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以及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74.
北京九龙山不同结构侧柏人工纯林降水的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基于华北石质山区侧柏人工林2014年(3—10月)降水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其降水的再分配规律。[方法]采用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郁闭度、枝下高)侧柏人工林林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81.1、168.1、147.1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8.8%、73.1%、64.0%;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6.0、5.9、3.9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4.2%、2.6%、1.7%;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39.5、56.1、79.1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7.2%、24.4%、34.4%。(2)1/3枝下高0.4、0.6、0.8郁闭度林内穿透雨总量分别为175.6、154.8、136.0 mm,穿透雨率分别为76.4%、67.3%和59.2%,树干径流总量分别为8.3、4.9、3.3 mm,总树干径流率分别为3.6%、2.1%和1.4%,林冠截留总量分别为46.3、70.4、90.7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0.1%、30.6%和39.5%。[结论](1)侧柏人工林同一枝下高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内穿透雨量差异不显著。2种枝下高郁闭度为0.4和0.8之间的树干径流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郁闭度0.4和0.6以及0.6和0.8之间差异不显著。(2)郁闭度为0.4、0.6、0.8时,冠厚占树高2/3(即枝下高为1/3)的林分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2的1.17、1.25和1.14倍。(3)2种枝下高各自不同郁闭度间林冠截留量均存在显著差异。(4)同等降雨量情况下雨强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小;2次降雨间隔时间越长,林冠层越干燥,林冠截留能力越强;枝下高越低(即冠层厚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大,且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林冠截留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5.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plants produce more ethylene when subjected to abiotic stresse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s and drought, which result in premature leaf senescence, reduce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thus decreased yiel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thylene-inhibiting compound 1-methylcyclopropene(1-MCP) treatment of cotton plants can delay leaf senescenc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drought, and the aging proces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otted cotton plants were exposed to 1-MCP treatment at the early squar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1-MCP against membrane damage was found on older compared to younger leaves, indicating 1-MCP could lower the stress level caused by aging. Application of 1-MCP resulted in reduc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membrane leakage,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in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in contrast to the untreated plants under heat stress, suggesting that 1-MCP treatment of cotton plants may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heat stress in terms of delayed senescence. Application of 1-MCP caused reductions of lipid peroxidation, membrane leakage,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 together with increases in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water potential,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fluorescence quantum efficiency,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plants under drought, suggesting that 1-MCP treatment of cotton plants may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reduce the level of stress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In conclusion, 1-MCP treatment of cotton should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lay senescence under heat and drought stress, and the aging process. Additionally, 1-MCP is more effective under stress than under non-str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6.
将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程度的黄金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毛发皮质醇激素不仅可用于检测及估计动物慢性应激程度,且有助于了解动物体生理病理过程,并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血液、唾液、尿液及乳汁中皮质醇激素含量作为反映急性应激程度的模型,被用于检测和建立持续的皮质醇激素昼夜循环规律研究。而毛发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模型却可以回顾性地反映慢性应激程度。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的生化指标不仅具有采样应激小、检测灵敏、方便的优点,而且是可遗传性状(h2=0.31),可以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活性标记,进而利用其解释遗传变异对慢性应激中HPA轴活性变化的影响程度。作者综述了皮质醇激素与动物体健康的关系,慢性应激下机体调节机理及遗传适应改变,慢性应激评定指标研究进展,毛发作为皮质醇激素研究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的生化指标的限制与未来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使用盐酸克伦特罗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基于免疫荧光层析原理,实现对猪尿中所含克伦特罗的定量检测,并对试纸条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四参数法对定量曲线进行拟合,线性系数为R2=0.99972;检测限达到0.1 μg/L;对3个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为80%~120%;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2%、11.1%、15.2%;与4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8种常用的抗生素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01%;同时验证了本试剂盒在1年的保存期限有效。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 min。  相似文献   
78.
基于Bayes判别分析法的密云县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特点,首次将Bayes判别分析法原理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和山洪泥石流预报原理,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用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前15 d的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并建立起一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经自身验证法和交互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其判断正确率均为82.4%,达到了Bayes判别分析要求的判别模型自身验证正确率>80%的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一致,模型表现稳定,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以投入使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密云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支撑,以减少山洪泥石流发生所导致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9.
滴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氮空间分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大田作物最优滴灌模式的研究是滴灌技术深入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田间试验,选取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两种滴灌类型,研究其在4种不同灌溉制度下农田水、氮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控制范围相同时,不同滴灌类型下冬小麦生育期内所需的灌水总量和灌水频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施肥量和灌水定额基本相同时,地下滴灌较地表滴灌促使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运移的几率更大。但总体而言,不同滴灌类型相同灌溉制度下,硝态氮运移规律基本相似;同种滴灌类型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各处理冬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充分灌时,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冬小麦产量差异性不显著;非充分灌时,滴灌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
畦灌条件下樱桃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北京市永乐店农业节水灌溉试验站内的樱桃树根系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该文对樱桃树根系在根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植12a樱桃树的根系分布在以树干为中心250cm半径范围内,最大垂直深度为100cm。根系干质量、体积、表面积及根长各主要参数的总体分布是从表层开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从树干开始沿半径方向随着离树干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少。根系各主要参数在各土层深度的分布百分比与其相应的土层深度均存在良好的指数相关关系。按照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相关程度按表面积(R2=0.9342)、根长(R2=0.9261)、体积(R2=0.9136)及干质量(R2=0.9050)的顺序逐渐减小。各采样单元内直径小于2mm的吸水根比例在35%~100%(平均68%)范围内分布。吸水根主要分布在以树干为中心200cm半径范围内,垂直方向从树干下方的60cm开始,逐渐减少到距树干水平200cm处的20cm左右,在树干周围半径为50cm和80~160cm范围是两个分布密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