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64篇
  147篇
综合类   589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976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地下环境中胶体促使下的污染物运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庆玲  徐绍辉 《土壤》2005,37(2):129-135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胶体能促使地下环境中污染物的运移。胶体的沉积、释放和运移等动力学过程受许多因素的控制,如胶体的表面性质(亲水或疏水)、胶体的稳定性、水溶液的化学组分、离子强度、pH值和水的流速等。许多研究者已提出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模型从理论上或用实验室土柱试验来模拟胶体的运移行为。在未来应加强野外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天然介质中胶体促使下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运移过程的研究,这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策略或发展新的治理技术以防止污染的扩大或修复污染,最终达到保护地下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土壤中的化学作用对溶质运移具有重要影响.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是土壤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利用室内土柱出流实验对这两种作用下的土壤溶质运移进行了探讨,用CXTFIT软件模拟了不考虑化学反应时的常规溶质运移;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进行了耦合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运移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从而也初步证明了耦合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3.
非蛋白氮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的饲养中。目前,美国、日本、西欧等已使非蛋白氮的利用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为缓解蛋白饲料资源缺乏起到了很大作用。本研究以尿素等为氮源,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同时配方中又加入奶牛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其生产工艺、配方的组合进行系统研究,不仅使尿素在瘤胃内达到缓释氨,避免中毒,而且又使“能氮”达到同步释放,更有效地利用尿素,在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基础上,保证了动物的健康。其工艺是将各种原料先预混,然后通过机械在一定温度下喷爆处理,形成包被颗粒,饲喂后缓…  相似文献   
994.
运用Matlab语言强大的计算及图形可视化功能,编制M函数进行V带传动常规设计,介绍了Matlab编程简洁、高效的特点,说明了其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Liao)多倍体诱导的结果。采用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海水成功地使仿刺参分别单独产卵、排精,从而准确地控制了仿刺参的多倍体诱导的开始时间。使用0.2、0.4mg/L细胞松驰素B(CB)在授精后5、10min开始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PB1)放出,用10、20、30、40mg/L的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分别在授精后5、10、20、28、35min开始处理抑制受精卵PB1、第二极体(PB2)祚出的方法诱导了刺参的多倍体。研究了诱导的药物浓度、处理时间与诱导效果的关系,同时对幼体的成活率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药物均可诱导仿刺参产生三倍体和四倍体。采用CB抑制PB1诱导,到达下幼体时,可产生21.3%的四倍体。用6-DMAP抑制PB2放出诱导三倍体,三倍体率可达25.8%。以幼虫浮游期中,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虫的摄食、生长、浮游时间以及变态率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6.
氧化三甲胺(TMAO)和甜菜碱(GBT)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它们被降解后产生的有机胺可通过海气交换进入大气中,进而可以促进新粒子生成及增长,具有潜在重要的气候效应.多数研究认为浮游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TMAO和GBT,它们是海洋大气中有机胺的主要贡献者.也有研究发现海洋动物体内也含有TMAO和GBT,但它们对大气中有机胺的贡献报道较少.概述了不同类型海洋动物体内TMAO和GBT合成方式及它们降解为有机胺的途径,归纳了不同海洋动物体内TMAO和GBT的浓度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动物体内TMAO和GBT浓度的因素,剖析了该领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认识海洋环境中有机胺来源及其气候效应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了解不同减振槽结构对转套式配流系统空化产生的影响,设计了U型和三角型减振槽结构,通过Fluent仿真和试验方法研究2种结构下配流系统的空化特性,以确定空化特性最优的减振槽结构.并建立了配流系统的Singhal空化模型,仿真流体模型则考虑转套与泵腔之间的间隙,且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分析在标定工况下和不同转速下配流系统的空化.试验在YST380W型液压综合试验台上进行,监测了不同转速下系统的容积效率,与仿真结果相互印证.仿真结果表明:2种减振槽的气体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U型减振槽的空化特性略优,且转速越大优势越明显;空化占比变化趋势和大小基本相同,U型减振槽优势随着转速的升高越来越明显;容积效率均随转速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U型减振槽的容积效率高于三角型减振槽.对U型减振槽结构系统容积效率试验,仿真误差大约为2%.  相似文献   
998.
Vc对栉孔扇贝体内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Vc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体内5种参与免疫防御反应的水解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c注射剂量为20μg/g和40μg/g时,在注射后12、24和48h,两实验组栉孔扇贝体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都明显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降低。同时本实验发现,Vc对40μg/g实验组中各种酶的活性刺激与20μg/g实验组相比需要更长的时间。本研究表明,Vc可有效增强栉孔扇贝的免疫活性,且因剂量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中国海洋大学通用海水素厂的高密度闭路循环海水养殖真鲷(Pagrosomus major)体系CO2的积累规律及水处理各环节溶氧、CO2分压、pH、碱度、磷酸盐的变化规律,估算了水处理各环节对CO2的去除效果和换水频率,探讨了高密度循环海水养殖真鲷在高pCO2、高ALK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养殖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饲料蛋白质含量和n-3HUFA水平对大菱鲆亲鱼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大菱鲆亲鱼投喂高蛋白和高水平 n 3HUFA的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低蛋白和低水平 n 3HUFA饲料组相比,大菱鲆亲鱼繁殖力明显提高。高水平试验组,亲鱼体重增重大,产卵量高、所产卵子卵径大,受精后上浮率、孵化率高,仔稚鱼的存活力强。其中卵子脂肪酸含量受亲鱼所摄饲料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当亲鱼组投喂试验组饲料的蛋白质为 49 3%、脂类含量为14 6%,其中∑n 3HUFA的比例为 29 3%时,平均每尾亲鱼的产卵量为 1 45×106,所产卵子的卵径为1 053 mm,卵子脂类∑n 3HUFA的比例为20 38%,浮性卵率为95%。经过30 d的饲育,大菱鲆苗种的存活率为 23%,明显高于低蛋白和低脂肪酸试验组的数据。本研究认为,大菱鲆亲鱼培育的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应≥45%;脂类的适宜含量为≥10%,其中∑n 3HUFA的适宜比例≥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