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 ]又名盎丝、牛鱼等 ,隶属于鲶形目 ,鱼尝科 ,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 ,是天然水体中常见的底栖肉食性鱼类[1] ;其肉质细嫩、味鲜美、少刺、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 ,3] ,深受消费者青睐 ,开发黄颡鱼资源已是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澄湖位于苏州市城东 ,是苏州市较大的湖泊之一 ,面积 5 7万亩 ,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其中包括黄颡鱼资源 ,到 1996年其产量形成了一定规模 ,达 2 5 15kg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澄湖黄颡鱼产量直线下降 ,因而…  相似文献   
62.
苏氏圆腹[Pangssiussutchi(Fowler)],俗称淡水鲨鱼、八珍鱼,隶属于鲜科,圆腹经属,共有15个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面光滑无鳞,鱼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长形,背部隆起,有一很小的脂鳍,腹部圆,没有腹校,这是圆腹鲜的共同特点。该鱼为营底栖生活,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时,可投喂小杂鱼、螺肉、鱼粉、颗粒饵料等。此鱼十分贪食,游动快捷,性胆怯,一旦遭到外界惊扰即在水中不停地窜跃。耐低氧能力强。据养殖观察,在“四大家鱼”缺氧浮头较严重时,…  相似文献   
63.
在生产实践中虾苗用塑料袋充氧运输,即常规的鱼苗运输法;虾种用活水车或活水船运输。尤其是虾种的运输,受运输工具的限制,运输数量和成活率往往不尽人意。为此,我们根据青虾的生活习性,在 1999~ 2000年间,对其进行了不同方法的运输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虾苗和虾种均来自吴县市东山镇朱茂村养殖户朱顺法,虾苗规格为体长 1.5~ 2.2cm,三批共计 1000万尾;虾种规格为体长 3.0~ 4.5cm,四批共计 1060kg。 1.2装苗工具与方法:塑料袋充氧运输法采用常规的鱼苗运输用的双层塑料袋,容积为 40~ 45L(30cm× 25…  相似文献   
64.
<正> 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之一。我们多年来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解决鳜鱼饵料的生产工艺,使鳜鱼养殖获得迅速发展,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我们几种人工饲养鳜鱼的模式及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张伟 ,张茂友(江苏苏州市水产研究所邮编215100)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各水系中,属鲈形目、鳍科、鳜属鱼类。当前,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发展养殖鳜鱼业也逐渐兴起了高...  相似文献   
66.
池养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在养鱼高产地区流行甚广,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鱼病工作者对这种疾病的病因、流行季节、防治手段等已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对控制这种疾病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苏南地区是一个养鱼高产区,池塘中的鱼种放养密度高,自80年代推广饲养白鲫、团头鲂等鱼类之后,出血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苏州市水产研究所于1991年承担了“生态防治鱼类出血病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试验以肥满度、平均规格、饲料系数、生长速度等生长性能指标,pH值、溶解氧、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为依据,比较"太湖1号"F1及F2代与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饲料系数从低到高依次为:"太湖1号"F1<日本沼虾<"太湖1号"F2,其中F1和F2差异显著(P<0.05)。平均规格及上市成虾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太湖1号"F1>"太湖1号"F2>日本沼虾,其中F1代显著高于日本沼虾(P<0.05)。"太湖1号"的肥满度与日本沼虾差异不明显。9—10月吃食旺盛季节,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体质量与体长均高于日本沼虾,其中,F1代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体质量与体长的瞬时增长率优势不明显。9—10月份"太湖1号"F1养殖池的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显著低于F2和日本沼虾池,而溶解氧与pH值的差异不大。养殖效益分析表明,尽管杂交青虾的增产优势不明显,但因其规格大,销售价格高,其产值与净利润仍高于日本沼虾,且F1代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F1代的养殖性能显著优于日本沼虾,但F2代的生长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8.
在水温21.5~23.0℃、pH 7.3的条件下,对平均规格分别为1.03±0.14、1.03±0.13、1.04±0.14和1.04±0.15 g/尾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F3与日本沼虾进行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①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的耗氧率夜间高于白天,其变化符合虾类的昼夜节律性,而杂交青虾"太湖1号"F3与日本沼虾的耗氧率却是白天高于夜间。②试验虾的平均耗氧率与窒息点从低到高的排列为:F1F2日本沼虾F3。杂交青虾"太湖1号"F1代的生理机能显著优于日本沼虾,这一优势能保持到F2。  相似文献   
69.
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对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进行研究。以养殖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等为指标,比较海水逐级淡化和纯淡水两种水处理模式与利用瓦片和PVC管两种遮蔽物进行松江鲈鱼养殖的效果,以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和不同遮蔽物对松江鲈鱼生长的影响,探索松江鲈鱼工厂化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不同水处理方法对松江鲈鱼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松江鲈鱼的存活率为37%~71%,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松江鲈鱼的质量增加率为1.83%~6.12%,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而采用不同遮蔽物进行养殖试验,各试验组的松江鲈鱼生长性能没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海水逐级淡化的水处理养殖模式更适合松江鲈鱼养殖。  相似文献   
70.
花(HemibarbusmaculatesBleeker)又名马鸡、鸡郎鱼、季骨郎等,隶属鲤科、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是天然水体中一种常见的中小型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香美、少刺、营养价值高,开发花资源是太湖流域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和技术措施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二个长方形池塘(原为养虾池),东西长南北宽,面积分别为6亩和8亩,池底平坦,池深1.2米,池底有少量淤泥,进排水方便。放养鱼种前,对池塘进行改造,即由西到东(出水口)在池中央挖一条宽40cm、深4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