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52.
饵料结构对河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和污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 (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放21.11kg(12.90%),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53kg(1.57%)+饵料33.30kg(98.43%)=渔获物475kg(14.04%)+伊乐藻15.01kg(44.37%)+底泥沉积11.90kg(35.18%)+尾水排放2.17kg(6.41%);配合饲料使用量高于1000kg/hm2 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13kg(2.51%)+饵料160.42kg (9749%)=渔获物43.73kg(26.58%)+伊乐藻136.18kg(82.76%)+底泥沉积-34.52kg(-20.98%)+尾水排放1916kg(1164%),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40kg(1.17%)+饵料33.91kg(98.83%)=渔获物3.82kg(1113%)+伊乐藻15.01kg(43.75%)+底泥沉积12.58kg(36.67%)+尾水排放2.90kg(8.45%)。与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池塘相比,使用配合饲料可使N沉积率由10.62%上升至25.81%,P沉积率由2.02%上升至1267%,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分别由2.30mg/L、0.237mg/L下降至1.60mg/L、0.181mg/L,尾水的N、P年排 放由2757kg/hm2、2.84kg/hm2下降至19.16kg/hm2、2.17kg/hm2。上述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污染强度较低,使用配合饲料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53.
白鲫原产于日本琵琶湖,是一种大型鲫鱼,原名源五朗鲫.1979年由广东中山大学生物系和该省水产研究所首次引进.1977年该省有关部门根据其体型和颜色特征定名为白鲫. 白鲫具有鲢鳙鱼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在同样生态条件下,用它代替鲢鳙鱼养殖,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以白鲫为主要配养鱼类的养殖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苏氏圆腹[Pangssiussutchi(Fowler)],俗称淡水鲨鱼、八珍鱼,隶属于鲜科,圆腹经属,共有15个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面光滑无鳞,鱼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长形,背部隆起,有一很小的脂鳍,腹部圆,没有腹校,这是圆腹鲜的共同特点。该鱼为营底栖生活,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时,可投喂小杂鱼、螺肉、鱼粉、颗粒饵料等。此鱼十分贪食,游动快捷,性胆怯,一旦遭到外界惊扰即在水中不停地窜跃。耐低氧能力强。据养殖观察,在“四大家鱼”缺氧浮头较严重时,…  相似文献   
55.
在生产实践中虾苗用塑料袋充氧运输,即常规的鱼苗运输法;虾种用活水车或活水船运输。尤其是虾种的运输,受运输工具的限制,运输数量和成活率往往不尽人意。为此,我们根据青虾的生活习性,在 1999~ 2000年间,对其进行了不同方法的运输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虾苗和虾种均来自吴县市东山镇朱茂村养殖户朱顺法,虾苗规格为体长 1.5~ 2.2cm,三批共计 1000万尾;虾种规格为体长 3.0~ 4.5cm,四批共计 1060kg。 1.2装苗工具与方法:塑料袋充氧运输法采用常规的鱼苗运输用的双层塑料袋,容积为 40~ 45L(30cm× 25…  相似文献   
56.
<正> 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之一。我们多年来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解决鳜鱼饵料的生产工艺,使鳜鱼养殖获得迅速发展,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我们几种人工饲养鳜鱼的模式及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张伟 ,张茂友(江苏苏州市水产研究所邮编215100)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各水系中,属鲈形目、鳍科、鳜属鱼类。当前,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发展养殖鳜鱼业也逐渐兴起了高...  相似文献   
58.
池养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在养鱼高产地区流行甚广,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鱼病工作者对这种疾病的病因、流行季节、防治手段等已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对控制这种疾病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苏南地区是一个养鱼高产区,池塘中的鱼种放养密度高,自80年代推广饲养白鲫、团头鲂等鱼类之后,出血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苏州市水产研究所于1991年承担了“生态防治鱼类出血病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60.
日本沼虾池塘育苗和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池塘养虾的经济效益,探索合理的放养方式,作者于1987~1989年间进行了日本沼虾池塘网箱自然育苗和鱼虾混养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