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防病,强调通过环境条件控制来预防饲养动物发生疾病。应该说,这是动物饲养技术的组成部份,但在水产养殖上突出此点有其特殊性:(1)鱼虾类的生存环境是水,水的理化因子较之于空气有更大的易变性;(2)水环境不仅作为饲养对象的生存条件,而且  相似文献   
2.
二龄(一冬龄)青鱼病害较多,尤其是肠炎病、出血病为害更大,致使成活率较低(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养鱼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有逐年缩小的趋势。以往,通常使用漂白粉、磺胺类、呋喃类或多种中草药进行防治,但往往防治效果不够明显或稳定,甚至无效。生产上迫切要求尽早提出有效、稳定、经济、简便的防治技术。我们于1980年在苏州市长青公社红旗渔场和新渔渔场分别进行了小规模生产性的青鱼肠炎病、出血病的免疫注射预防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测定,研究了条斑紫菜“苏通2号”自由丝状体在不同光照度下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度的上升,样品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高光照度处理组要显著低于低光照度处理组,叶绿素a的变化与藻胆蛋白相似。藻红蛋白/叶绿素a(PE/Chl a)和藻蓝蛋白/叶绿素a(PC/Chl a)比值随处理光照度上升而下降,但别藻蓝蛋白/叶绿素a(APC/Chla)未有明显变化。高光照度处理组样品最大量子效率(Fv/Fm)显著低于低光照度处理组,且较低光照度处理组样品实际量子效率(ΔF/Fm′)日变化高于高光照度处理组。快速光曲线参数中,初始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均随光照度上升而下降,而半饱和光照度(Ik)差异不明显。光化学猝灭(qP)参数随光照度上升而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结果与之相反。本研究提示,条斑紫菜“苏通2号”丝状体在较低的光照度下表现出活跃的生理状态,并能通过调节吸收光能分配以适应...  相似文献   
4.
<正> 二龄青鱼疾病较多,尤其是出血病、肠炎病危害更大,使其成活率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流行病组和五十年代末期,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对青鱼传染性肠炎病致病菌进行过研究。我们自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研究、疫苗制备及生产性免疫防病等试验研究,并结合生产利用青鱼出血病、肠炎病灭活疫苗对二龄青鱼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效果显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青鱼的生态因子与综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2—1984年所进行的池塘主养青鱼的鱼类混养密养结构、鱼的生物量与增长量、投饵量与饲料报酬、养殖周期与鱼种培育,以及相关水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周期等研究成果。设计和进行了主养青鱼和青草鱼并重饲养的两型混养密养结构以及三个产量级别(亩净产鱼500、750、1,000公斤)的对比试验,追踪观测了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变化周期,研究了改造鱼池条件、调整混养结构、改善水质、测报溶氧、增氧投饵、培育大规格一、二龄鱼种以及应用免疫防病等综合技术,促进了主养青鱼池塘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池塘水体生产力。经核产验收:1984年5口、50.68亩试验池平均亩净产994.77公斤,其中3口池达1000公斤以上,2口池在950公斤左右。500、750公斤级池的平均净增重为4.66倍,最高达5.25倍;1000公斤级池的平均净增重为4.17倍,最高的达4.69倍。青、鲤、团、鲫、草等优质鱼比例占净产量的75%左右,净利润率在62.75±8.5%,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文还分析得出了主养青鱼亩净产500、750、1000公斤三级池塘的有关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生态条件等方面的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1992-1993年进行了5次鳊鱼初孵鱼苗(出膜后1-26小时)的运输试验,都获得成功。鳙鱼初孵鱼苗在运输路程120公里、运输时间3-4小时的情况下,运输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1998年起我们通过在温室内进行鳜鱼早繁的技术探讨,成功地解决了当地鳜鱼夏花比常温繁育提前1个多月,与南方调进的苗种同期供应养殖生产的目的,并获得了理想的养殖效果。这为鳜鱼繁殖和养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 材料和方法1-1 温室基本设施1-1-1 温室内配备锅炉及供热管道,建成加温保暖、控制水温的调温系统。并配备泵压充气增氧系统以及保证照明和机器用电的供电系统。1-1-2 温室内配备水塔、水质净化池、产卵池、孵化桶、孵化环道及一定数量的水泥池等一整套基本设施,以保证鳜鱼提早繁殖所进行的亲本强化培…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鲫,鲢出血病的药物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淡水养鱼中,团头鲂、鲫、鲢易患暴发性出血病,对生产影响甚大。本课题针对该病的主要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ctata)以多种药物作抑菌试验,筛选出高度敏感的数种药物组合成复方内服药,取名为“鱼乐”。经二年时间该药在几百公顷养鱼水面中作治疗及预防试验,塘口治愈率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鲴亚科,广布于长江干、支流及湖泊,为营底层性生活的鱼类,栖息于湖泊水流平缓的湖湾或石滩浅水地带;银鲴食性粗杂,适应性强,常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化边缘,在池底或底泥中刮取食物,主要为藻类,如硅藻、丝状藻、颤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和浮游动物,如小型甲壳类、象鼻溞等,是太湖水域较常见的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0.
蚯蚓在处理垃圾、改良土壤、动物饵料、医药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尤其是蚯蚓营养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经过加工,作为畜禽、水产动物饵料添加剂,具抗病促长等功能.笔者进行鳝蚓合养,用鲜蚯蚓与鳗鱼全价饲料1:4的比例混合制成颗粒饵料,喂养黄鳝效果较好.目前蚯蚓的加工品主要有蚯蚓粉、蚯蚓液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