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鱼类特定腐败菌及其腐败能力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腐败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微生物活动是引起水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文章概述了鱼类腐败过程和腐败菌、鱼类特定腐败菌以及腐败菌腐败能力定性和定量研究情况,为研发鲜鱼冷却链物流技术,提高鱼产品质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2.
用褐藻酸钙对小球藻进行固定化培养实验,测定不同胶粒大小、胶珠密度、氯化钙浓度及不同接种量对该藻的影响,比较了自由化生长与固定化细胞的生长曲线。小球藻在褐藻酸钙凝胶中仍具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能力。球径为3.5毫米,氯化钙浓度为3%时,细胞生长快,每50毫升培养液中加入200个胶珠时细胞生长量大。与游离的小球藻相比,固定化小球藻生长慢,但生长周期长。  相似文献   
53.
为探寻大叶藻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采用75%乙醇、1.5%碘化钾、4%次氯酸钠和10%双氧水这4种消毒剂以及不同的处理时间组合,对大叶藻种子和幼苗进行消毒试验。试验结果,最有效的外植体消毒方法为:对大叶藻幼苗,先用无菌水冲洗3~4次,再以75%乙醇处理20 s,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可以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对大叶藻种子,先以75%乙醇处理10 min,再以1.5%碘化钾处理10 min,然后用无菌海水冲洗3~4次,这样消毒效果最佳,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4.
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淡水渔业》2012,42(1):15-19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最适氮浓度为1760μmol/L;最适磷浓度为18.16μmol/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细胞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5.
为了更准确地鉴定海带目种质资源,为种质保存和保护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海带目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以待鉴定海带目样品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ITS序列,在测序的基础上对25棵分别采自日本和烟台海区的海带目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5个待鉴定褐藻目样品和16个已知物种,通过ITS序列聚类分析,分别聚在不同的单系类群中且在物种鉴定树中种内的支持率均较高,分属于2科3属,聚类为7个不同的种,形态学观察的结果与分子鉴定结论相吻合。海带目ITS序列引物通用性强,有效扩增率高,可用于海带目物种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56.
在高密度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为14?2±0?48 kg/m2),选取大菱鲆(371?68±43?15 g)360尾,随机均分4组,设置4个水温梯度14℃、16℃、18℃和21℃,旨在探寻水温对大菱鲆氨氮排泄、转氨酶及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养殖水体总氨氮浓度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18℃时总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4℃、21℃时;大菱鲆氨氮排泄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且二者呈指数关系。(2)大菱鲆肝脏GPT、GOT活力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均在18℃达最大值;而血清两种指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均在21℃达最大值。(3)血清LZM、SOD活力及皮质醇含量均随水温升高呈先升后降,均在18℃达最大值;血氨含量则逐渐下降,14℃时极显著高于18℃、21℃时;鳃丝Na+?K+?ATPase活力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适宜水温为16~18℃。  相似文献   
57.
通过在凡纳滨对虾的饵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研究其对特定生长率、血细胞数及吞噬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铜对凡纳滨对虾的各项测定指标影响程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添加30mg/kg铜时,各项指标值均为最大。此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最快,但机体是否处于最佳的免疫状态及免疫反应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水产常用催产药物和紫外线照射海水对刺参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刺参亲参注射LHRH-A2+DON(A组)、LHRH-A2+HCG(B组)、NGLWY酰胺(C组)、8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D组)、12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E组)、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F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剂对刺参亲参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两组催产剂未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他四组催产剂均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中,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的F组催产效果最佳,催产率86.67%,平均产卵量为(1.45±0.30)万粒/g;注射催产剂后亲参产生参体皱缩的应激反应率达到100%,最慢恢复时间为(253.00±37.69)分钟。  相似文献   
59.
海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种类繁多,遍布世界各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海螺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化痰、软坚、止痉等药效,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  相似文献   
60.
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条件,检验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裙带菜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第一步设置3个温度条件(12℃、16℃、20℃)和5个光照强度条件(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lx)进行全析因方差设计,得出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强度;第二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设置2个光照周期(24h持续光照和光暗周期D∶L=12∶12)和不同光照强度,检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和光照周期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周期,设置不同光照强度检验其对配子体鲜重量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裙带菜雌配子体最适宜的在温度为16℃,光照强度为2 500lx,周期为24h持续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