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水温15.8~21.0℃下,将初始体质量(1.37±0.07) g的幼参于100 L的塑钢水箱中饲养75 d,每个水箱45头,投喂添加0%、0.20%、0.40%、0.60%和0.80%的蒙脱石饲料,测定幼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体腔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探究蒙脱石对仿刺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对仿刺参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蒙脱石添加量为0.40%时,仿刺参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20%~0.60%的蒙脱石显著提高了仿刺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添加0.40%的蒙脱石组活性最高,分别为(73.27±3.73) U/mg和(70.63±1.96) U/mg;不同添加量的蒙脱石对仿刺参体腔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体腔液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最大,0.60%组仿刺参溶菌酶活性最高,较对照组提高50%。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约0.40%的蒙脱石,仿刺参可以获得最佳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82.
为筛选用于海带超低温保存的冷冻保护剂,采用10%二甲基亚砜(DMSO)、10%甘油、10%蔗糖、10%乙二醇、10%DMSO+10%甘油、10%DMSO+8%葡萄糖、10%DMSO+10%蔗糖、10%DMSO+10%甘油+8%葡萄糖、10%DMSO+10%山梨醇等9种单一或复合冷冻保护剂,在0~4℃条件下分别对海带配子体和孢子进行处理,对配子体处理30 min、60 min、24 h,对孢子处理15、30、60 min,通过统计配子体细胞的存活率以及孢子萌发成配子体的比例,对不同种类的冷冻保护剂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9种冷冻保护剂均对海带配子体和孢子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并且毒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0%DMSO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毒性最小,处理60 min后配子体细胞的存活率为100%;其次是10%乙二醇,处理30 min后配子体的存活率为100%;含10%甘油的单一或复合冷冻保护剂对配子体细胞毒性较大,处理后配子体的成活率显著低于DMSO和乙二醇组(P<0.05)。单一冷冻保护剂对海带孢子的毒性显著低于复合冷冻保护剂,除10%甘油组处理30、60 min外,其他单一冷冻保护...  相似文献   
183.
<正>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年生大型褐藻,在亚洲主要分布于日本北海道、朝鲜半岛等海域,在我国无自然分布。其富含碘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作为海参、鲍鱼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饵料,也是海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具备提取褐藻胶、甘露醇、  相似文献   
184.
为进一步拓展坛紫菜“南菜北养”的范围,2018年和2019年在山东烟台海区进行了坛紫菜“闽丰2号”的养殖试验。2018年9月中旬将购自江苏、幼苗肉眼可见的网帘投放下海,至12月上旬采收五水(第一次采收的紫菜叫头水或一水紫菜,后面的依次叫二水、三水、四水、五水),总产量为2 359.5 kg/hm2(干质量);2019年8月下旬,采用坛紫菜成熟贝壳丝状体在当地进行采苗、下海,9月下旬进行一水紫菜的收获,至11月中上旬共采收五水,总产量为1 574.3 kg/hm2(干质量)。随着收获期的延长,藻体的长度、宽度均呈增加趋势,但2个年度产量分别以三水和四水为最高。海区营养盐测定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月份的无机氮浓度明显低于8月份的,晒网同时喷洒施肥后藻体颜色快速好转,且产量有所提高,表明试验海区营养盐条件是影响坛紫菜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病害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施肥以促进藻体生长,提高坛紫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5.
为研究不同离岸距离对海带生长状况的影响,设置近海岸区、中海区和离岸深水区3个养殖区域,分析海带的宽度、长度厚度、鲜重以及干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离岸养殖能够显著增加海带的长度和宽度,离岸距离越远,长度和宽度越大,离岸距离对海带厚度没有显著影响。离岸养殖增加海带的单棵干鲜质量和干鲜产量,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中海区和离岸深水区的湿产量分别比低区高出41.94%和66.98%,干产量分别比低区高出47.07%和75.13%。总体来看,离岸养殖能够促进海带生长,增加海带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6.
通过设置培养液的不同盐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笼目海带(Saccharina sculpera)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液中配子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盐度20~30的条件下,笼目海带配子体大部分(60%~80%)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且其中50%以上为多细胞孢子体;在盐度35的条件下,大部分(80%~90%)笼目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有小部分(7.30%)配子体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盐度20~30处理组。在盐度为40和45的培养条件下,所有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将笼目海带配子体育苗的盐度保持在20~30。  相似文献   
187.
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主产区山东荣成发生了海带溃烂灾害,受灾面积超9 300 hm2,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资料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由多纹膝沟藻(Gonyaulax polygramma)和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构成的赤潮,顺自西向东沿岸流进入荣成海带养殖区,自北至南蔓延,暴发海域可溶解磷酸盐含量为3.68μg·L-1,凸显磷限制;室内培养试验显示问题海域海水正常;浮标观测显示,养殖区2021年11月盐度30.92 PSU,显著偏低;养殖区海水透明度显著高于往年同期。综上,此次灾害归因于海水透明度季节性偏高、赤潮藻枯竭了海带早期生长赖以需要的营养元素,溃烂海带促进了褐藻酸降解菌繁殖,加速溃烂过程,带来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