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种药物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醛、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作用。[方法]以1000尾健康的斑节对虾仔虾为试验对象,用高锰酸钾、甲醛、聚维酮碘3种药物分别进行单一药物和任2种药物组合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结果]3种药物对斑节对虾仔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甲醛80.67、55.81、42.26、33.56 mg/L;高锰酸钾7.93、6.31、5.14、4.77 mg/L;聚维酮碘6.95、5.78、5.00、4.32 mg/L。对斑节对虾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甲醛3.56、高猛酸钾0.48、聚维酮碘0.43 mg/L。3种药物毒性大小依次为: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甲醛。[结论]高锰酸钾和甲醛,与聚维酮碘混合后,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在古老的软骨硬鳞鱼中促性腺激素(GtH)的双重内分泌调节作用,本实验设计用离体灌流的方法研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多巴胺(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分泌GtH的影响。引入10、100和1 000 nmol/L 3个浓度的LHRH-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3次脉冲式刺激实验;每次间隔1 h,持续5 min,研究不同剂量LHRH-A对鲟鱼脑垂体释放GtH的作用;用200 nmol/L 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持续2 h灌流后引入5 min的1 000nmol/L LHRH-A刺激实验,研究DA如何抑制鲟鱼脑垂体释放GtH。每5 min收集一管灌流液,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灌流液中GtH的含量。结果显示,低剂量LHRH-A随着刺激引入脑垂体释放GtH出现波浪式的增加,中、高剂量出现释放延后现象。LHRH-A在10nmol/L到1 000 nmol/L范围内对刺激脑垂体释放GtH没有剂量依存关系。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GtH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抑制LHRH-A引起的GtH分泌,即DA不能抑制施氏鲟GtH的基础分泌,而只能抑制LHRH-A诱导的GtH分泌。研究结果证明,在高等硬骨鱼类中存在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节在古老的鲟鱼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33.
<正>当前水产养殖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步向现代集约化精准养殖模式转变。特别是在一些高品质经济性鱼类亲鱼的养殖过程中,因其具有个体价值高,养殖周期长,对产业影响大等特点,对亲鱼个体的识别及其生理、状态、养殖过程和其他属性信息的存储、传输、管理和追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过去长期的养殖过程中,通常是由养殖管理者组织大量人力,对亲鱼进行识别,并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长期的跟踪采集和监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粒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预防效果。分为3个试验:安全性试验:设粗粉中草药(CP)组和超微粉中草药(SP)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采取人工灌服给药,观察7 d;预防性试验:设对照(C)组、CP组和SP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阶段性投喂2个疗程中草药后,用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攻毒试验鱼,观察10 d;中试试验:分组同预防性试验,在鲟鱼养殖基地进行生产性试验,连喂2个疗程后抽血测定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粒径的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鱼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预防性试验结果表明,CP、SP组试验鱼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中试试验结果表明,CP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SP组的丙二醛(MDA)、补体蛋白3(C3)水平均显著高于C、CP组(P<0.05);SP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2种粒径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维氏气单胞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投喂超微粉制剂组方中草药能提高西伯利亚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主要结构蛋白糖蛋白(G),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IHNV中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经PCR方法扩增获得1 380 bp的G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G,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重组杆粒rBacmid-G。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G蛋白可与抗组氨酸单抗(Anti-His)、抗IHNV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本研究克隆的IHNV G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研究G蛋白的功能及开发IHN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红白锦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向育种、良种选育和制定种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红白锦鲤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细胞体内培养法,经空气干燥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红白锦鲤的染色体数目分布在92~100条,相对长度最长的为(29.67±2.21)‰,最短的为(13.53±0.08)‰。[结论]红白锦鲤的染色体数2n=100,核型公式为:22m+34sm+22st+22t,染色体臂数(NF)=156。  相似文献   
37.
用团头鲂精子诱导红白锦鲤雌核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拥军  孙向军  史东杰  苏建通  杨璞  孙砚胜  张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62-16265,16270
[目的]研究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精子诱导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L.)雌核发育。[方法]用紫外线灭活的团头鲂精子刺激性成熟的红白锦鲤卵子,进行雌核发育,并采用热休克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结果]成功获得了红白锦鲤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28尾。诱导红白锦鲤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团头鲂精子采用紫外线照射20min后,在孵化水温20~22℃条件下,与红白锦鲤卵子授精后3min进行热休克处理,41℃水温下持续处理2min,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1.78%)。形态学比较表明,单倍体与雌核发育F1代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在发育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从肌节开始沉积大量黑色素,胚体扭曲严重,呈"C"型;而雌核发育二倍体与正常二倍体对照组相比,在体长、体高、体色和卵黄囊长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红白锦鲤色素遗传机制及定向培育优良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血液是脊椎动物的重要组织之一,鱼类血液指标变化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行为能力及环境胁迫等。开展了罗非鱼氯化镉(CdCl_2)短期(7 d)半静态暴露试验,浓度梯度为0、0.05、0.50、5.00 mg/L,通过鱼血液生理指标、血气及血浆生化指标评估氯化镉暴露对罗非鱼血液系统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氯化镉暴露导致罗非鱼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水平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单核细胞比例、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数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容呈显著下降趋势。高浓度处理组中血浆pH值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二氧化碳分压和红细胞积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05、5.00 mg/L处理组中血氧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重金属暴露导致血浆尿素含量升高,其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升高趋势;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仅在0.05 mg/L处理组中存在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暴露可引起鱼类血液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39.
以初始体质量约为(132.4±4.6) g的锦鲤为对象,研究不同氨氮浓度对锦鲤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抗氧化酶基因(AchE、Cyp450)、皮肤体色基因(Tyr、Mc1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锦鲤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51.34、42.53、31.18、27.29 mg/L,安全浓度为2.73 mg/L。氨氮暴露初期(2 d),各试验组总SOD活性无显著差异,暴露中后期(6、10、14 d),各试验组总SOD活性整体上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氨氮胁迫下,各试验组CAT、AChE活性分别大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一直降低的趋势;锦鲤肝脏组织中AchE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Cyp450基因在暴露初期(2 d)和中期(6 d)无明显变化,而在暴露中后期(10、14 d)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皮肤体色基因Tyr、Mc1r的表达量在氨氮暴露后均明显受到抑制。可以得出,随着氨氮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锦鲤免疫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均趋于降低,说明鱼体免疫防御系统遭到了损伤。  相似文献   
40.
流通环节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流通环节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水产品交易模式,基于条码标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水产品流通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产品准入、市场抽检和市场追溯,并在批发市场中通过触摸屏实现了公众查询追溯服务,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