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51.
动物疫源疾病是指各种动物携带病原体,通过自然环境传播给人类发生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犬、描、鸟和金鱼等宠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各种野味被摆上了餐桌,动物疫源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动物疫源疾病频发,对人类健康和生活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禽流感。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已被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为  相似文献   
52.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对外贸易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研究不同废水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废水中氮、磷、有机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放大培养时螺旋藻的生物量、蛋白质和脂肪舍量。[结果]螺旋藻可在啤酒废水中生存,且啤酒废水有缓冲培养液pH增加的作用,能使螺旋藻更长时间处于适宜生存的状态。50%啤酒废水、50%Zarrouk培养液最适宜螺旋藻生长,且产量达到最大。同时,螺旋藻可对啤酒废水产生净化作用。螺旋藻对100%啤酒废水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迭55.95%、77.78%和42.62%。在最佳配比浓度条件下,放大培养的产藻量为0.794g/L,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69.5%和8.11%。[结论]该研究可使污水净化和螺旋藻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4.
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区域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经济、能源和社会等综合影响,从资源、需求和发展条件3个方面构建了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中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市、区)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指标值计算和空间分布特征评价,然后利用加权聚类分析法对各省区进行分类,结合综合指标值形成了区域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区域适宜性评价准则层指标重要性排序为资源>发展条件>需求;农林生物发电产业的规划和布局不能只考虑资源条件,要充分考虑需求和发展条件;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根据区域适宜性不同可以分为4类,分别为重点发展区,潜在发展区,普通发展区和不适宜发展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5.
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放缓退耕还林进度,检讨政策不足十分必要。依据在宁夏原州区各相关部门和7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4个方面的问题和初步改进建议。即补助标准总体较高,长期大面积补偿,国力难以支撑,还会扭曲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退耕补助期限过短,在补助到期之后与退耕地见效之前的过渡期太长,不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不利于稳定退耕农户的生计;退耕还林地产权安排仍显僵硬,农民受益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56.
基于能值分析的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区域粮食高产农田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成为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运用能值分析和农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分析了1996年和2006年华北高产粮区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的投入产出总量、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996年至2006年10a间,每公顷总能值投入增长了26.50%,而每公顷能值...  相似文献   
57.
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协调的问题。政策目标是即能顺利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又能使得退耕农户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改善、人均粮食拥有量能满足其温饱需求。通过对原州区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的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粮食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退耕户口粮田考虑的不足,退耕农户对于政府补贴的依靠性太强。当政府补贴在5~8年后停止,一半左右的退耕户会选择复耕,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扶持后续产业,使农户的温饱问题不仅依赖于土地,而且依赖于其他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58.
对农业温室气体(GHG)减排潜力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农业温室气体(GHG)减排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引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报告相关数据,从减排技术潜能和减排经济潜能2个方面对农业GHG(主要包括CO2、CH4、N2O)的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农业GHG减排技术与前景进行评价与展望。[结果]农业GHG减排大约89%的潜能将来自土壤碳鏊合作用;农业GHG减排成本大约是0~27美元/t CO2-EQ;多数减排方案强调对现有技术的再利用,使其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同时注意加强可行的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结论]即使农业GHG的排放与日俱增,但从长远角度看,农业GHG减排的潜力巨大。当前需要关注是,要确定气候变化、可持续性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三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肉牛养殖业规模化扩张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风险,环境约束已成为制约肉牛产业良性发展的主要瓶颈。以三峡库区丰都县为例,通过调查访谈知情人和畜牧局提供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当地肉牛养殖与排泄物处理方式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了4种情景,分别探讨耕地畜禽粪便负荷、氮负荷、磷负荷约束下肉牛养殖的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耕地磷负荷是最紧的约束指标,肉牛养殖的环境承载力随规模化饲养污染资源化利用率的增加而提高。当牛粪资源化利用率分别为0%、13%、30%、50%时,如果不考虑化肥施用与种植制度的影响,肉牛养殖的阈值数量分别为26.2万头、30.1万头、37.4万头、52.4万头。在复种指数为1.61、化肥施用占60%的条件下,肉牛阈值则分别为16.9万头、19.4万头、24.1万头、33.8万头。建议环保部门与农业部门加强合作,将环境约束论证纳入养殖业发展规划,由追求"吨位"向"品位"转变,以养殖少量的高端品种替代大宗普通品种,开展养殖业的合同环境服务创新模式,增强敏感流域养殖污染可持续防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运用问卷调查北京市居民对PM25健康风险的认知及应对行为意愿,结果表明居民风险认知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对PM25了解程度较低.应对行为意愿均较高.使用非参数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收入与受教育水平之间风险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间应对行为意愿差异最大.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风险认知、风险态度、积极行为意愿与防御行为意愿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风险认知在风险态度与积极行为意愿和防御行为意愿中分别起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作用.多群组分析表明帮助、攻击、政治行为与自我聚焦这4个一般性行为倾向在不同路径中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