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为研究胆汁酸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3.11±0.58)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分别饲喂胆汁酸添加量为0、75、150、225、300、375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含量34.56%,总能13.54 kJ/g),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浓度的增加,草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胆汁酸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1.18%和2.23%/d);饲料系数(FCR)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胆汁酸添加水平为225 mg/kg时达最低值(1.26).由二次回归方程可知,WGR、SGR、FCR等生产性能最优时,胆汁酸添加水平分别为222.15、265.00、242.86 mg/kg.实验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随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肠道各段及肝胰脏的消化酶活性均随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由此说明,适量的胆汁酸能提高草鱼生长性能,促进其脂肪代谢,降低机体脂肪沉积,改善其肌肉品质.本研究考虑到草鱼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及生长性能等因素,其饲料中胆汁酸适宜的添加量为222.15-265.00 mg/kg.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观察鱼类色素细胞生长特征,本研究以橘色双冠丽鱼的尾鳍、鳞片、皮肤组织为材料,在25℃~28℃条件下,分别在胰蛋白酶溶液和胶原酶溶液中消化6 h和12 h,可有效分离出色素细胞团,细胞悬液经气孔尼龙网过滤后,于35%-45%-55% Percoll试剂中梯度分离和收集黄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采用K-SFM培养基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细胞纯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角朊细胞的生长,用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双抗、bFGF的DMEM培养基进行色素细胞传代培养;运用巴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细胞分离时,黑色素细胞位于Percoll试剂45%和35%浓度层之间,黄色素细胞位于Percoll试剂35%浓度层上,2种色素细胞均凝聚成絮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黑色素细胞内部含大量黑色素小体,而黄色素细胞内部含喋呤体和类胡萝卜素囊泡;黑色素细胞左旋多巴(L-DOPA)染色呈阳性;取第10代色素细胞进行体色相关基因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1, MC1R)、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和牛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 EDNRB) PCR检测,显示基因扩增条带特异性强,表明获得的2种色素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建立了橘色双冠丽鱼黄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鱼类体色细胞分化和体色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评定大鲵幼体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6种蛋白质水平(干样基础)的实验饲料:D1(43.7%)、D2(47.1%)、D3(51.3%)、D4(55.7%)、D5(59.9%)和D6(64.4%),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0.99±0.15)g的大鲵幼体92 d。结果显示,①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鲵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在D4组达到最大值,较D1组增加了276.4%,且全鲵蛋白质沉积率和肌肉RNA、RNA/DNA值、胃蛋白酶、H^+-K^+-ATPase、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ase、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在D4组达到最佳,而肝脏和肠道丙二醛(MDA)在该组均达到最低;②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肌肉粗蛋白线性增加,全鲵脂肪线性下降,全鲵水分和粗灰分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全鲵粗蛋白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D4组达到最大;③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在D4组达到最高,较D1组增加了27.83%。研究表明,以增重率、肌肉RNA/DNA值、蛋白质沉积率和皮肤胶原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到大鲵幼体饲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为55.9%~58.3%(干样基础),该饲料蛋白质水平能显著提高大鲵幼体胃的泌酸能力、机体消化吸收和抗氧化能力,增加鲵体营养素的沉积,从而促进生长和饲料的转化;而低蛋白质水平饲料显著抑制大鲵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和体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本研究首先制备了MC1R基因的RNA正反义探针,T7方向转录的正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447.529 ng/μL,SP6方向转录的反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342.698 ng/μL。经10~20倍稀释后的探针用于原位杂交,MC1R基因探针表达定位显示,随橘色双冠丽鱼胚胎的发育杂交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原肠期和视泡期其卵黄和胚体侧卧部分有杂交信号分布;出膜期其脊柱、卵黄囊及其内容物和色素细胞内出现杂交信号;出膜期第1天,卵黄表面有信号分布。总体来看,杂交信号在脊索、卵黄囊、卵黄囊内容物质及色素细胞有特异表达,而以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组在5个胚胎阶段均无任何信号,杂交信号显现的MC1R表达定位说明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也与神经、营养、免疫功能相关,初步建立了鱼类体色相关基因功能和定位研究的整胚原位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5.
向枭  周兴华  曾本和  罗莉  文华 《水产学报》2016,40(9):1359-1367
为探讨蛋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过程中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在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配制成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6%、0.55%、0.85%、1.14%、1.44%和1.73%的6种等氮等能(32.09%粗蛋白质,17.82 kJ/g总能)的实验饲料。以初始体质量(66.76±2.29)g的吉富罗非鱼为实验对象,每种实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实验鱼25尾,养殖系统为室内养殖系统,每天表观饱食投喂3次,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升高,罗非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EAA)、氨基酸总量(∑TAA)、鲜味氨基酸总量(∑DAA)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14%水平组达到最大。但各实验组中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鲜味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DAA/∑TAA)及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的比值(∑BCAA/∑AAA)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升高,罗非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随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MDA)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适宜的蛋氨酸水平能有效地改善罗非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改善肌肉的品质,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嘉陵江鲇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嘉陵江鲇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鲇鱼各消化酶的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鲇 胃、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0℃,44℃和36℃,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4 ℃,40 ℃和40 ℃, 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6℃;在最适温度下,蛋白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前肠、肝胰脏、胃、中肠、后肠,淀粉酶 的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脂肪酶的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 肠,且各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嘉陵江鲇的各种消化酶活性存在着器官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RC110724,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黄颡鱼有较强的致病性.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等综合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登录号:KC663719).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的模式菌株ATCC 35624T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0种药物对菌株RC110724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我国名优鱼类长吻鮠 (Leiocassis longirostris)生长相关基因,本研究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快速生长组[平均体质量为(534.02±53.68) g]和缓慢生长组[平均体质量为(108.41±4.96) g]各9尾长吻鮠的脑组织基因表达谱。测序共获得267 404 674个高质量测序片段(clean reads),通过2种不同生长速率长吻鮠脑组织转录组比较筛选出5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12 个基因表达量上调,106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对1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GO功能分类显示,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生长(growth)、生长因子活性(growth factor activity)和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hormo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 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显示,一些差异表达基因在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钙离子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等途径中富集。根据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gnrh、thr、egr1、fgf18、sst、gipr、cart和crf等基因是调控长吻鮠生长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长吻鮠生长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王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82-16483,16485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引进"双元制",采用"PBL"教学模式,融合相关课程,调整和构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习的教学内容,将综合设计性实验纳入实验考核中,构建新的实习考核指标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