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Penaeid vannemeiBoone)喜高温,在北方地区生长期短,尤其是在冬季,因天气寒冷,难以养殖。天津市宝坻区里子沽农场利用地热优势(地下温泉水温达98℃),于2005年8月份进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于2006年1月份收获,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主要利用养殖宝(微生物制剂)调水,从未用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9月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水浇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刈割方式下5种禾本科牧草的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鲜草草产量健宝、苏波丹二次刈割高于一次刈割,甜格雷兹、润宝、大力士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各品种干草草产量均以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受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粗蛋白质产量健宝、苏波丹、大力士二次刈割高于一次刈割,甜格雷兹、润宝、一次刈割高于二次刈割,综合产量及品质认为,健宝、苏波丹以二次刈割青饲喂利用为宜,甜格雷兹、润宝以一次刈割青贮利用较佳。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病,尤其是由羊种布鲁氏菌引起的布病,目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报道的布病病例超过500万。布鲁氏菌已经被CDC列为B类病原体,成为潜在的生物武器。布鲁氏菌也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病的流行地域在不断变化,每年都有新发地和复发地的报道。除了那些牛布病已经根除的国家,布病仍然在许多国家的人和动物中存在。全世界由于布病给动物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虽然许多有效的疫苗正在用于动物免疫,但是还没有理想的人用疫苗可以使用。动物布病的控制将显著降低人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选择63周龄海兰褐壳蛋鸡1816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从63周龄开始每周鉴别淘汰停产、低产鸡一次,直到96周龄。结果表明,试验组料蛋比低于对照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混播草地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扼要地介绍了中国近年来混播草地的研究概况,从混播草地的优势、播种比例、刈割、施肥、生长竞争、退化演替等方面讨论中国各地区不同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下不同混播组合的研究进展。由此提出,混播草地的种植研究要适合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磷胁迫[0mmol/L(P),砂培]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在根系形态、生物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高效基因型在两叶期并未发挥出其基因型潜力的优势;四叶期,磷高效基因型的侧根数、侧根长、根系吸收面积、茎叶干重等性状的受抑制程度均显著低于磷中、低效基因型,而地下干重、根冠比却受到了较中、低效基因型更强的诱导作用。综合评价表明,磷高效基因型的综合值(评价磷效率特性的综合指标)显著高于磷中、低效基因型,显示出了较强的抗磷胁迫能力,但磷高效基因型并非所有性状都表现突出;四叶期可作为大豆耐低磷胁迫的筛选期,根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衡量磷效率特性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延胡索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胡索酸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养禽业中的一种饲料酸化剂,其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体重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与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区系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探讨延胡索酸促进肉仔鸡生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对通辽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方式的鸡舍,测定了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舍内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浓度。结果表明:A和C舍之间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B舍(P<0.05)。A、B两舍之间湿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C舍((P<0.01)。氢气的浓度A、C两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舍极显著高于B舍(P<0.01),C舍显著高于B舍(P<0.05)。二氧化碳浓度B、C两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舍极显著高于B、C舍(P<0.01)。硫化氢气体用1~10mg/m3检测管未测出含量。气流速度A、B、C三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基本符合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该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齐齐哈尔、白城、松原、四平、阜新、朝阳等地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赤峰、兴安盟等地,全区域土地面积22万km2[1],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历史上该区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面积较大,水草丰美,如今这里少雨干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草场退化严重,盐碱化、沙化土地面积增大。另外,水安全也给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构成了威胁。从长远看,该区域畜牧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建立节水型农牧结合的耕作制度和经济模式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几年该区…  相似文献   
10.
用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芦笋幼苗,检测幼苗的渗透调解物质含量、生物膜透性、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SOD、POD、CAT活性在PEG处理后也明显增强,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且以10%和20%浓度处理增加显著。由此说明,芦笋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提高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