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和排除死胎等。在畜牧生产上,己烯雌酚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泌乳和产蛋的效应有正负双向调节作用。然而,己烯雌酚的毒副作用也日益凸现,为了寻求一种经济、简便、灵敏、特异性强的测定方法,试验以残留量较高的肝脏为检测对象,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毛细管区带电电泳法对其中的DES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以己烯雌酚片剂为参照对3种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同工酶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分析=Isozyme polymorphism in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from wild population [刊,中]/高保全(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青岛266003),刘萍,李健,戴芳钰//水产学报,—2007,31(1).-1~6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的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了48个样本的11种同工酶在三疣梭子蟹肌肉中的表达情况。11种同工酶(MDH、LDH、ME、SOD、 EST、SDH、IDH、ADH、POD、CAT、AAT)共检测出20个基因座位,其中Me-2、Sod-3、Cat-3、Ldh-2共4个座位呈多态(P0.99),多态座位百分数P为20%。平均每个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为1.230,预期杂合度He为0.094,实际杂合度Ho为0.175。同时还分析了三疣梭子蟹4个多态座位的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与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等相比,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质资源还处于较好的状态。图1表3参22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同工酶;多态性 E-mail:liuping@ysfri.ac.cn  相似文献   
3.
赤潮研究中圆海链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闪英  吴小刚 《水产学报》2007,31(2):193-198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鉴定和定量检测赤潮生物的方法,以圆海链藻为例,以其18S rDNA序列为寻找种特异性引物的靶区域,通过分析18S rDNA序列,设计出适合用于RFQ-PCR的引物与探针,并通过引物PCR验证确定其特异性,进而以圆海链藻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Primer Thalassiosira rotula和Taqman Thalassiosira rotula),建立了定量检测圆海链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RFQ-PCR)。与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方法比较,两者所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我国沿海水域赤潮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4.
紫菜的生殖与生活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菜(Porphyra sp.)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养殖海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紫菜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完成生活史,从而达到繁衍后代的目的。紫菜的生殖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紫菜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活史的多样性,这是进化过程中对不同环境做出的不同反应。紫菜的生殖和生活史受基因控制属遗传基础研究,它对紫菜的育种应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紫菜生殖和生活史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旨为紫菜的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3种滤食性贝类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3年 4月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 ,研究了长牡蛎、紫贻贝、栉孔扇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清滤率 (CR)和摄食率 (IR) ,实验时间持续 3d ,水温 17℃。实验中每 1种贝都分别投喂 :(1)叉鞭金藻 (对照藻 ) ,(2 )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 1.5L ,(3)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结果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过滤液 ,对 3种贝的清滤率的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3种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叉鞭金藻混合液的清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率和保留率 3d间无显著变化 ;实验期间 ,随时间的变化 ,牡蛎对混合液的清滤率变化最大 ,贻贝次之 ,扇贝则无明显著变化 (P >0 .0 5 ) ;如果以摄食率作为指标 ,贻贝在控制赤潮方面的潜力较大 ,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重要的十肽信息分子,在所有的脊椎动物的生殖神经内分泌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GnRH成熟的十肽沿着轴突被运送到下丘脑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末端,然后进入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hypothalamo hypophyseal portal circulation)(四足动物)或直接通过轴突末梢(大多数硬骨鱼)把信号传递给刺激性腺的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刺激促性腺激素(GtHs,gonadotropins)的合成与释放,参与脊椎动物繁殖的起始和维持正常生殖功能。伴随着GnRH的研究,研究者对鱼类GnRH受体的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本研究从牙鲆脑组织中克隆得到全长的Type Ⅰ GnRH受体,并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作了分析,为牙鲆的神经生殖内分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本研究中,以海水养殖牙鲆为材料,从牙鲆脑组织中采用巢式PCR、5′-和3′-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1671bp牙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全长cDNA序列,包括147bp的5′-UTR、1248bp的开放阅读框和276bp的3′-UTR,GenBank登录号是DQ011872。牙鲆GnRH-R和其他物种GnRH-R的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存在许多保守的特征,牙鲆GnRH-R显示有3个主要的功能区域:1个N端胞外结构域(1~44个氨基酸残基)、1个大的跨膜结构域(45~324个氨基酸残基)和1个C端细胞质区域(325~415个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预测显示牙鲆GnRH-R跨膜区域包含7个高度保守的跨膜α螺旋(45—64、76—95、114—135、156—176、207—224、267—286、305—324),这些α螺旋是受体锚定到细胞膜上必需的。 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牙鲆GnRH-R与琥珀鱼GnRH-R1具有高度同源性(85%同源性)。已知的硬骨鱼GnRH—R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存在两种类型的GnRH-R基因:Type Ⅰ GnRH—R和Tpye Ⅱ GnRH-R基因。在牙鲆GnRH—R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Type Ⅰ GnRH—R共有的典型基序:CAFVT(TMⅢ)和DlLEGKVSHSLTH(TMⅦ开始的序列处),表明克隆得到的牙鲆GnRH-R属于Type Ⅰ GnRH—R。 GnRH-R跨膜α螺旋之间的区域形成了胞内或胞外loops,这些区域参与受体信号转导和肽选择性功能上。牙鲆GnRH-R在TMⅢ的细胞质边界处具有一个保守的DRQSA/(DRXXXI/V)基序,这个基序被认为参与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和GnRH肽诱导受体的激活;另一个保守的区域是位于TMⅦ内的NPXXY或DPXXY基序同样存在于牙鲆中(DPVIY),这个基序参与到一些GPCRs(包括GnRH-R)的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同时这个基序特别是基序中的Tyr残基对于受体激活和信号转导起到关键作用。在第三个胞内loop中,鱼类GnRH—R有个保守的Ala残基(在牙鲆中为Ala^250),其也在G蛋白偶联和受体内在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哺乳动物或非哺乳动物GnRH-R中,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胞外loop之间由2个Cys形成1个保守二硫桥,是受体的正确折叠必需的。和其他的GnRH-R一样,牙鲆GnRH-R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胞外loop之间存在由2个Cys(Cys^112和Cys^190)可以形成的潜在的二硫桥。这个二硫桥的完全缺失将会影响受体的结构完整性和降低鱼类GnRH—R对GnRH肽的选择性。 GnRH-Rs的NH2-末端区域不是很保守,但含有糖基化位点,是GnRH—Rs表达、GnRH—Rs穿梭到细胞胞表面或受体稳定必需的。将mouse的GnRH—R糖基化位点引进到人GnRH-R中,可以增加受体的数量,但不影响受体结合力或肽选择性。牙鲆Type Ⅰ GnRH—R中在NH2-末端含有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11SSW、N^15GSS和N^22WTA),此外,在第一个胞外loop和第二个胞外loop中分别存在1个糖基化位点(N^100ITV和N^178VTI),牙鲆Type Ⅰ GnRH—R含有的糖基化位点比哺乳动物要多,牙鲆糖基化位点的数目是否/怎样影响牙鲆GnRH-R的表达、降解率或亲和力,应该进一步研究。 在牙鲆GnRH-R的第一个胞内Ioop中,存在1个和tGnRH-R Ⅲ基序(^80KRKSH^84)一致的基序(^69KRKSH^74),这个基序是Gs识别基序(BBXXB,B代表碱性氨基酸,X代表任何一种氨基酸)。已经证明这个基序和cAMP产生相关,cGnRH-Ⅱ能通过cAMP-PKA途径提高stbGnRH-R在COS7细胞中的活性。 和其他非哺乳动物GnRH-Rs相似,牙鲆GnRH-R含有1个C-末端细胞内尾巴。这种胞内尾巴是鱼类GnRH-Rs功能必需的,在第三个胞内loop中,牙鲆GnRH-R含有2个PKC磷酸化位点(^233SKR^235和^262TLK^264);在C端尾巴中,存在1个PKC磷酸化位点(^402TAR^404)。牙鲆GnRH-RC-末端尾巴中含有鱼类GnRH-R具有的Src同源区3(SH3)结合区域(PxxP序列)(^340PPAP),能够潜在地传送偶联的能力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GnRH通过PKC和PKA调控GtHα和LHβ转录,二者都集中于MAPK水平。 RT—PCR分析表明,GnRH-R在牙鲆脑和垂体有表达,暗示牙鲆GnRH-R参与到生殖行为如产卵行为;RT-PCR也检测到牙鲆GnRH-R在卵巢和睾丸中有表达,其能与牙鲆cGnRH-Ⅱ和sbGnRH在卵巢中共表达,GnRH肽在卵巢中具有自分泌/旁分泌功能,对牙鲆卵巢中的GnRH受体可能起到调控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36—546]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溴尿嘧啶处理受精卵对中国对虾抗病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5-BrUra)为诱变剂,分别以前期实验在半致死条件下获得的处理浓度、时间组合0.5 mg/ml 9 h(0.5~9)、0.3 mg/ml 16 h(0.3~16)来处理受精卵,培养获得诱变材料,对处理群体抗病力和生长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化学诱变剂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能力和生长的影响.WSSV攻毒实验结果表明,0.5~9处理组、0.3~16处理组和对照组存活时间分别为77.20±3.71 h、74.57±2.88 h和81.45±2.98 h,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5-溴尿嘧啶处理受精卵不能显著提高中国对虾对WSSV的抵抗能力(P>0.05).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开始第21天至第60天之间,两处理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经过5-溴尿嘧啶处理的中国对虾群体的体长、体重日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个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经5-溴尿嘧啶处理可能促进中国对虾的生长.但这些生长特性能否稳定遗传给后代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温度下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Kishinouye)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海蜇每日伞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与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呈S曲线相关,在海水盐度为30.5,pH值为8.2,DO在6 mg/L的条件下,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e5.764-4.194/x(R2=0.983,F=1 240.536>F1,21,0.01=8.016 6),Y=e6.039-6.295/x(R2=0.987,F=1 933.560>F1,25,0.01=7.769 8),Y=e6.213-2.899/x(R2=0.989,F=2 382.114>F1,26,0.01=7.712 3);时间与海蜇每日伞径大小呈直线相关,在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745x 2.145(R2=0.994,F=3 523.418>F1,23,0.01=7.881 1),Y=0.807x 2.475(R2=0.977,F=975.339>F1,23,0.01=7.881 1),Y=1.096x 1.123(R2=0.989,F=2 152.260>F1,23,0.01=7.881 1);海蜇螅状体分裂的最低温度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国内外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贸易赤字、生态超载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静态和动态评估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讨论了生态足迹的理论假设、计算方法等;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的进展,其研究应用范围从省级行政区进一步扩展到乡镇级行政区和能源、旅游、种养殖业、交通、贸易、大学等产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也大量增加;对生态足迹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流动人口、地区生态足迹分析的理论假设、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可持续状况横向比较、各类土地互斥假设、生态足迹分析理论在用于城市型国家或城市等人口高密集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可持续性测度时的限制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国内围绕生态足迹研究应尽快开展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开展上年结转和本年结余资源对生态足迹计算的影响研究、开展国家公顷和省公顷等地方公顷研究,以及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渔业、圈养牧业均衡因子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