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97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38篇
  194篇
综合类   1019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3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安徽3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5种抗球虫药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14-1621
采用鸡体试验法,以抗球虫指数、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4项指标综合判定,安徽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3个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磺胺氯吡嗪钠、马杜拉霉素、氨丙啉、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庐江株对氨丙啉和妥曲珠利敏感,对磺胺氯吡嗪钠和地克珠利完全耐药,对马杜拉霉素中度耐药;青阳株对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敏感,对磺胺氯吡嗪钠和马杜拉霉素完全耐药,对氨丙啉中度耐药;肥西株对磺胺氯吡嗪钠敏感,对妥曲珠利中度耐药,对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和氨丙啉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22.
以紫娟、云抗10号、云茶1号、云抗14号4个云南大叶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ABT1号生根粉100 mg/kg对茶树插穗浸泡处理0.5 h,以空白处理为对照,研究了ABT1号生根粉对大叶茶树内源激素水平及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根时间:愈伤组织出现时间空白处理和ABT处理以云抗10号最早,紫娟最晚;生根时间空白处理紫娟最早,云抗14号最晚,ABT处理紫娟最早,云抗10号最晚。(2)内源激素水平:ABT处理后,愈伤组织内源激素水平:IAA含量云茶1号降低,其他3个品种均提高;ABA含量紫娟降低,其他3个品种均提高;GA_4含量云茶1号降低,其他3个品种均提高;4个品种的TZR含量均提高;IAA/ABA值云抗14号降低,其他3个品种均提高。根部内源激素水平:4个品种的IAA、ABA、TZR含量及IAA/ABA值均提高,GA_4含量云抗10号降低,其他3个品种均提高。(3)生根指标:空白处理和ABT处理的愈伤率以云抗10号最高,紫娟最低,生根率和成活率以紫娟最高,云抗14号最低;4个品种的愈伤率指标除了云抗10号的ABT处理低于空白处理外,其他3个品种的愈伤率、生根率和成活率都表现为ABT处理高于空白处理。  相似文献   
23.
选用1日龄健康的青脚麻肉用雏鸡270只,将其分为3组: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照)、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制剂50 mg/kg)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制剂100 mg/kg),饲养试验周期56 d。研究结果表明:试验2组和3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3组鸡的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2组鸡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3组鸡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弱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肌失水率较对照组降低了24.50%(P<0.05)。因此,牛至油制剂可使肉仔鸡增重加快,改善营养代谢,增强免疫机能,改善鸡肉品质;牛至油能替代肉用仔鸡日粮中抗生素;肉用仔鸡日粮中牛至油制剂的适宜用量为50~100 mg/kg。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胆固醇(CHL)和磷脂酰胆碱(PC)对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分别在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HL(1.0、2.5、5.0、10.0 g/L)、PC(10、15、20、25 g/L),以15%卵黄(EY)作为对照。通过测定冷冻解冻后精子的活力、顶体完整率、精子运动参数、质膜完整率、精子磷脂和胆固醇含量来判断保存效果。结果表明,精液冷冻显著降低山羊精子磷脂和胆固醇含量,分别添加5 g/L CHL和10 g/L PC,精子冷冻解冻后,在活力、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运动参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将CHL和PC混合添加发现,4 g/L CHL+16 g/L PC解冻后精子活力、曲线速率、平均路径速度和顶体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改善冷冻后精子磷脂和胆固醇含量。运用4 g/L CHL+16 g/L PC冷冻保存精子进行山羊人工授精,其受胎率和产仔率与EY组差异不显著,冷冻稀释液中添加4 g/L CHL+16 g/L PC显著提高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ession, BBSI)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套基于精准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挖掘并同步改良多个复杂性状的设计育种策略。其主要包括:①构建大量携带优异性状的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BBSI的材料平台;②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关联分析,构建精准的遗传信息平台;③通过设计“理想目标基因组型(ideal target genomic constitutions, ITGC)”和基因聚合方法,高效培育目标优良品种。介绍了BBSI的发展历程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分子数量遗传理论和全基因组变异来验证并丰富该策略,计划实施20年来已育成近百个绿色超级稻(green super rice, GSR)新品种,为后基因组时代作物育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6.
人类活动是诱发区域生态风险的重要因素,但生态风险与人类活动在不同尺度下的表征效果不一,响应程度不同,从多尺度科学地研究区域景观生态风险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联特征对于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矛盾,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4期土地利用、夜间灯光、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建立市域、县域、格网三级尺度,构建景观生态风险及人类活动强度评估模型,刻画不同尺度下二者的时空响应特征,并基于Copula函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景观生态风险与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关联性。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间不同尺度下长三角地区景观生态风险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高风险地区持续减少,低风险区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市域尺度下高风险地区的减势最明显,而县域尺度下,低及中低风险区总体增势最为显著;2)1990-2020年间不同尺度下长三角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高强度区域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而低强度区域均明显下降,其中格网尺度下高强度区域增幅最大,达13.42个百分点,市域尺度下低强度区域的减幅最为明显,达9.76个百分点;3)1990-2020年间长三角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生态风险呈现正向相关性,但人类活动强度对于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正在削弱。空间上高-高(H-H)集聚区域呈现持续减少趋势,而低-低(L-L)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低-高(L-H)及高-低(H-L)在2010年后增势明显。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及生态安全维护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生态风险防范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红袍、黄观音为供试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田间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并进行茶树植物学形态特征调查,以及叶片组织结构测定、化学成分检测,明确茶树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与抗虫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按抗小贯松村叶蝉的强弱,11个茶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Ⅰ类:紫娟,感虫(S);第Ⅱ类:梅占、黄棪、奇兰、水仙、白牡丹,中感(MS);第Ⅲ类:瑞香、大红袍、黄观音、黄玫瑰,中抗(MR);第Ⅳ类:白鸡冠,抗(R)。按抗茶棍蓟马的强弱也可将其分为4类,第Ⅰ类:黄玫瑰,感虫(S);第Ⅱ类:瑞香、白鸡冠,中感(MS);第Ⅲ类:黄观音、奇兰,中抗(MR);第Ⅳ类:白牡丹、黄棪、大红袍、梅占、紫娟、水仙,抗(R)。结合相关分析显示,小贯松村叶蝉总虫口数与11个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含量、GC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长与茶棍蓟马总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小贯松村叶蝉的总虫口数与茶棍蓟马总虫口数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得出,大红袍茶树品种和黄观音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均存在一定抗性,是值得推广的茶树良种。调查结果还发现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之间存在同期交替为害茶树的现象。  相似文献   
28.
传统的叶绿体基因分子标记在茶组植物分类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有限,为了筛选可用于茶树鉴别与母系溯源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合,将18个已报道的茶组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通过设计通用引物,在169个茶树品种/品系中进行候选分子标记扩增与一代测序分析,筛选出16对引物,共含25个SNP位点可用于茶树品种母系溯源与鉴别分析。另外,将SNP位点组成的DNA指纹图谱结合茶树品种资源基本信息进行数字编码,最终形成由30位数字组成的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并构建相应的条形码和二维码用于品种识别。本研究数据为茶树品种的母本溯源与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利用土钻法对不同封育年限下石灰岩山地植被细根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院封育5 年林分细根 生物量为6.6287 t/hm2,封育10 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3063 t/hm2,封育20 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3.1316 t/hm2,封育 30 年林分细根生物量为2.8316 t/hm2;不同封育年限下细根生物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 cm 土层的细 根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土层;不同封育年限细根生物量年动态变化均呈现双峰型。  相似文献   
30.
不同金属离子对生物质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不同金属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规律,以混合菌群发酵产氢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考察了7种金属离子对生物质发酵产氢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及相互关系对发酵产氢影响的综合比较,获得以下结论:促进混合菌群发酵产氢的金属离子组成为:Fe2+ 20 mg/L,Zn2+ 0 mg/L,Ni2+ 1 mg/L,Mg2+ 10 mg/L,K+ 100 mg/L,Fe3+ 100 mg/L,Mn2+ 1 mg/L;H2与CO2、总产气量存在显著的正比关系,与糖利用率无直接关系;以PDB(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