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为筛选适合设施黄瓜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方,以黄沙和炉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原料,设置黄沙与炉渣的配比为5∶0(T1)、5∶1(T2)、5∶2(T3)、5∶3(T4)、5∶4(T5)、5∶5(T6)、0∶5(T7)共7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的理化性质和黄瓜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处理中,T5处理增加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对植株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等含量也有显著性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T5处理(黄沙:炉渣=5∶4)效果最好,T3(黄沙:炉渣=5∶2)效果最差。其排序依次为:T5T1T4T7T6T2T3。结果表明T5(黄沙:炉渣=5∶4)可作为设施黄瓜高效栽培的无机栽培基质,为南疆设施黄瓜节本增效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人工封顶耗时、低效、高成本的问题,探讨种植密度与封顶方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互作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无疑将对实现棉花的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动量和降低种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封顶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简化栽培的技术内容之一,其对不同群体棉株生长及产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以419为材料,开展裂区设计试验,密度为主区,设9万株/hm2、18万株/hm2和27万株/hm2三个水平;封顶方式为副区,设不封顶、人工封顶和化学封顶共3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封顶方式的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封顶方式下,随密度增加,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和LAI有所增加,但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降低,株高则变化不大。在相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单株叶面积、LAI及单株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封顶处理的株高较不封顶处理降低4.90~6.46 cm,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提高6.33~9.47个百分点、0.03~0.05个百分点、0.03~1.01个百分点和529.56~301.42 kg/hm2。与人工封顶相比,虽然化学封顶的单株叶面积、LAI、株高和单株干重分别提高0.01 m2、0.11、1.56 cm、1.80 g/株,生殖器官干物质转运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降低3.14个百分点、0.03、0.42个百分点和228.14 kg/hm2,但各性状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受密度与封顶方式互作的影响较小。以上说明封顶是优化棉花生长、保证产量的关键措施,而化学封顶具有类似人工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以枣园病虫草害基础知识、安全用药技术、在线信息交流及资源下载为主要模块,构建了南疆枣园安全用药咨询网站,提出了南疆矮化密植枣园合理安全用药技术平台的内容框架设计、功能设置、数据库设计等具体方案。以期为果农、植保工作者、农药销售等人员提供枣园安全用药知识学习、交流与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94.
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免耕条播、深松条播、旋耕条播、机械撒播等4种耕种方式下冬小麦强势粒灌浆特性,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42以上,Logistic方程能真实反映籽粒灌浆进程.旋耕条播、机械撒播耕作深度相同,各阶段灌浆速率较一致,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深松条播和免耕条播,但二者株行配置方式不同,机械撒播渐增期略高于旋耕条播,快增期、缓增期均低于旋耕条播,但3个阶段灌浆持续期分别比旋耕条播高0.05、0.57 d和0.71d.耕作、种植方式主要通过影响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天数影响粒重,耕作方式对灌浆速率影响大,株行配置对灌浆持续期影响明显.耕种方式对强势粒、弱势粒灌浆特性影响效应不同,机械撒播强势粒渐增期灌浆速率高达0.95 mg·d-1·粒-1,持续时间仅为9.95 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仅为2.11 mg·d-1·粒-1和0.59 mg·d-1·粒-1,但持续时间长达12.27 d和15.27 d,强势粒千粒重高达41.65 g,虽然强、弱势粒综合千粒重仅为40.2g,但该模式有效穗数高,经济产量高达7 599.0 kg·hm-2.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阿拉尔市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上黑斑病菌的带菌量,确定枣果黑斑病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明确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时期。【方法】在阿拉尔市周边3个枣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的枣花、枣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用交链格孢菌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带菌量。【结果】在不同时期采集的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均分离到了链格孢菌,累计获得276个分离物,经鉴定均为A.alternat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枣花上就能检测到枣果黑斑病菌,其平均含量为2.11μg/100 mg,在栆果上果肉中链格孢菌含量最高,其中胴部果肉含量最高为20.12μg/100 mg,果柄处果肉为9.34μg/100 mg,胴部果皮11.48μg/100 mg,果柄处果皮为3.84μg/100 mg。【结论】枣果黑斑病菌在红枣开花期就可以感染枣花,病菌可在枣果果肉中大量潜伏侵染,待黑斑病显症时,果肉中已有大量病菌存在,对枣果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应提前至红枣开花前期。  相似文献   
96.
为促进小檗属的引种栽培,以喀什小檗、红果小檗和小檗3种小檗属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前处理对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研磨和浓硫酸处理均使3种小檗种子的萌发启动时间提前,并显著缩短了萌发持续时间,日均增长生物量也有所提高,种子体现出了集中萌发的特点,萌发和生长速度较快,是3种小檗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200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使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下降,但对萌发启动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影响不大;清水浸泡24h处理显著降低了喀什小檗种子的萌发率,并延迟了萌发启动时间,延长了萌发持续时间,大大降低了日均增长生物量。  相似文献   
97.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品质形成差异,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熟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南疆塔里木盆地进行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品质形成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的棉铃脱落率表现为早熟中熟中早熟;"三桃"比例中伏前桃表现为早熟中熟中早熟,伏桃表现为中早熟中熟早熟,秋桃表现为中熟早熟中早熟;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表现为中熟中早熟早熟;产量表现为中早熟中熟早熟;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表现为中早熟中熟早熟;马克隆值表现为中熟中早熟早熟。中早熟品种不论在成铃率和"三桃"比例,还是在产量、品质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不太适应塔里木棉区种植。在目前种植条件下,中早熟品种更适合在南疆塔里木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98.
利用FieldSpec Pro FR2500光谱仪测定不同氮素处理下的红枣冠层光谱,分析其光谱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枣叶全氮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旨在为枣树氮素营养的无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同一氮处理水平下,红枣叶片展叶期的全氮质量分数最高,摘心前期最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展叶期和摘心后期枣叶全氮质量分数增加速度较快。不同氮处理的枣树冠层波谱曲线整体变化趋势为在560nm附近和750~1 100nm分别有1个反射峰,反射率值分别达0.1~0.2和0.4以上;而在450、650、1 450、1 950和2 600nm处有5个吸收谷。不同生育期枣叶全氮质量分数与冠层光谱红边参数显著相关,且摘心后期红边位置(REP)和红谷位置(Lo)更快地向短波方向移动,出现"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99.
以骏枣和酸枣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了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组分和质量分数,并对苹果酸脱氢酶(NAD-MDH)、苹果酸酶(NADP-M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柠檬酸合成酶(CS)等相关代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骏枣和酸枣果实发育过程中,除酒石酸外,苹果酸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NAD-MDH、CS活性与苹果酸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ADP-ME活性变化则相反。(3)相关性分析表明:NAD-MDH活性变化与苹果酸质量分数呈正相关,NADP-ME活性变化与苹果酸质量分数呈负相关;CS活性变化与柠檬酸质量分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PEPC活性变化与苹果酸和柠檬酸质量分数相关性不大。因此,NAD-MDH、NADP-ME和CS活性对枣果实中有机酸代谢发挥重要作用,而PEPC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0.
矮沙冬青种子的超干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矮沙冬青种子进行超干保存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条件下,对照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已大幅下降,而超干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所受影响较小。对超干种子的电导率、脱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为3.35%的超干种子细胞膜通透性较低,脱氢酶活性较高。回湿处理是保证超干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采用室内回湿24 h+饱和水蒸气回湿24 h可以显著提高矮沙冬青超干种子的活力。说明利用超干技术保存矮沙冬青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