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6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10篇
  102篇
综合类   304篇
农作物   6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杜玲  何浩  陈阜  杨立国  郑瑜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295-299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执行粮食直补政策,该政策对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北京市相关文件及统计年鉴数据,归纳了粮食直补政策在北京市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政策实施带来的初步成效,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增加了种地收益产值,从而增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直补政策对北京市的种粮面积及粮食产量也有重要相关影响。同时指出目前粮食直补政策存在补贴标准不稳定,狭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需坚持执行合理稳定具体的粮食直补政策,加强资金发放程序的监督管理,并设立合理的粮食规模经营标准,加大规模生产补贴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62.
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作为世界丰要粮食来源,其转基因遗传改良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食品各种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小麦进行品质改良成为近几年小麦研究的热点.小麦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又包括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目前的小麦品质改良中,磨粉品质的改良主要通过提高籽粒硬度(grain hardness)基因pin的含量;食品加工品质的改良主要通过提高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业基(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尤其是1ny10、1Dx5及1Ax1亚基的含量;小麦的营养品质改良主要是提高赖氨酸及铁结合蛋白的含量;面粉白度是衡量面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利用转基因技术从遗传因素进行的面粉白度改良主要集中在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抑制上;淀粉品质是小麦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淀粉品质改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支链含量相关淀粉基因的研究上.本文就应用转基因技术对小麦品质在这五个方面的改良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苗期土壤水分亏缺后玉米光合生理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模拟土壤水分亏缺试验,研究了玉米在土壤水分亏缺后光合生理的恢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光合生理在复水后30 d内均可以恢复正常生长.轻度亏缺处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在复水后0~10 d可恢复正常,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复水后10~20 d恢复正常,但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qN)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恢复相对较为缓慢.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光合生理指标恢复滞后于轻度亏缺处理.轻度亏缺处理复水后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的恢复在复水0~10 d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复水10 d后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4.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不同秋眠级别的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构成因子以及构成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植株高度与节间长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0.05);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0.05);关于再生速度与植株高度、节间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拟合方程分别如下:Y1=37.165+8.17x1;Y2=2.28+1.13x1;Y=3.03x1.再生速度与植株高度、节间长和地上生物量有着很高的相关性.植株高度是苜蓿产量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决定苜蓿地上生物量的最终决定因子是再生速度,所以苜蓿的再生性是苜蓿高产育种首先考虑的因子.  相似文献   
65.
玉米穗位叶碳氮代谢的关键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丽霞  王璞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155-157
碳、氮代谢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两大代谢过程,玉米一生中碳、氮代谢的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量结果。实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穗位叶的碳氮代谢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施氮量在120~180 kg?hm-2间明显促进玉米穗位叶蔗糖的积累,在120~240 kg?hm-2间明显促进碳代谢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氮代谢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66.
施氮量对两种类型燕麦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皮燕麦白燕7号和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连续两年各四茬原位氮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30、60、90和120kg/hm2)对两种类型燕麦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第一茬两类燕麦干物质积累、产量等性状在不同氮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或明显的规律性,即使不施氮处理,燕麦产量并没有降低.从第二茬开始的后三茬中,不施氮和低氮处理的草产量、子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明显降低,在低氮肥处理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子粒产量在施氮量90kg/hm2处理达到最高,但高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种类型燕麦品种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7.
当前.一场新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为了实现粮食可持续高产目标,作物科学家在探索作物产量潜力的同时,正致力于缩小作物产量差距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作物产量差距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分析了产量差距形成的原因,综述了作物产量差距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资源限制投入条件下缩小作物产量差距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8.
[目的]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临优145。[方法]利用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以普通小麦临优145为材料,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小麦胚性愈伤组织中,用含潮霉素(hyg)的筛选培养基连续筛选,并从分子水平上检测该基因。[结果]获得了hyg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表明,抗性苗叶片被染成了深蓝色;PCR检测出目标条带。[结论]初步证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已经导入受体材料中。  相似文献   
69.
农药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十分重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并且把严格的限量标准作为影响食品贸易最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是世界苹果贸易大国,苹果农药残留直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苹果贸易,为了使苹果生产和经营者更好了解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国的苹果农药残留现状,本研究不仅对中国和苹果主要贸易国的苹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比较分析,也对中国苹果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苹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也进行比较分析;借此为中国制定苹果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西葫芦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葫芦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测定方法、离体培养条件、短期贮藏方法以及不同时间的花粉生活力强度。结果显示:TTC染色法的测定值与离体培养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是一种快捷、准确测定西葫芦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方法。培养基15%蔗糖+100mg/L硼酸+300mg/LCa(NO3)2.4H2O+200mg/L MgSO4.7H2O+100mg/L KNO3,适宜西葫芦花粉离体萌发,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为60.602%,0℃黑暗干燥或4℃黑暗干燥贮藏花粉,生活力保持最好,均在70.000%以上,且散粉情况较好;人工授粉最好在上午10:00之前完成,最佳授粉时间为6:00-8:00,此时种子的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