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建立了一种高效、选择性强的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4种硫代磷酸酯类农药(毒死蜱、甲基立枯磷、甲基毒死蜱、甲基对硫磷)残留量的方法;并以甲基立枯磷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且n(模板分子)∶n(功能单体)=1∶4,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印迹聚合方法,合成了甲基立枯磷高分子印迹聚合微球(MIPs);以MIPs作为土壤样品提取液的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采用HPLC检测处理后的样品,流动相为V(乙睛)∶V(0.1%乙酸水溶液)=3∶1,流速0.8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 nm,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柱温25℃。结果显示:MIPs对甲基立枯磷有特异性吸附,对其结构相似物毒死蜱、甲基对硫磷和甲基毒死蜱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在0.01~5.0 mg/kg范围内,各药剂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5~0.999 8;4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剂的检出限(LOD)为0.452~1.226μg/kg;添加回收率为76%~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7.3%。该方法可用于土壤中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2.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油杂62为材料,采用机械直播的方式,设置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在油菜籽粒含水量10.86%~13.17%时研究油菜机械收获各部分损失率及损失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收获总损失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差异,变幅在6.13%~7.82%之间。不同部分的损失占总损失比例差异较大,其中,自然脱落损失比例最小,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在2.41%~3.90%之间;其次是割台损失,各处理占总损失的比例为17.99%~21.99%;清选和脱粒损失比例最大,占总损失的74.15%~79.52%,其中主要是夹带损失,占总损失的65.51%~69.05%,而未脱粒角果比例损失较小,占8.64%~10.47%。随着氮肥用量和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总损失率与产量、氮肥用量及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18**和0.358。本研究表明,在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获得高产,在高产的基础上再降低收获损失率。  相似文献   
33.
恩施山地是中国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之一。探讨中间香型烟叶不同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模式对恩施山地烟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比较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的根、茎秆和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模式。根、茎和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高峰期在移栽后60~75天左右, 干物质积累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大小为:叶片>茎>根。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直接正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152,茎杆干重对烟叶干物质积累起最大的负作用,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248。烤烟上等烟叶率与淀粉、还原糖与烟碱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2、-0.369和0.145。还原糖通过淀粉和烟碱对烤烟上等烟叶率起的正作用为0.692。因此,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加茎秆和叶生长,降低根冠比,可以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通过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淀粉和烟碱的含量,可以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率。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表明,N4是适宜湖北恩施山地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它在当地烤烟生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成功定位寄主植物决定其食性及生态位.实蝇类昆虫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果蔬害虫,在定位寄主植物过程中,实蝇视觉和嗅觉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寄主颜色和气味模拟的诱捕装置能够有效诱杀实蝇,但诱杀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对实蝇类昆虫视觉、嗅觉定位寄主植物的行为和相关分子基础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应...  相似文献   
35.
不同肥料施用对大蒜生长、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壤培养条件下,研究过量施用氮肥以及氮肥与菜籽饼肥配合施用对大蒜苗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化学氮肥过量施用,大蒜苗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均显著降低,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升高,后又降低,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在较高施氮水平下,施用菜籽饼肥或饼肥与化肥配施可避免单一施用化肥对大蒜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均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也有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施用饼肥的大蒜叶片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仍较高,保证了大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36.
抗紫外线降解苏云金芽胞杆菌微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囊材,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t)原粉为囊芯,探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后制备Bt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进行Bt微胶囊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较.结果表明,Bt微囊剂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原粉/CAP/紫外线吸收剂=100/40/3,pH值3.5左右,温度25℃.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Bt原粉效价活性保留率为30.7%,以CAP为囊材包被的Bt微胶囊剂效价活性保留率为54.8%,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24%;以CAP为囊材,添加2种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包被的Bt微胶囊剂,其中防效最佳的配方组合效价活性保留率为86.9%,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56%.  相似文献   
37.
惰性粉杀虫剂对黄粉虫成虫的物理伤害症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一种以食品级惰性粉为主要原料的惰性粉杀虫剂处理黄粉虫成虫,处理6h~8h、12h~14h、24h~26h和48h~50h试虫的平均爬行速度分别为12mm/s、7mm/s、3mm/s和0.4mm/s,明显比正常试虫的爬行速度(33mm/s)慢(p〈0.05);处理后试虫表现出一系列物理伤害症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受伤害程度增强。根据惰性粉杀虫剂处理后试虫爬行速度、伤害症状和死亡时间,将试虫的伤害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四个级别,伤害一级:试虫平均爬行速度为10mm/s-15mm/s,死亡时间为74h±6h,身体抬高,腿节和胫节之间的活动角度略有减小;伤害二级:爬行速度为5mm/s-10mm/s,死亡时间为42h±5h,偶尔绊脚,摔倒后能立即站立起来继续爬行,腿节和胫节之间的活动角度进一步减小,胫节和附节之间的活动角度也减小;伤害三级:爬行速度为1~5mm/s,死亡时间为20h±1h,附节和爪不能牢固的抓住滤纸,摔倒频率明显增加,且摔倒后较难重新站立,腿节和胫节之间、胫节和附节之间的活动角度都较小;伤害四级:爬行速度小于1mm/s,死亡时间为5h±1h,腿节和胫节之间、胫节和附节之间基本不能活动,不能爬行,摔倒后基本上不能再站立起来。结果表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惰性粉破坏虫体表皮蜡层导致失水致死和堵塞气门致死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食品级惰性粉杀虫剂作用害虫的症状并较快致死害虫的机理,其杀虫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38.
一个新的水稻花粉半不育性位点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套以籼稻珍汕97B为背景的粳稻日本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发现1个半不育的代换系。全基因组基因型分析表明,该代换系仅含3个粳稻导入片段,而其他遗传背景与珍汕97B相同。在湖北武汉和海南分别种植其衍生的F2和F3分离群体,采用单标记分析和区间作图法分析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表明,该代换系的半不育性是第2染色体上的粳稻导入片段引起的,该片段RM262~RM475区间存在1个新的影响花粉育性的QTL,其贡献率为13.9%。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水稻育性QTL以及鉴定相关功能基因提供重要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9.
成年态柑橘离体植株中特异表达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不同培养时期成年态柑橘(Fisher navel)离体植株中蛋白质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初期,总蛋白表达量略有降低,之后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分子量约为21和31 KDa的蛋白在继代培养至第2次时,表达量开始增加,其中前者仅在柑橘离体植株中特异表达。通过改进的透析袋电洗脱法对分子量约21 KDa的蛋白回收纯化后利用质谱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该特异表达蛋白与数据库中报道的蛋白同源性均低于50%,因此推测该蛋白属功能未知的新蛋白,其在柑橘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种过程中,由于品种与环境互作的存在,使得品种(系)的表现型值与遗传型值常常表现出较大的偏差,影响育种的效率。通过对河南省5年9个地点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鉴别棉花品种(系)产量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尉氏、扶沟为最适宜的品系鉴别地点;安阳、淮阳和新乡等地具有中等产量鉴别能力;同时将地点进行组合,鉴别能力将进一步大大提高,并推荐了一批适合棉花育种试验的地点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