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93篇
  38篇
综合类   359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保水剂施用量对杨树苗土壤物理性状与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对杨树土壤物理性状与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效果,为中国杨树人工林节水高产实践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方法]研究CK(常规灌量)、CL(60%常规灌量配施10g保水剂)、CM(60%常规灌量配施30g保水剂)和CH(60%常规灌量配施50g保水剂)4个处理对杨树苗土壤物理性状、水稳性团粒结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呼吸和代谢熵的影响。[结果]同CK相比,CM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并明显提高了非毛管孔隙度,其中土壤容重分别较CK,CL和CH处理显著下降13.71%,5.31%和7.76%;还明显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0.25mm团粒)的形成。同时,CM处理明显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显著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其微生物呼吸速率分别比CK,CL和CH处理提高30.77%,11.84%和7.59%。此外,CM处理还降低了代谢熵,分别较CK,CL和CH处理下降4.81%,8.29%和9.74%。[结论]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60%常规灌量与30g保水剂组合)有助于改善杨树苗土壤的物理环境,并增强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2.
王明友  张红  张桂祥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6):101-105,112
[目的]探讨鸡粪配施尿素对扁豆根际微环境特征及产量、品质的作用效果,为提高农田土壤质量管理以及扁豆种植的优化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连续4a的大田试验,研究了CK(对照,不施肥)、CF(纯施尿素)、CM(纯施鸡粪)和CM+CF(鸡粪和尿素各提供50%的氮)处理对扁豆根际中根系分泌物含量、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同纯施尿素处理相比,鸡粪和尿素各半处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61.91%,43.03%和31.18%;细菌数、放线菌数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增加。同时,CM+CF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并与微生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CF与CK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微生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此外,CM+CF处理扁豆产量分别较CK,CF和CM处理提高65.20%,28.15%和8.24%,并使扁豆荚果的V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较CF处理提高45.55%,36.35%和43.23%。与CM+CF处理相比,纯施鸡粪处理对根际和扁豆产量、品质的影响效果较小。[结论]鸡粪与尿素配施措施能促使扁豆根系分泌物的增多以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土壤的供肥性能,并促进扁豆生长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方法]以转Zm PP2C2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对这2种类型烟草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盐浓度(150mmol/L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烟草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但转基因烟草叶片降幅较小;SOD的活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但转基因烟草下降幅度小;POD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也均呈上升趋势,但转基因烟草POD活性的增加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而丙二醛的含量较野生型烟草低。[结论]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叶片PSⅡ受伤害较轻,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低于野生型烟草。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刀片破皮、低温冷冻、60℃热水浴及干燥、碱液处理、浓硫酸加搅拌等方法处理野生大豆种子,研究其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和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刀片破皮和浓硫酸加搅拌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远高于对照(P0.05);综合野生大豆幼苗的萌发指标和胚根长、胚芽及鲜重等指标,破皮和10 m in浓硫酸加搅拌处理最有利于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冷冻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常温保存相比,冷藏保存野生大豆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有所增加。表明冷藏保存可以提高野生大豆种子的质量;常温下野生大豆休眠期为7个月,冷藏保存野生大豆的休眠期为8个月。  相似文献   
105.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两种不同的玉米品种登海9号及浚单18,在不同大田盐浓度下生长,测定它们的产量以及在实验室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测定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生长量,以了解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不同盐浓度土壤栽培的玉米,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并且盐敏感玉米浚单18的降低幅度大于抗盐品种登海9号。盐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生长量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并且耐盐品种登海9号的降低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06.
奶牛群体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7对引物,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GH基因在1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该基因对产奶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GH基因的第3内含子、第5外显子和3′端存在多态性。GH基因第3内含子等位基因A、B的基因频率为0.775和0.225,3′端等位基C、D在奶牛群体中的基因频率为0.729和0.271,GH基因第5外显子等位基因E、F和G、H在奶牛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07、0.138和0.259、0.096,GH基因第3内含子座位上不同基因型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效应,AB基因型305d产奶量显著高于AA和BB型(P0.05)。  相似文献   
107.
杜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203-204
针对地方新建本科大学系级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创新管理。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根据学校各自的学科特色制定学科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把院系资料室建成学科分馆;全校使用同一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新购置文献要在图书馆进行集中分类编目加工;做好人员培训和读者服务工作等等,并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做好这项工作,真正为教学、科研服好务。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标准群搜索优化(GSO)算法存在的早熟、后期迭代效率低和容易陷入局部极优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搜索优化算法用于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该算法先是通过交叉因子的引入来曾加粒子的多样性并增强群成员的优良性,从而减小后期搜索中算法易陷入局部极优点的概率;然后借助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势来有效的提高算法收敛性能。实验表明,基于交叉因子和模拟退火的群搜索优化(CMGSO)算法相比于标准群搜索优化(GSO)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说,具有较快的收敛性能和较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因此该算法适用于物流车辆路径寻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9.
十字花科蔬菜棕榈蓟马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棕榈蓟马种群发生动态基础上,以"中甘11号"为试材,以阿维菌素、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功夫、啶虫脒为药剂,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药剂单施或混配对棕榈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露地十字花科蔬菜棕榈蓟马的发生高峰集中在7~9月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棕榈蓟马对5%阿维菌素EC、10%吡虫啉WP、5%啶虫脒WP、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2.5%功夫EC 5种农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而10%吡虫啉WP与4.5%高效氯氰菊酯EC、5%啶虫脒WP与2.5%功夫EC按1∶1混配后2 000倍液喷雾,对棕榈蓟马1、3、7d防效均在80%以上,与5种单剂相比差异显著,生产上应合理混用,以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效。对棕榈蓟马的综合治理应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混配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10.
张红 《核农学报》2012,26(1):164-169,181
采用营养液水培,以玉米品种天泰16(TT16)、豫玉18(YY18)为材料,探讨外源硝普钠(NO的外源供体SNP)+2,4-表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浸种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外源物组合浸种后,促进了盐胁迫(150mmol/L NaCl溶液)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以500mg/L 24-表油菜素内酯+硝普钠复合浸种和200mg/L水杨酸+硝普钠复合浸种效果最佳,其发芽率TT16分别比对照增加15%和13%,YY18增加16%和13%;发芽势TT16分别比对照增加24%和22%,YY18增加43%和44%,主根长、芽长及生物量也较对照增加。经外源物质浸种后,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长势较好,SOD、POD酶活性相比对照增加显著,MDA含量较少,可溶性糖在200mg/L水杨酸+硝普钠浸种的幼苗中积累最多,分别为对照的4.35倍(TT16)和4.03倍(YY18)。与对照相比,500mg/L EBR+100mmol/L SNP复合浸种和200mg/L SA+100mmol/L SNP复合浸种,玉米种子及幼苗耐盐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