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林业   71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72篇
  902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马铃薯损伤诱导型启动子Wun1基因的克隆及其GFP表达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马铃薯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已报道Wun1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在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下扩增出了Wun1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与文献报道的碱基序列有96.86%的同源性,该基因已登录到GenBank(No.AY803296)。以pBIPG(携带GFP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亚克隆到了源自水母(Aequorea)大小为756bp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已知序列同源率为100%。利用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用于比较鉴定所克隆启动子活性的pBIG(35S-GFP)和pBIWG(Wun1-GFP)两个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进行对洋葱表皮细胞的遗传转化,检测Wun1启动子在受体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活性,结果表明克隆到的Wun1启动子活性强于组成型表达的35S启动子,GFP瞬时表达的分析方法也让我们有效的筛选到用于进行马铃薯抗病育种的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62.
风水两相侵蚀研究现状及我国今后风水蚀的主要研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是风蚀和水蚀 ,对其研究历史较长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我国 ,由于独特的季风气候和地理位置 ,风水两相侵蚀面积广布。风水两相侵蚀不是简单的风蚀加水蚀 ,而是一个相互作用呈周期循环的复杂体系 ,国内外关于风水两相侵蚀的研究较少。在阐述风水驱动因素的基础上 ,说明了我国一些基本的风水两相侵蚀类型 ,并对风水两相侵蚀的复杂性进行描述。今后在对这些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确立风水侵蚀交错带的范围及分布 ,并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对待 ,这对全国生态环境的整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土壤水蚀模型中的融雪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季节性或常年积雪地区,春季积雪融化产生的径流及其造成的侵蚀占全年总侵蚀量的比例很大,同时反复进行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团聚体稳定性、水分传导率、抗剪切力、可蚀性等,进而加重土壤侵蚀。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融雪侵蚀预报十分必要,它主要包括融雪径流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土壤侵蚀量,冻融过程导致土壤性状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融雪侵蚀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几个代表性土壤水蚀预报模型中的融雪侵蚀过程,提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模型中考虑融雪侵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4.
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切沟侵蚀在土壤侵蚀中占据重要位置,切沟侵蚀监测研究是切沟侵蚀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主要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利用GPS进行切沟侵蚀监测研究进行了探讨,对切沟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获得多个时相的DEM,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DEM来获取该时间段的切沟侵蚀变化。最后以位于黑龙江省漫川漫岗黑土区的丰产电流域的一条切沟为研究实例,建立了2002,2003年10月两个时段分辨率为0.4 m的DEM,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数据表明,该切沟沟头后退达13.78 m,侵蚀面积增大了711m~2,切沟的土壤侵蚀量增加了2377 m~3,展示了GPS在切沟侵蚀研究中精度高、速度快等优越性,可为切沟侵蚀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基于遥感技术的云南省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参数的采集,同时间接用于土壤保持量和水土保持价值的计算,结合修改过的USLE模型,对云南省生态系统2001,2002,2003年水土保持价值进行了测算,利用NPP对估算结果进行调整.以考虑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质量差异对水土保持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系统2001,2002,2003年土壤保持量分别为131798.92,117845.5,104176.71万t,对应的价值量分别为:1933.351,1707.579,1566.783亿元。3年中林地(39.01%)、灌丛(23.02%)、草地(18.75%)3类生态系统平均土壤保持量占全省的80.77%,在水土保持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西部和南部的林地、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从水土保持价值的空间分布来看。基本保持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格局.这与当地植被地带性分布基本一致。3年间云南省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是逐年减少的,耕地和城市植被的水土保持价值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林地、灌丛、草地的水土保持价值减少主要是由降水逐年减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66.
GIS平台构建在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了GIS在水文学研究中的一般模式,在构建黄河流域水循环GIS平台时采用GIS与水文模型松散结合方式,基于VisualBasic可视化开发语言,以地理信息系统组件为基本单元,构建了用于存储和管理黄河流域水循环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平台,并将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统一坐标、统一格式、统一编码储存到平台中,为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分析和水文过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7.
生物多样性与我国的农业复合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农林业复合经营的概念和内容,世界农林业复合经营产业的背景、过程以及研究方向。讨论了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我国农林业复合经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我国砷异常区的成因及分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红宁  许嘉琳 《土壤》1996,28(2):80-84
概述了我国砷异常区(砷在局部地段高度浓积)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自然成因有:水源型,地热型;技术成因有:开采和冶炼砷矿,有色金属矿和贵金属矿型,生产和使用含砷制剂型,化石燃料燃烧型,以及生产工艺过程中含砷杂质污染型等,在砷异常区应针对成因,采取应措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69.
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自然林业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并一直处于林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国内外近自然林业的历史与发展,重点综述了近自然林业的认识论基础、经营特征和技术要点等,同时在总结近自然林业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加深对森林各种过程的研究、促使人工林的多样化和自然化、引入高技术,以及完善法律体系等是近自然林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基于DEM的坡长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长是重要的地形因子,流域坡长的提取有多种方法,国内应用到实际研究中的有基于格网的直接计算法和基于山脊线的快速计算法。以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流域5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探讨这两种方法的提取精度,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在ArcGIS9.0环境中分别用直接计算法和快速计算法进行坡长提取,并与通过地形图量算的坡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方法计算结果的合格率为86.9%,与量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0,确定性系数为0.520。快速计算法的合格率为69.7%,相关系数为0.276,确定性系数为-0.150,说明直接计算法的精度比快速计算法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