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5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5篇
  27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二氧化氯代替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杀菌试验,找出了二氧化氯的最佳投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造海水维生系统的水体中,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0.03-0.05mg/L,能有效改善水质和预防海洋动物疾病,且不伤害维生系统的功能,是一种优良的替代消毒剂。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比较以检测值为定标参考值和以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2类近红外光谱(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准度差异.试验制备了225个维生素预混料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 cm-1内的NIRS,基于同一维生素预混料定标集,分别以检测值、理论值为定标参考值,借助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最优光...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 MNPVⅡ)中ORF117基因(编码GP117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根据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该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和转录时相进行分析,表达纯化了GP117蛋白的部分序列以制备豚鼠来源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对ORF117基因的表达时相和GP117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203 bp,编码40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45.5 k Da,等电点为5.06;启动子活性和转录时相分析结果表明ORF117是一个晚期表达的基因;原核表达抗原免疫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3 200,利用该抗体对其表达时相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ORF117为晚期表达基因,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编码的蛋白多存在于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84.
mRNA的可变剪切受到SR蛋白磷酸化水平的精确调控,AFC2作为SR蛋白激酶,能够影响mRNA可变剪切。在水稻RNAi突变体库中发现一个Os AFC2基因沉默突变体,进一步研究显示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内,在水稻的各个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茎中表达量较低。与对照相比,在Os AFC2抑制表达的植株中,检测到的可变剪切数量明显增加,表明Os AFC2参与水稻细胞核中mRNA可变剪切的调控。  相似文献   
85.
农技云平台是面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分享以及与农业专家互动等各种知识服务。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平台内急需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来帮助用户更快捷得找到最需要的知识。知识地图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的、图像化的知识引导,揭示知识间的关系,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介绍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的基本情况,以及知识地图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知识地图应用到农业科技领域的想法,制定了在云平台中构建知识地图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知识地图整体架构的设计、静态知识节点中位置属性与内容属性的提取、动态知识节点的社会标注、知识网络关联算法的设计,并对知识地图的展现策略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而且,根据该方案,云平台中的知识地图已经得到了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86.
食线虫真菌在生物防治线虫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圆锥掘氏梅里霉(Drechmeria coniospora)是一种典型内寄生真菌,专一地侵染和寄生其宿主--线虫。利用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D. coniospora侵染秀丽隐杆线虫整个过程的清晰图片,为研究D. coniospora侵染线虫及与侵染相关的基因提供了直接、客观地依据。扫描电镜结果显示,D. coniospora 通过分生孢子完成对线虫的识别,特异地吸附在线虫头部或生殖孔,进而进入线虫体内。分生孢子在线虫体内萌发,长出菌丝。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穿透线虫体壁,造成线虫死亡。在空气中生长的菌丝体产生新一代分生孢子,这些孢子成熟后,遇到线虫幼虫又将开始新一轮侵染周期。D. coniospora的这种特异侵染方式和高效侵染能力,使其成为生物防治线虫的潜在优良菌株,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普鲁兰酶是一类淀粉脱支酶,能够专一性地切开支链淀粉分支中的α-1,6-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普鲁兰酶能够与其他淀粉酶协同作用,主要应用在以淀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中,大规模地提高了淀粉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目前已获得的普鲁兰酶在大肠杆菌、芽胞杆菌以及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均实现了表达,然而其表达水平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着重从普鲁兰酶的异源表达及优化、酶蛋白分子改良方面对近几年普鲁兰酶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寻找更有效提高表达量的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89.
为筛选在城市生活污水中生长快、产油高的微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出40株微藻,采用高通量方法(96孔板培养、尼罗红染色)从中筛选出一株优良藻株,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形态学鉴定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污水培养7 d后,其油脂含量达31.21%,污水的TN、NH+4-N、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71.6%、98.2%、99.4%和78.8%。该藻株在污水处理与微藻生物能源生产耦合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随着“四化”同步推进,我国食物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居民食物与营养结构正处于重要转型升级期。从食物生产和营养供给、居民消费和膳食质量评价、消费引导与营养援助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国内食物与营养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对“十三五”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围绕“产品供求平衡、居民膳食均衡”两大目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