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642篇
基础科学   9篇
  308篇
综合类   1919篇
农作物   426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713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植物蔗糖代谢参与酶的表达及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植物中,蔗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糖运输的主要形式,在植物生长、发育、营养物质的贮存、信号传导以及逆境条件下有重要的作用。植物中的蔗糖代谢受多种酶的调节,现对蔗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及调控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王萍  朱祝军 《园艺学报》2006,33(4):745-750
 以10个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采收季节对其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采收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冬季采收的。叶用芥菜含有槲皮素和山奈素两种类黄酮化合物, 春季采收的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高于冬季采收的。基因型间总酚、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与生长季节有极显著的互作关系, 表明生长季节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酚类物质积累和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总酚、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分别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3.
以月季为材料,研究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预处理缓解水分胁迫对切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0.01 % TritonX-100预处理1 h能有效缓解短期水分胁迫对月季切花水分代谢的影响,从而使切花瓶插寿命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国内外研究表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基因质粒可以提高家畜的生长速度,增加饲料报酬,减少胴体中的脂肪含量,而转GH基因动物经常表现出健康异常,牛生长激素在国内外的应用也大都因为其可能引起动物疾病而饱受争议。本试验将构建的GHRH基因质粒首次应用于牛,在实际的生产中,此质粒同样可能对犊牛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单精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技术(ICSI)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将体外受精研究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结合起来,比以往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大大降低,使其无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还是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生理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小鼠精子及小鼠精子与GFP基因孵育后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ICSI,获得子代鼠。提取鼠尾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 blot进行整合检测。在发育至成年的11只小鼠中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到3只阳性(27.3%)。结果表明,利用ICSI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06.
从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的质粒扩增出N基因,构建禽痘病毒转移载体。该载体含有禽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LP2EP2控制之下的PRRSVN基因、P11启动下的报告基因lacZ以及用于同源重组的禽痘病毒基因组的片段。在转移载体转染亲本病毒S—FPV-017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之后,采用蓝色表型筛选的方法,筛选到表达N基因的重组病毒,并对其进行了6轮蚀斑纯化。PCR方法鉴定证明重组病毒的基因组中含有完整PRRSVN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了PRRSVN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本研究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复制型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以布鲁诺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cv.Bruno)成熟果实为材料,根据植物α-expansin(EXP)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方法结合3’RACE扩增得到1个长为957bp的cDNA片段(Ad-EXP1)。该基因片段编码21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该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59%~85%,氨基酸同源性为73%~91%。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Ad-EXP1基因在采收当天的果实中表达很弱,随着果实成熟衰老进程加快趋于增强;乙酰水杨酸(ASA)处理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和乙烯生成,也显著抑制Ad-EXP1基因表达。鉴于Ad-EXP1表达丰度与乙烯生成、果实软化程度的一致性,推测该基因在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猪FSHβ亚基基因RFLPs研究初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用猪FSHβ基因cDNA作为探针,对二花脸猪、梅山猪、长白猪、大约克猪、香猪基因组DNA进行EcoRI、BamHi和HindⅢ三种性内切酶的Southern印迹分析,发现猪品种之间在该位点变异较大,而且发现FSHβ/RamHIRFLPs中,太湖猪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FSH是否对太湖猪高的排卵率有影响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23-1029
首先对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的病犬粪便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经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初步证明为CPV感染。将该病犬粪便处理物接种F81细胞,自第3代起,细胞出现典型CPE。对该株病毒进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HA-HI及基因型等方面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CPV,命名为CPV/BJ-L1株。该分离株的血凝效价为1∶512,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TCID_(50)为10-5.15/0.1 mL;电镜观察可见25nm左右的病毒颗粒;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犬能复制出CPV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包含两端完整的发夹结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BJ-L1为CPV-2a亚型,与GenBank中的21株CPV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8%,且与国内近期分离毒株高度同源。对2006-2014年北京市CPV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PV流行株的变异具有某种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云南省昆明市露地栽培条件下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流行特征,于2014—2015年采用病害系统调查法结合病毒ELISA及RT-PCR检测方法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由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引起的病毒病发生规律及其重要寄主种类,并研究利用防虫网隔离蓟马对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露地番茄主要种植期3—10月普遍发生,番茄苗期和移栽初期是该病毒病防控的关键期,带毒种苗调运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田间多种茄科和菊科植物是TSWV的重要中间寄主。在田间,菊科寄主植物油麦菜、莴苣、鬼针草、牛膝菊上TSWV的检出率均较高,在42.53%~81.63%之间;茄科寄主植物中辣椒上TSWV的检出率最高,为41.99%,其次为马铃薯,TSWV检出率为27.78%,在番茄上TSWV的检出率为19.02%,因此生产中应对这些TSWV重要中间寄主给予更多关注和防控。应用防虫网能有效隔离蓟马,使番茄斑萎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44个百分点和5.31,可有效降低番茄苗期及定植期斑萎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