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3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浙蒲8号是以自交系G7-4-3-1-2-1为母本、自交系J63-1-6-3-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耐热瓠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早中熟,以侧蔓结瓜为主,坐瓜性较好。商品瓜中棒形,上下粗细较均匀,平均瓜长约30cm,横径约5cm,瓜皮绿色,具光泽,单瓜质量0.4~0.5kg。耐高温性较强,高温期商品瓜率较对照杭州长瓜高6个百分点;品质佳,游离氨基酸总量1304.193μg·g-1,其中谷氨酸含量85.663μg·g-1;田间对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杭州长瓜。适宜作露地栽培和夏秋季设施避雨栽培,夏秋季栽培每667m2产量2600kg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浙017’是花球松散型花椰菜杂交一代,其亲本均来自小孢子培养DH 再生植株。植株直立,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叶面蜡粉多。花球偏平圆形,乳白色,松大,花层薄,球径约23 cm,单球质量1.2 kg 以上,花梗淡绿色。花球含粗蛋白1.0%,维生素C 604 mg · kg-1,可溶性糖2.6%,可用于鲜食及脱水加工。移栽至定植约65 d,适宜华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之豇108’长豇豆是从多重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中熟,嫩荚油绿色,荚长约70 cm,肉质致密,耐贮性好;产量30~35 t·hm-2;根系强劲,对连作障碍耐受性强;抗黑眼豇豆病毒病、根腐病和锈病。  相似文献   
5.
‘江南红’是从‘红灯’ב拉宾斯’杂交后代中筛选出的在亚热带地区有经济产量、耐受其气候条件的甜樱桃新品种。果实红色到紫红色,扁球形,平均单果质量7.7 g,最大单果质量13.0 g。果肉红色、致密,可食率92.8%,总酸9.84 g ? kg-1,维生素C 68.7 mg ? kg-1,可溶性固形物17.5%。果实成熟早,甜味浓,风味佳,成年树单株产量15 ~ 30 kg。  相似文献   
6.
孙玉燕  何艳军  牛晓伟  范敏 《园艺学报》2018,45(Z2):2783-2784
‘丰华21’西瓜是以‘S4336’为母本,‘S4331’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一代杂种。果实呈圆球形,果形指数1.05,单瓜质量5.0 ~ 6.0 kg;果皮绿色,覆深绿齿条带,有蜡粉;果肉大红色,肉质致密,口感较好,中心可溶性糖含量11.4%;果皮韧性较好,不易裂果,耐贮运;果实发育期31 d,全生育期100 d左右;中抗枯萎病。产量约60 t ? hm-2。  相似文献   
7.
春马铃薯早收栽培是一种早种早收、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方法。通过13个马铃薯品种(系)春季早收栽培的块茎生育规律分析,以期为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并对优质品系的春马铃薯早收栽培适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快而后期生长慢,55 d生育期前收获块茎产量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熟品种块茎前后期生长均较快,55 d生育期后逐渐显现块茎产量优势。晚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慢,后期68 d生育期左右才迎来生长高峰。块茎产量主要与平均单薯质量、茎粗、大中薯质量比率和大中薯个数比率有关。AG187为中熟大薯型品系,块茎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十分适宜作春马铃薯早收栽培。CG366为早熟小薯型品系,单株块茎数多,小薯率高,块茎产量与费乌瑞它相当,十分适宜作小薯型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早中期收获。  相似文献   
8.
卵清蛋白(ovalbumin)基因在鸡基因组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却能每天合成分泌多达2 g的蛋白,占据卵白蛋白质的50%以上,是外源基因载体表达调控构件的首选。该研究从输卵管特异性启动子方面着手,通过对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的筛选优化,找出启动子增强因子的位置以及组织特异性区域。将卵清蛋白基因上游-922~-2 073和-2 801~-3 100区域平均分成12个长度约为150 bp的序列,分别插入到-921~+38序列的上游,成功构建12个系列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筛选短缩版优化启动子提供材料;卵清蛋白基因第一内含子区域截断成300 bp左右的迷你内含子序列,成功构建8个迷你内含子系列载体,为筛选优化的迷你内含子提供必要的材料;成功分离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并优化电转染条件,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初步筛选出具有最强活性重组质粒pGL4 UP 1412和内含子重组质粒pGL4 mini intron 3,同时推断出若干包含增强子序列区域。  相似文献   
9.
部分梭菌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开发成新型益生菌。由于鸡盲肠内容物中梭菌含量较高,从小鸡肓肠内容物中分离培养功能性梭状芽孢杆菌,并在小鸡中初步研究其对沙门氏菌攻毒的保护效果。该研究首先采用梭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小鸡肓肠内容物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可以将大豆素转化为雌马酚的革兰氏阳性纤维状梭菌C1,以四环素为对照,研究梭菌C1对小鸡沙门氏菌攻毒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梭菌C1组和四环素组均具有降低肓肠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活菌数和促进小鸡生长的功能,推测梭菌C1具有开发为四环素替代品的潜能。虽然较高浓度的S 雌马酚(5 mg·mL-1)在体外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梭菌C1也具有将大豆素转化为雌马酚的能力,但梭菌C1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其益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浙粳88大米为试材,通过贮藏过程中米饭的理化指标、质构特性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分析以及感官评价,确定即食米饭的巴氏杀菌最佳工艺参数为:85 ℃灭菌25 min,或95 ℃灭菌20 min,产品在5 ℃可以贮藏20 d。采用巴氏杀菌能较好地保持即食米饭的品质,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