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篇
农学   24篇
  12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RRSV-GP5基因B细胞抗原表位性质。【方法】根据Gen Bank上发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ATCC VR-2332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阳性病料扩增回收,并将其克隆入p MD18-T载体中,送上海生工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同源模型化的方法建立其PRRSV-GP5蛋白3D结构,并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预测PRRSV-GP5蛋白的二级结构、表面可及性、抗原指数、亲水性及柔韧性,综合分析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结果表明,其肽段30-36、50-55、140-142、146-151和196-198可能是其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结论】该基因高度保守,PRRSV-GP5蛋白呈现较规则的空间结构,同时该结果将为PRRSV-GP5蛋白体外表达产物的应用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种冠环线虫体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大唇片冠环线虫(C.labiatus)和小唇片冠环线虫(C.labratus)的体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冠状冠环线虫外叶冠由22个小叶组成;4个亚中乳突起自口领基部,向口领顶部延伸呈隆起状;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对卵圆形结构的附属物,中部相融合,上面分布着许多刚毛状突起;雌虫尾部直。大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9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大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约分布着10个大小不等的圆锥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稍弯向背侧。小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8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小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个两端呈卵圆的月牙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直。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迅速发展起的大片速丰林实际,结合近几年开展的系统性栽培试验研究项目,总结了速丰林经营的几种模式,详尽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下对木材生长及林下经营的系列研究新成果,为进一步发展速丰林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ZmNAP基因在调控玉米抗衰老及产量性状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的ZmNAP基因cDNA序列构建玉米Ubi启动子控制下的ZmNAP的RNA干扰载体pTCK303ihpZmNA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ZmNAP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ZmNAP转基因玉米植株在叶片滞绿、籽粒千粒重等方面较野生型植株(WT)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千粒重提高15%~30%。ZmNAP基因在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怀地黄为传统大宗中药材,为探究其脱毒试管苗生根移栽的最佳条件,提高移栽成活率,以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材料,探索了不同因子对地黄试管苗管内和管外生根的影响以及适宜于试管苗移栽的基质配比。结果表明:管内生根最适的PP333质量浓度为0.10mg/L,此时试管苗的根数达到28条,株高为4.0cm;接种密度为6个/瓶时,株高、叶片数、根数、根长都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根数达38条,株高为3.3cm;接种部位为顶芽时根数较多,达到38条,株高达到3.5cm,与侧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管外生根NAA生根效果明显优于IBA,2种激素最适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NAA 50mg/L处理60min,苗存活率100%,生根率90%;IBA 50mg/L处理15min,苗的存活率95%,生根率85%;移栽基质的最适质量比例为草炭土∶蛭石=1∶2。  相似文献   
6.
我国绿豆根瘤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固氮是全球长期倡导的一项应用技术,根瘤菌与绿豆植株形成的共生固氮体系,对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污染,增加生物有效氮源,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绿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技术手段、生物地理分布、接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该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旨在增加人们对绿豆根瘤菌的了解,拓展对绿豆根瘤菌研究与应用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不同砧木对红地球葡萄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影响葡萄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一步为选择优良葡萄砧木和探讨砧-穗互作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葡萄品种少毛变叶294(LDP-294)、贝达为砧木,品种红地球为接穗,利用CI-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自然条件下红地球葡萄2种嫁接组合和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胞间CO2浓度(Ci)。结果表明:2种嫁接组合在晴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均为双峰曲线;而自根苗除气孔导度外,其他因子均为单峰曲线;2种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砧木嫁接的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有明显差异,贝达、LDP-294砧木能明显提高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田间根系分区供水方法,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APRD)、固定单侧水分胁迫(FPRD)与对照两侧同时供水(BPRI)对2年生草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水分条件下,叶片蒸腾速率(Tr)随着周期的进行逐渐减小,后期随着处理水分亏缺的加重,峰值减小,峰出现时间前移;2)APRD处理下,草乌通过维持相对较低的气孔导度(Gs),在Tr降低30%的前提下,Pn比对照BPRI与FPRD处理分别提高4.16%,37.43%,反映出APRD处理对气孔的优化调节;3)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APRD处理可显著提高草乌的WUE,分别比对照BPRI和FPRD处理提高20.39%和10.53%,对草乌在干旱地区栽培意义重大;4)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观量子效率(AQY)差异不显著,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协同变化表明APRD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草乌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现为APRD处理下最高,FPRD处理略低于对照BPRI;APRD处理下,草乌叶片暗呼吸速率(Rd)最低,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通过供水调控挖掘了草乌本身的生物学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9.
张晓丽  刘雯  芦婕  刘露颖  周颖媛  李明军 《种子》2013,32(2):114-116
为获得大量盾叶薯蓣试管苗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以盾叶薯蓣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1/2 MS和MS)和生长素(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得到较有利于生根的基本培养基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铈[Ce(NO3)3]或活性炭,综合生根率、根数、根长、株高、叶片数等指标,筛选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2 MS、IBA和Ce(NO3)3利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根,NAA和活性炭不利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根。盾叶薯蓣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Ce(NO3)35 mg/L,生根率达98.75%,根16.1条,长4.17 cm,试管苗高3.86 cm,有叶片6.44个。可用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福建厦门海区和浙江宁海海区冬季拟穴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显示,厦门海区拟穴青蟹冬季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鳃(4.02 mg/ml)、肝胰腺(3.12 mg/ml)和肌肉(4.35 mg/ml)中显著高于宁海海区拟穴青蟹鳃(2.49 mg/ml)、肝胰腺(2.22 m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