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测出的不同贮藏温度(2、4和8℃)下各自对应的最佳热处理条件,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4和8℃)结合其对应的最佳热处理条件对贮藏期间黄瓜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该贮藏条件下黄瓜果实的冷害、硬度、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ASA和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抑制冷害,而热处理结合4℃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果实硬度和失重率的下降,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抑制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上升,对黄瓜的褐变有显著抑制作用,延缓抗坏血酸的下降,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有利于调节活性氧系统的平衡。研究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黄瓜的热水处理条件为39.4℃、24.3 min时,可延缓黄瓜果实的衰老,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菌丝体生物质材料优化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最小缓冲系数和弯曲强度为评定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菌种接种量、基质颗粒度和水添加量对平菇菌丝体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试验9组菌丝体材料中菌丝平均直径最大为1 641 nm,最小为520 nm,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表明不同工艺参数显著(P<0.05)影响菌丝生长状态。影响菌丝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大因素是颗粒度,其次是水添加量和接种量。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颗粒度10 mm和水添加量60%,对应菌丝体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最低为4.17、弯曲强度最大为417.43 kPa,与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的弯曲强度相近。研究结果可为菌丝体材料制备工艺参数与性能的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燕麦β-葡聚糖降血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降血糖性能研究进展。首先从食品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α-淀粉酶活性等方面阐述了燕麦β-葡聚糖降血糖的功效,进而介绍了燕麦β-葡聚糖的结构因素——分子量和含量,以及食品加工过程对其降血糖功效的影响,最后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几种可能的降血糖机制,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热水处理对低温逆境下西葫芦不同组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选用‘绿丰’西葫芦为供试材料,采用42℃热水中浸泡30 min,并以室温下(20±1)℃未经处理的西葫芦为对照,处理后转移至(4±0.5)℃、相对湿度(80±5)%低温环境下贮藏,将西葫芦按不同组织划分为外果皮、中果肉和内果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果肉和内果心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得以有效维持,而内果心在同期组织中保持有显著最高的相对电导率,并且西葫芦在贮藏5d后外表皮更容易积累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同时带动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 A)、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非酶物质含量的上升,并有效激发5 d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提升了可溶性蛋白含量。此外,研究发现该热处理可有效减轻西葫芦果实冷害,延缓果实衰老,减轻氧化损伤,提高贮藏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产品蒸煮装备用CO2热泵中蒸发器的性能变化,通过建立CO2热泵Simulink动态仿真模型,并搭建用于水产品蒸煮用CO2热泵试验台,采用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法,在此水产品蒸煮装备中,控制蒸发温度-5℃~-15℃,研究不同蒸发温度对结霜性能、制热量、热泵系数、压缩比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蒸发温度从-5℃变化到-15℃,结霜速率逐渐增大,在仿真和试验中,热泵蒸煮装备的制热量分别增加0.73 kW、0.70 kW,热泵系数分别降低0.29、0.32,压缩比分别增大0.52、0.50,其中,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率11.79%,最小误差率7.71%,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表明:在满足水产品加工需求的前提下,为提高加工系统效率,应降低蒸发温度;建立的CO2热泵仿真平台可以较好地仿真水产品蒸煮装备的运行状况,可为CO2热泵在水产品蒸煮的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总结了养殖条件(盐度和养殖环境)、饲料营养(脂肪和饲料添加剂)以及不同加热方式(包括清蒸、微波、高压、油煎)对水产品风味的影响。概述了水产品风味香精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水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种转基因玉米新型质粒标准分子协同实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构建了分别适于转基因玉米GA21、TC1507、T25和Bt11品系特异性双重PCR检测标准分子,并对其在定性PCR检测体系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实验室间协同实验验证。对7家实验室返回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标准分子pBt11、pTC、pT25和pGA分别对转基因玉米Bt11、TC1507、T25和GA21品系具有高特异性。4个标准分子在zSSⅡb和对应品系特异性序列单一PCR检测体系中检测下限均为50拷贝。因此,4个标准分子均可作为新型标准物质用于相应转基因玉米品系特异性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8.
外源营养物对菌丝体生物质材料的生长研究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菌丝体生物质材料配方和成品性能,该研究以菌丝生长速率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外源营养物。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影响平菇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酵母粉和KH2PO4,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对添加物进行分析,得到较佳外源营养物组合为:质量分数为4.7%葡萄糖、1%酵母粉和0.3%磷酸二氢钾。最后比较了未添加和添加外源营养物制得的菌丝体材料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外源营养物制得的菌丝体材料,其菌丝粗壮且相对致密,菌丝直径增加了460 nm;复合材料压缩强度为114 kPa,较未添加对照组提升了43.7%,说明外源营养物的添加促进了平菇菌丝的生长,提高了菌丝体材料的强度和回弹性。研究结果为菌丝体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无水保活期间双壳贝类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变化,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试验材料,将缢蛏分别在4 ℃、10 ℃和15 ℃下无水保活,测定其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含量、糖原及乳酸含量。结果显示,保活前3 d各组缢蛏均维持90 %以上的存活率;保活7 d后4 ℃组存活率仍可达到84 %,高于10 ℃组的67 %,15 ℃组存活率最低,仅为52 %。在整个无水保活期间,4 ℃组缢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各组(P<0.05);在保活后期,相较于其他处理组,4 ℃组缢蛏有着显著最低的MDA含量和H2O2含量 (P<0.05);此外,保活1~3 d时10 ℃组缢蛏体内糖原含量下降幅度仅有3.7 %,为各组最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各组缢蛏体内的糖原含量持续减少,乳酸含量则不断增加,且同时期4 ℃组缢蛏比其他各组糖原消耗量更少,乳酸积累的速率也更慢。以上结果表明,在缢蛏短途运输(2 d)时,10 ℃和15 ℃能维持缢蛏较高的存活率,是较适宜的保活温度;而4 ℃在保活后期能有效地诱导了缢蛏机体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MDA和H2O2的含量,并减缓糖原的消耗和乳酸积累的速率,具有更好的保活效果,更利于缢蛏的长途运输(7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