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呼伦贝尔岭西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很长时间以来,春季都干旱,再加上大风天气,以及传统耕作方式造成地表严重裸露,使土壤水分蒸发加快,严重的影响到春季播种保全苗。加之传统耕作习惯使土壤耕层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呼伦贝尔岭西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恰与免耕技术相反,而是重复的翻动耕层土壤,机械多次进地作业碾压,不仅严重的破坏了耕层土壤的结构,还加剧了耕层土壤水分的蒸发,使耕层含水量不足。传统的耕作方式成本高,而且效率低,需要多次进地才能完成作业。因此把目光转到了免耕精确播种技术,这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措施。保证耕层中播下的肥种量上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土壤能在种子发芽和生长过程中提高最佳的的生态环境,这种方式能达到省种、省肥,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壮苗,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极大的加快了农牧业的发展进程,农牧业机械化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农牧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农牧业产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农牧业机械化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为农牧业的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氏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wx基因缺失遗传效应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x基因缺失效应是小麦淀粉特性改良的遗传基础,可用于强筋小麦淀粉特性改良。本文对wx基因缺失效应在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进行了探讨,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是决定牧草生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主要对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牧草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陈旗草原概况及气候、水文等条件,选取2004-2013年水文资料,土壤中水分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蒸腾和温度等作用影响,牧草的需水高峰在7-8月,此时土壤含水量下降明显,后期降水使土壤水分缓慢上升,为牧草提供后期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草甸草原家庭牧场最适的经营管理模式。[方法]在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甸草原区采用调查牧户和查阅资料的方式,确立了具有代表性的3对典型家庭牧场进行研究,其中选取3户家庭牧场作为实验户,条件相近的3户家庭牧场作为对照户。在家庭牧场实验户的管理实践中通过降低家庭牧场的载畜率、优化畜群结构及采取冬季舍饲等手段,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家庭牧场草甸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实验户和对照户季节动态呈现为单峰型曲线,家庭牧场经过优化管理后对退化草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生产性能有着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围栏封育提高了草地的覆盖度、植被高度、密度和牧草产量;建群种羊草在群落中仍占有显著的优势地位,优化管理后的实验户羊草重要值高于对照户,寸草苔的重要值对照户显著高于实验户;优化管理后的实验户表现出了较高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论]以家庭牧场为生产单元的牧区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管理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0-2015年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MODIS NDVI数据,反演该区植被覆盖状况,结合同期6个气象站点的温度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与偏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年际、季节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质草原植被覆盖较好区域主要集中在陈巴尔虎旗的东北部、鄂温克旗的中东部以及新巴尔虎左旗的东南部区域;近15年间的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呈逐年波动改善趋势,尤其是2010年后的植被覆盖呈明显改善趋势;2000-2009年间的年均温呈小幅波动的平稳提升趋势,降水则呈不显著降低趋势;而自2010年后,二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年均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气温呈不显著降低、降水则呈显著波动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均有利于植被生长;降水是植被覆盖状况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1春季的饲养管理 1.1抓好春繁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家兔发情明显,受胎率高,仔兔成活率高.所以春季应抓紧时间配种,争取多繁殖1-2胎.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草原退化,探究补播时间及补播草种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可为提高草地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3个补播时间(夏播、秋播、春播)和5种补播材料(扁蓿豆(Medicago varia)、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杂花苜蓿(Melissilus ruthenicus L.)、‘中科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Zhongke No.1’)、野生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对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温度和降水量进行3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生长季积温和降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的关键因素,降水量与禾本科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科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年份增加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春播羊草提高10%~15%禾本科比例,降低5%~10%其他科比例。综合群落生物量和多样性,在呼伦贝尔干旱年份适宜春季补播羊草,有助于提高禾本科优势牧草比例,提高草地品质,对草地生产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