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为油梨品种选育及种子中化学成分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直接灰化法、蒽酮法和指示剂滴定法等方法检测海南(儋州、白沙)、云南(瑞丽)和广西(南宁)16份油梨种子资源的含水量、灰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总酚和总黄酮7种化学成分,并对国内油梨资源与国外油梨品种Hass进行比对。结果表明:7种化学成分含量在大部分油梨资源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含水量、灰分和总酚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小,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大。与其他15份国内油梨资源比较,Hass种子含水量[(55.76±0.15)g/100g FW]和可溶性糖含量[(0.69±0.03)g/100g FW]最低,灰分含量[(0.99±0.02)g/100g FW]最高,可滴定酸含量[(1.80±0.00)g/100g FW]较低,其他成分处于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海南10种园林乔木生物学特性与抗风性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受强台风“达维”侵袭之后,海南省儋州地区常用的10种园林乔木,进行受损情况分级打分并以各树种的得分为参考数据列,以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作为抗风性能分析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树种的自身指标因素与其抗风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树种的自身指标因素与其抗风性能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10种园林乔木的抗风能力,大王棕、黄葛榕、小叶榕、樟树、油棕、桃花心木和凤凰木较强,伊朗紫硬胶中等;羊蹄甲与印度紫檀较差.  相似文献   
14.
宽筋藤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宽筋藤快繁技术,以宽筋藤健壮无病虫害的嫩茎和嫩叶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方法和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对宽筋藤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表面采用75%酒精消毒30 s,用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漂洗2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漂洗4次的效果最佳,存活率为66.7%;而叶片直接用升汞处理12 min的消毒效果较好,存活率为53.3%;适宜侧芽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05 mg/L+GA3 0.04 mg/L+NAA 0.02 mg/L,30天的增殖系数为3;诱导愈伤组织以培养基MS+2,4-D 1.5 mg/L+BA 0.5 mg/L的效果较好,对嫩茎的诱导率可达83.3%,对嫩叶的诱导率可达76.7%,但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低,均不能分化不定芽;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1 mg/L,生根率可达到100%,且移栽成活率96%。  相似文献   
15.
高尔夫球场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该研究存在的问题:高尔夫球场农药主要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影响人类健康和周边环境。然而,目前高尔夫球场农药的生物代谢、降解和土壤吸附等行为及其受农药、草坪、土壤特性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尚未深入、系统地开展,因此较难正确评估高尔夫球场农药的环境风险,相关研究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城市雨水对农产品食品安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深受关注。论文收集自然雨水(T1)、屋顶雨水(T2)和路面雨水(T3),静置沉淀后配置营养液进行水培生菜种植,测量生物产量、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和元素含量(Ca、Fe、Mg、Zn、As、Cd、Pb),结果表明:城市雨水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用水;雨水栽培生菜比自来水栽培生菜长势弱、产量低,路面雨水栽培生菜产量最低,单株干质量仅为3.57 g;雨水降低了生菜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了生菜根系活力,屋顶雨水生菜和路面雨水生菜根系活力分别为3.17和4.08 mg/(g·h),雨水栽培生菜的根冠比大于自来水生菜;雨水栽培生菜蛋白质、糖类和Vc含量不比自来水栽培生菜低,自然雨水生菜蛋白质质量分数4.97 mg/g,路面雨水生菜可溶性糖含量1.00%,路面雨水生菜Vc含量1.52 mg/g,分别为各项指标的最高值;供试生菜硝酸盐含量分别为5.62、5.48、6.04和7.04 mg/g,都超过了国家标准3.00 mg/g,这与试验采用1倍剂量营养液和采用硝酸调节p H值有关;雨水生菜有益元素Ca、Mg含量高于自来水生菜,Fe含量低于自来水生菜,雨水生菜总体品质略好于自来水生菜;自来水、自然雨水、屋顶雨水和路面雨水栽培生菜含As量分别为5.83、4.10、4.53和4.60μg/kg,含Cd量分别为0.76、0.78、2.59和1.37μg/kg,含Pb量分别为102.37、118.63、151.53和123.37μg/kg,远小于国家限量值,满足食品安全要求。总之,利用城市雨水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作物长势弱,产量低,但营养品质略好,食品安全,将城市雨水作为都市农业灌溉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南海诸岛利用淡化海砂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岩棉作为无土栽培基质需要频繁更换,不适合运输成本较高的南海诸岛,海砂可就地取材,是南海诸岛首选无土栽培基质。我国尚没有利用海砂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为明确其可行性,以3∶1椰糠蛭石混合基质(CK)为对照,以淡化海砂(T)为处理,进行生菜栽培对比试验,分析形态指标、产量、营养品质和食品安全指标。结果显示:砂栽培生菜商品产量和总干重分别比对照高14.93%和49.73%;砂栽培生菜可溶性糖含量(2.47%)比对照(0.37%)高,硝态氮含量(1.77 mg/g)比对照(12.67 mg/g)低,差异极显著(P0.01),砂栽培生菜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砂栽培生菜Ca、Fe、Mg、Zn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砂栽培生菜与对照As、Cd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研究表明淡化海砂栽培生菜产量正常,营养品质好,食品安全,在南海诸岛利用淡化海砂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进行蔬菜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海南黑山羊作试验,运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山蚂蝗亚族(SubtribeDesmodiinae)中3个属6个种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间72 h产气量(以0.2 g样品为发酵底物,下同)及干物质降解率变化差异显著(p<0.05),平均最高为糙伏山蚂蝗(分别为24.5 mL、52.5%),产气量最低的是单节假木豆(16.4 mL),干物质降解率最低为假木豆(36.9%);植物在不同生育期的产气量及降解率各不相同,以结荚期营养价值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蚂蝗产气量与干物质降解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单宁含量与产气量及干物质降解率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单宁含量对山蚂蝗营养价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交设计优化广藿香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广藿香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浓度和DNA聚合酶4因素3水平,对SRAP扩增效果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模板DNA浓度对PCR扩增的影响,确立适合广藿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利用SRAP-PCR优化体系对引物进行了全面筛选.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PCR反应结果均有显著影响,总体积20μL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中含有:2 μL 10×buffer、20 ng模板DNA、1.5 mmol/L Mg2+、250 μmol/L dNTP、0.3 μmol/L Primer、Taq DNA聚合酶1.5 U.运用该体系对部分广藿香单株进行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以此体系为基础从9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RAP引物18对.  相似文献   
20.
以巴西蕉组织培养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多肽浓度(600、800、1000、1200倍液)对巴西蕉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多肽处理能促进巴西蕉幼苗的生长,增加根重、苗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同时还能提高巴西蕉幼苗根系活力,但是对根长影响不显著。在试验的各个浓度中,以600倍液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