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4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1.
为适应果树品种结构调整需要,促进优势特色果业健康发展,福建省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开始在三明市梅列区发展夏黑无核葡萄,建立生产基地33.33hm2。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措施,种植后第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60Co γ射线辐照籼稻材料M804,获得了1个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MU101,对其形态学及细胞学方面进行了鉴定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田间表现植株矮化,叶色浓绿,株型紧凑,长势较强,抽穗和分蘖正常,节间数较野生型减少2个,各节间不按比例缩短.该突变体可作为一个特殊类别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为该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福州、三明、南平、龙岩等地进行了春见橘橙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见橘橙在上述地区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迟熟,可在适宜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有效防止菌草食用菌病原真菌的药剂,本研究选用 7 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落直径法对 4 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7 种供试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 4 种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中,百菌清对哈茨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0.291 4 mg/L;多菌灵对蜡孔菌和侧耳木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分别为 0.257 mg/L 和 1.030 4 mg/L;精甲霜?锰锌对赭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 值最小为 9.233 4 mg/L。百菌清、咪鲜胺、多菌灵和精甲霜?锰锌对 4 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建议生产上将这 4 种药剂轮换使用,以有效控制菌草食用菌病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贵妃枇杷茶水提取物(WGFT)对干预炎症及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WGFT均能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干重,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棉球肉芽的干重分别降低39.98%(P0.01)、40.02%(P0.01),低剂量组降低31.98%(P0.05)。高剂量组WGFT和中剂量组WGFT小鼠耳肿胀度与正常对照度相比明显减少,其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耳肿胀度降低30.55%(P0.01),中剂量组降低23.47%(P0.05)。研究还显示高剂量组WGFT和中剂量组WGFT对试验小鼠的肠推进率分别比模型对照组提高了87.19%(P0.01)、68.87%(P0.01)。研究证实贵妃枇杷花茶具有显著的干预急性炎症的作用,还能明显促进模型小鼠小肠运动能力,为后续枇杷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叶片结构与柑橘溃疡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对5个柑橘品种(稻叶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L.) var. Inaba]、春见[(C. reticulata × C. sinensis) var. Okitsu No. 44]、卡拉卡拉红肉脐橙[C. sinensis (O.) var. Cara Cara]、玫瑰橙[C. Sinensis var. Meiguicheng]和HB柚[C. grandis (L.) var. HB]) 的夏梢老熟叶片气孔及其显微结构进行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并且与品种抗病性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88;可以把叶片气孔的密度作为抗柑橘溃疡病的形态结构的初步鉴定指标。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显微结构特征差异不显著,与品种抗病性相关性不显著,品种间变化规律性不强。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早钟6号为材料,采用HPLC法,研究枇杷试管苗离体保存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5 mg/L PP333,前3个月明显的提高了ABA的含量,降低了GA3、ZT含量.保存3~7月降低了ABA含量,7个月后提高了ABA含量;保存3月后提高了ZT含量,在保存第8个月达到最大;在保存前6个月.IAA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完全相反,6个月后变化趋于一致,保存第2个月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甜杨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阐述了福建省甜杨桃产业现状的调查情况,然后对福建省在发展甜杨桃产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福建省在发展甜杨桃产业方面的几大优势,作者还就如何实现福建甜杨桃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龙眼果肉黄酮乙醇法提取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乙醇法通过单因素渐进试验,即不同的乙醇浓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温度梯度、不同的水浴时间梯度、不同的料液比梯度、不同的提取次数提取龙眼果肉黄酮,探明各因素范围,之后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设计,确立龙眼果肉黄酮提取的优化工艺:乙醇浓度85%、温度70℃、水浴时间2.5 h、料液比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