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分胁迫下蒙古冰草、扁穗冰草和滨麦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oum keng)、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和滨麦(Leymus mollis)为材料,用聚乙二醇6 000(PEG 6 000)模拟土壤水分胁迫,对它们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指标进行对比,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排序为滨麦>蒙古冰草>扁穗冰草.  相似文献   
102.
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吉林省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菌夏孢子白天飞散数量略多于夜间;小雨天捕获的孢子数量可比晴天多2倍左右。空中孢子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度(x)和孢子数量(y)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19.24exp(-0.027 89x)描述。在锈病的近程传播中,距菌源区距离(di)和锈病的发病程度(xi)的关系呈S型曲线,顺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505.27exp(-0.058 3di)描述;侧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988.32exp(-0.115 9di)描述。在菌源较多情况下,玉米锈病在1个月时间内顺风向传播距离大约为90~100 m;侧风向传播距离为50~60 m。玉米生育后期锈病在田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3.
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NCII设计方法,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株高、穗位、穗长、穗粗、子粒长、秃尖、百穗粒重、出籽率、穗粒重9个性状的GCA、SCA及TCA。结果表明: J344、J390、丹340、丹8415这4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较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JL1表现最差,需要改良应用;其它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表现也较突出,在育种工作中应注意有目的的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04.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病基因定位、抗病种质资源及抗病育种5个方面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和评价,简要概述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吉林省玉米生产省域尺度上比较优势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效益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角度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玉米播种面积指数和单产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均位于全国第三位;效益指数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和全国优势省份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位于全国第十二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997~2001五年平均位于全国第四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大豆品种"吉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 8号”是以吉林 2 0号×长农 4号为母本 ,以公交 84- 5 181为父本 ,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 ,多年系选而成。 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 7 6 % ,2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 10 7%。 2 0 0 0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 ,抗倒伏 ,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07.
测定了长白山天然林、人工林、荒草等植被下及陡坡耕地土壤的主要性状和长白山不同植被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理化性状好,有机质、碱解搂、速效钾、含水量分别为15.434%、525.564mg/kg、472.20mg/kg、38.62%;人工针叶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水量分别为5.335%、232.395mg/kg、32  相似文献   
10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各种气象因素对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饱和脂肪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最低温度与日平均温度对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影响最大 ,温度日较差对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9.
昼夜变温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酶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酶学角度对昼夜变温促进小麦生长进行了研究。发现昼夜变温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幼苗其淀粉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具有昼夜周期特性,白天活性较高,夜晚较低,而恒温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幼苗则无此特性。另外测得两种酶活性最适温度淀粉酶是35℃,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为30℃。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吉林省2003—2022年育成的大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选取2003—2022年育成的299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大豆基因组的SN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 240个SNP标记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出A/A、A/G、A/T等16种基因型,分子标记多态信息量(PIC)范围为0.009 9~0.556 1,平均值0.318 4;使用Powermarker vision 3.25软件,得到样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 3、平均PIC为0.318 5。2)参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44.86%~95.46%,平均为63.40%;其中,遗传相似系数在60%~70%的材料最多,样本数为170份,占参试材料的56.86%。3)根据遗传距离将参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Ⅰ、Ⅱ、Ⅲ、Ⅳ类群分别含有8、3、115、173份品种(系);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一般划分到同一类群。4)进一步利用STRUCTURE进行遗传结构预测,结果显示K=4,表明参试的299份品种(系)可被划分成4组独立的遗传结构类群;第1、2、3、4遗传结构类群分别含有24、18、105、152份品种(系),第1遗传结构类群含祖先遗传物质最多,第2、3、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逐渐增多,第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为46.80%。综上,参试大豆品种群体总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但随着外引遗传物质的引入,第4遗传结构类群(152份)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