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6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篇
  38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4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8个分属MG000~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 通过多点对比试验, 对来自16个试验组的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个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与划分。所有品种均在北京、武汉两地春播, 并选用部分代表性品种在18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介于MG0~MGVI之间。不同区域的对照品种可归属相同的生育期组。北方春大豆区晚熟组、西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西南山区春大豆区的对照品种均属MGIII;长江流域春大豆区、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区对照品种属MGV或MGVI。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区2个对照品种福豆301和泉豆7号所在生育期组差异较大, 分别归属MGII和MGIV。根据生育期组并考虑其他因素, 建议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组由目前3个组以黄河为界划分为2个组, 并对南方部分试验组进行调整。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和西北春大豆区对照品种尽管生育期组相当, 但因品种抗旱性要求不同, 建议分别设置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42.
为获得甜玉米秸秆的合理收割时间,研究了在冬季和夏季甜玉米摘穗后,其秸秆收割时间对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的影响。在甜玉米摘穗后第0,3,6,9和12天收割并进行青贮,测定5个收割时间甜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青贮90 d后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冬季不同收割时间对甜玉米秸秆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摘棒当天秸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并与第9天差异显著(P<0.05),摘穗后第3天收割青贮发酵品质较好且显著优于第12天(P<0.05);夏季不同收割时间对秸秆营养成分影响较大,秸秆干物质含量随收割时间推迟显著增加(P<0.05),摘穗当天秸秆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最高,而WSC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最低,摘棒当天青贮发酵品质比其他收割时间稍差(P<0.05)。甜玉米秸秆冬季在摘穗后6 d内收割,夏季在摘穗后9 d内收割营养价值较高;冬季摘穗后第0~6天,夏季摘穗后第3~9天调制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3.
刘安勋  廖宗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67-18568
[目的]为了研究控释氮肥的控释性能。[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控释氮肥在玉米和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和对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结果]控释肥一次施入肥效明显地优于常规施肥,与多追施10%氮效果相近,玉米生物产量分别比常规施氮增加8.8%和5.2%,PK包膜尿素的控释效果比MFSU-Xin包膜尿素好。控释肥可明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PK和MFSU-Xin控释肥利用率分别比常施肥提高89.2%和53.2%。[结论]控释肥可以增加土壤后效,为下季作物提供较多氮素。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华中地区3种常见蔬菜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对其在不同Cd浓度胁迫下的耐性和累积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幼苗对过量Cd毒害的耐性强弱顺序是:萝卜Raphanus Sativus>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 S.>苋菜Amaranthus tricolour...  相似文献   
145.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真菌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作者主要从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几方面进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6.
综述了四川省的植物源农药资源,其中已有47科,103种植物经研究能够作为植物源农药进行开发,仍有54科的194种植物有待研究。并对四川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得到的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资料,根据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TELLA对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广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和未利用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148.
不同改良剂对复合污染重金属形态与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研究了3种改良剂(骨粉、沸石、骨粉+沸石)对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形态及形态间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加入改良剂后明显提高了土壤pH值,土壤中重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可交换态降低了37.5%~99.8%。土壤中Cu、Zn、Pb再分配系数接近于1.00,结合强度系数在0.80左右。Cd再分配系数从1.00~1.76,结合强度系数在0.25~0.44。[结论]沸石和骨粉是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的改良剂,两者配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9.
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天优998和玉香油占为试材,通过设计4个不同的施肥深度,分别为4,8,12,16 cm,依次记为T1、T2、T3、T4,以不施肥为对照(T0),试验采用木箱种植法。结果表明,T2处理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及茎鞘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T0和T4处理,氮素积累总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在成熟期达到最高;T2处理在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阶段性积累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蘖期至拔节期氮素阶段性积累量在4个生育阶段中最高,2个品种表现一致;T2处理与T0和T1比较还显著增加了水稻灌浆期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氮素表观转移率,T2处理水稻的氮素吸收效率与T1、T3、T4比较,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且,T2和T3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处理还提高了水稻结实率以及产量。因此,施肥深度8 cm的处理,不仅能显著提高直播水稻氮素吸收效率,而且还能够增加水稻每穴的有效穗数、结实率以及收获产量,这也说明了T2处理是直播水稻较适宜的施肥深度。  相似文献   
150.
硒肥对香稻香气和糙米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提高了糙米香气含量,达到了35.73 ng/g,比Se0提高了85.03%,晚季农香18的Se2糙米香气最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早季美香占Se1的糙米香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早季农香18的Se1、Se2、Se3糙米香气显著高于Se0。齐穗期喷施Na_2SeO_3能显著提高糙米硒含量。早季农香18的Se3实际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原因在于较高的硒浓度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齐穗期喷施适当浓度的亚硒酸钠,结实率可以得到提高或保持。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2种香稻品种对硒肥的反应,齐穗期喷施Na2SeO_3最适宜浓度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