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30篇
  6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种资泺的引进是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遗传多样性,促进水稻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从各产稻国和地区引进稻种遗传资源近1500余份,经过初步整理和性状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贵州稻作生态,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矮秆、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境等优异种质。这些稻种资源已繁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库中,供省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进行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研究。概述了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现状,并就今后工作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水稻不育系紫Ⅱ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ⅡA是从贵州大学农学院引进的紫叶性状标记水稻,与珍汕97B杂交的中间材料,再与Ⅱ-32B杂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紫色性状标记不育系。紫ⅡA的叶片、叶鞘、枝梗、叶耳、叶舌、颖尖、柱头均为紫色,内外颖成熟时呈黄色,糙米种皮白色。在田间苗期的第一片完全叶全展,叶色即为紫色。与绿叶恢复系杂交,杂种F1为绿色,利用这一特性在苗期即可鉴别和剔除杂交稻种子中混杂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实现快速鉴定和提高杂种纯度。紫ⅡA的不育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均与Ⅱ-32A近似。该不育系于2005年9月通过贵州省技术鍪定。  相似文献   
23.
罗德强  周维佳  江学海  谌生慧 《种子》2004,23(12):89-91
根据贵州山区气候特点,用杂交水稻金优431进行强化栽培试验示范,然后根据其产量表现,从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着手选择适宜播种期,培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金优431的强化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4.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 5 2 7产量与有机肥 ,N ,P ,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 5 2 7高产栽培在密度 2 4万 /hm2 条件下 ,有机肥 ,N ,P ,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有机肥为 13890~ 16 110kg/hm2 ,N施用量2 0 6 .2 5~ 2 2 0 .35kg/hm2 ,P2 O5施用量 12 5 .5 5~ 14 4 .4 7kg/hm2 ,K2 O施用量 139.72~ 16 0 .2 8kg/hm2 。  相似文献   
25.
不同生态条件下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占烈  余显权  黄宗洪  姜萍 《种子》2006,25(7):78-81
利用贵州省区试中的13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8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稻作区种植的稻谷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其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浆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稻作点种植,其稻米品质指标中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变化较大,达到显著差异;通过气象因子与稻米品质的偏相关分析得出,在水稻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三因子中,显著影响稻米品质变化的是日平均温度,而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灌浆期的日平均温度是稻米品质中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26.
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相似文献   
27.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从全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水稻生产是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现有成熟的,能有效确保品种在生产中高效生产的配套技术,乃是水稻育种和栽培当前和今后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8.
水稻香味的遗传及其利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香稻与非香稻品种(材料)之间杂交、采用KOH法鉴定杂交组合双亲、F1、F2植株叶片的香味,统计F2植株无时味对香味的分离比率。结果表明:水稻香味性状是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所控制。并对水稻香味基因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定不育期的长短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差异,范围在5-33d。自交结实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所有不育系都在幼穗发育的一定阶段内对温度表现敏感,大多数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在抽前7-24d,培矮64S在抽穗前17-30d。不同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育系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存在着差异,同一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同不育系之间,其育性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0.
籼稻新品种黔恢1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野生稻、中籼稻与跳动高原粳稻的后代选系进行杂交,选育出常规籼型稻新品种黔恢15。经多年试验,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抗寒、加工品质优、食味优良和适应性广的特性,于2000年8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合格,是贵州省可与杂交稻同时搭配种植的一个常规籼型稻新品种,也是边远地区降低种子成本、并可防灾救灾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