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转基因棉花的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对转基因棉及其亲本常规棉寄主选择性,以及转基因植物生化特性及形态特征对叶螨寄主选择性的影响,以转基因棉花中棉41、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中棉23、石远321为材料,通过半叶碟选择性试验研究棉叶螨对棉花的取食选择性及产卵选择性,并测定不同品种棉花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质量分数及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棉叶螨对常规棉中棉23和石远321表现出明显的取食偏好和产卵偏好性;转基因棉花中次生代谢物棉酚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亲本棉花。因此,土耳其斯坦叶螨对常规亲本棉花的寄主偏好性可能与外源基因导入引起植株代谢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和MnCl2对驴精液冷冻质量的改善效果.用假阴道法采集种公驴精液,用添加不同浓度的Res(0、5、10、20、40、100μm)和MnCl2(0、0.1、0.5、2、5、10μm)的冷冻稀释液稀释后进行0.25 mL细管分装,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组为对照组,在4℃平衡110 min后,将细管于液氮蒸气中熏蒸降温,最终在液氮中保存.37℃水浴解冻后测定精子活力、顶体完整性、膜完整性、ROS、细胞内抗氧化酶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当Res浓度为40μm时冷冻效果最佳,其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酶活性(SOD、CAT、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MnCl2浓度为5μm时冷冻效果最佳,其活力、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和CAT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3.
2000-2019年新疆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及重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王建国  张飞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0):188-194
植被对生态环境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机制,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该研究利用2000-2019年MODIS/EVI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法获取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FVC变化规律,进一步利用重心模型分析了植被、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新疆平均FVC值为0.255,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极低覆盖度为主,极高覆盖度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北部以及南疆的绿洲地区。2)新疆FVC呈上升趋势,变化平稳。东疆波动较大,2015年FVC高于平均值近20%,其他地区FVC在平均值5%上下波动;全疆植被减少趋势区域占总面积的53.04%,极显著恶化区域占总面积的4.73%。3)从重心迁移分析,气温是新疆FVC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经度变化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4);伊犁河谷地区植被重心和降水重心在经度变化上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2)。新疆植被覆盖度低且分布不均匀,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的像元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区域,好转区域面积大于恶化区域,生态恢复工作效果明显,在恶化区域应当继续加强植被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4.
为明确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短期封育的适应情况,采用成对试验设计,研究短期封育对天山北坡不同区域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活体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其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后新源、玛纳斯、呼图壁、奇台等地的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活体生物量较放牧区(CK)分别显著增加98.91%、65.99%、246.66%、91.91%,而博乐的变化不显著。封育后半灌木地上活体生物量较CK显著提高65.56%~265.47%,而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类因所处样地差异而有所不同。封育促进蒿类荒漠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仅博乐、呼图壁样地较CK显著增加65.16%~151.89%,且主要集中在0~5 cm,但封育对所有样地凋落物生物量的积累影响不显著。封育后博乐样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15.12%、14.88%、11.54%;新源样地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较CK分别显著降低62.12%、64.54%、58.02%、34.81%;玛纳斯样地的Patrick指数较CK显著降低32.48%,而Pielou指数较CK显著增加21.90%;呼图壁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较CK分别显著降低73.21%、68.69%;而奇台样地的群落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总体看,短期封育利于退化蒿类荒漠草地生物量的积累,而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5.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颤藻科的一类低等植物,富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理作用和生物学效应,在国内外受到广泛推崇。近些年来,螺旋藻的人工培养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该研究着重论述在国内人工培养过程中,激光、电磁波、电场及磁场等物理因素对螺旋藻产物诸如多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含量的诱变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新偃1号偃麦草是新疆农业大学经20多年的研究,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出的抗逆性强、坪用性优良的偃麦草草坪草新品种,2014年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育成品种。对新偃1号偃麦草的选育背景、品种来源及育种方法、形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为比较驴乳与马乳、人乳、牛乳及羊乳营养物质组分差异,并了解驴乳目前的开发现状,本研究整理了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驴乳与人乳最接近。相对于牛乳和羊乳,驴乳具有高乳糖、低乳蛋白、低乳脂、钙磷比平衡、VC和VD丰富的特点。溶菌酶含量高是驴乳最大的特点。驴乳中乳清蛋白比例高,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n3-PUFA与n6-PUFA。驴乳与马乳较为相近,最大差异在于驴乳蛋白质含量更低,更接近于人乳。而与人乳相比,驴乳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其更低的乳脂含量。2)驴乳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加工特性,在各国各民族历史中广泛使用,在民间医用盛行,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然而,驴乳开发在技术、规模、市场上仍有许多不足,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实现产业规模化,扩大饲养量,提高泌乳量以及尽早地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是实现驴乳市场潜力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综上,驴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生物活性丰富,其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发展相对滞后,其研究、开发与推广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柠条根际环境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不同的4个地区中柠条根际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柠条根际环境有利于增加植物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柠条根际环境的植物多样性,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均对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4个地区柠条根际环境的优势种多为菊科植物,而对照区的优势种则多为禾本科植物.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筛选评价玉米抗虫(玉米螟)品种,为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第一代玉米螟和第二代玉米螟的田间百株落卵量、百株幼虫量、百秆为害蛀道长及被害株率等指标,评价新疆47个主栽玉米品种的抗螟性差异。【结果】供试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6W2T118的田间为害最轻、抗虫能力最佳,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25头/百株、90 cm/百株、20%,其次分别是华美1号、DK517、九圣禾692抗螟性较好,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及被害株率依次为40头/百株、265 cm/百株、40%,50头/百株、245 cm/百株、40%,60头/百株、250 cm/百株、45%。五谷310、KWS6333、富友968、宁玉525等品种抗螟性一般。金庆202则为害最为严重、抗虫水平最低,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195头/百株、875 cm/百株、90%。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的抗螟性整体较差。【结论】参试的47个品种中16W2T118、DK517、九圣禾692、华美1号等品种抗虫综合表现较优,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抗虫水平较差,生产上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避免种植抗螟较差的品种,可较好的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狗牙根地下芽休眠的生理响应规律,分析狗牙根休眠时生理物质响应规律,为研究狗牙根休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8种不同地区狗牙根的地下芽,对狗牙根芽体进行渗透调节、膜质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狗牙根芽体内生理物质随着休眠进程不断演变(夏-初秋-深秋),芽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升高,并且在8种狗牙根中均表现出一致性;SOD、POD含量在初秋(休眠启动)时达到顶峰,后缓慢下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酶活性在休眠启动时大量累积;MDA含量增加,休眠过程伴随着膜脂的氧化。【结论】生理物质在狗牙根休眠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大量升高作为参考指标判定休眠的起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