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6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农田长期定位试验是研究农田长期生态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和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作为2种最普遍和频繁的农业生产活动,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检索、收集1979-2009年有关我国农田长期施肥和保护性耕作试验的研究论文,提取试验案例中试验站点分布、土壤类型、作物系统、监测区间及建站时间、管理措施、研究内容、试验小区面积及站点管理单位等实验要素及相关信息,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2.
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因子及需求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了耕地、生产技术及生态条件等因子对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耕地和生产技术等对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力,并预测了2006~2020年的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此外,通过对福建省粮食供求关系的预测,进一步分析了福建省未来耕地面积与粮食有效需求所要达到的耕地面积间可能出现的缺口情况。  相似文献   
23.
决明属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决明属牧草既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又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决明属牧草的引种、栽培技术、饲用品质、抗逆性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4.
白三叶的栽培技术与利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又名白车轴草、荷兰翘摇,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温带型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尤其长江以南各省有大面积栽培,并已成为建立人工草地的当家品种。我省1990年以来自澳大利亚引入白三叶多个品系在闽北等地试种,包括白三叶海发(Haifa)、铺地(Persistent)、威亚(Huia)、瑞文德(Rivendai)等,多年试验结果表明,白三叶是一种优质的牧草、绿肥、草坪草兼用型草种,其中海发(Haifa)在产量、品质、越夏能力等方面综合生长表现最好,尤其越夏能力强,  相似文献   
25.
【目的/意义】深入探讨有机农业内在规律与发展策略,引领新时期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方法/过程】通过资料收集,阐述有机农业科学内涵与主要特点,分析有机农业发展成效与面临挑战,总结梳理相关发展经验与管理机制。【结果/结论】针对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与未来趋势,结合现代绿色农业特色与优质安全产品生产实际,从政策、机制、技术层面,提出相关发展思路与过程管理机制及其系列技术对策,为新时期乡村产业绿色振兴与现代有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6.
通过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阐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开发有效结合的协同性,并以长汀县、宁化县、平和县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提出提升建议。结果表明:1)进行山地植被恢复,可推广"乔-灌-草"立体覆盖种植;2)山区开展生态养殖,可采用"林-草-牧-肥"优化耦合模式,有利于农牧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3)应用固液分离收集处理猪粪技术,生产果树专用肥,COD累积去除率达99.8%;4)长汀县79.94%耕地适宜烟稻轮作,并可循环利用秸秆培肥地力;5)紫色土壤区的山地适宜发展"草-牧-沼-油茶"生产模式。提出的提升建议:水土流失治理要实施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应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双赢互利发展;要健全政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个人投入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之中,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7.
土壤中双氰胺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灭菌土培、非灭菌土培、田间蔬菜种植、添加外源降解菌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双氰胺(DCD)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是单施DCD、尿素配施DCD,还是碳酸氢铵配施DCD的土壤,灭菌处理的土壤中DCD半衰期分别比不灭菌处理的长13.56、5.79、14.51 d.降解菌生长期间,降解菌总量(x)与DCD降解呈显著正相关,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3.1841x-2.5452,r=0.9752.外源DCD降解真菌可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并有效降解DCD,培养15d后,U+DCD+DCD降解菌处理土壤中DCD降解真菌的数量增加至36.40× 105 cfu,且DCD含量极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DCD降解与降解菌关系极为密切,添加外源真菌加速了土壤中DCD降解.  相似文献   
28.
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猪粪渣添加量栽培的竹荪中各类氨基酸总量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荪的鲜味氨基酸总量与甜味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氨基酸总量与支链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总量与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儿童氨基酸总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即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总量效应因子,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9.81%.根据主成分方程计算出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第一的为猪粪渣用量为30%的处理.  相似文献   
29.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福建8种决明属植物种子生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并对决明子药材评价指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决明属植物种蒽醌类物质总含量及组成有明显不同,钝叶决明的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383,0.557 mg·g-1;决明的大黄酚含量最高,为0.902mg· g-1;双荚决明和望江南的大黄素甲醚含量较高,分别为1.850、1.310 mg·g-1.翅荚决明、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均未检出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随着植物种的变化,决明属植物种子的大黄素甲醚变异系数最高为0.302,橙黄决明素变异系数次高为0.278.大黄酸与大黄酚、橙黄决明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809,o.749.  相似文献   
30.
生物黑炭输入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生物黑炭施用对果园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施入量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提高了果园土壤含水量、总氮含量及pH值,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对照相比,生物黑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及总氮含量分别提高3.26%~25.61%和61.22%~87.76%,pH值提高0.03~0.30个单位,土壤容重降低13.13%~19.38%,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84.34%~107.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