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6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餐厨垃圾的炭化、肥料化利用是解决餐厨垃圾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有关餐厨垃圾生物炭、炭基肥等肥效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还缺乏研究.餐厨垃圾生物炭分别与复合肥和农业废弃物制备炭基复混肥和炭基有机肥.利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等氮量输入下餐厨垃圾生物炭制肥对种植芥菜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102.
茶树有机栽培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控制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并分析有机栽培措施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外源La对种植圆叶决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圆叶决明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红壤-牧草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结果表明,高浓度La对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自生同氮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低浓度La对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但对细菌和自生固氮菌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土壤细菌、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对La的敏感性均大于真菌.对La浓度-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生物学参数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La对土壤放线菌和真菌以及自生固氮菌的半抑制浓度值随时间延长而减少,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La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具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根据《2007福建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年度9个地级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依次是: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厦门市>漳州市>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宁德市。了解福建各地级市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全面认识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加快福建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SPAD值与杂交狼尾草施氮水平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利用叶绿素计(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预测杂交狼尾草粗蛋白含量和牧草的施氮水平.试验设5个氮肥水平(纯氮量0,100,200,300,400k9/hm2)和3次重复,利用叶绿素计读取不同氮水平不同时期杂交狼尾草倒数第3片叶子的SPAD值,同时测定部分农艺性状和茎叶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和粗蛋白含量是随着牧草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分蘖数、株高和生物产量随着牧草的生长而提高;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与其施氮水平、分蘖数、株高、产量和茎叶粗蛋白含量都成正相关,与牧草的株高相关性最小且都不显著;与牧草的分蘖数和产量相关性大,接近或达显著水平:与牧草的茎叶粗蛋白含量相关性最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利用SPAD值可用来预测杂交狼尾草茎叶粗蛋白含量,进而诊断杂交狼尾草的氮素营养水平,为牧草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热研4号王草的适应性及其在福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适应性研究,发现热研4号王草适合在福建地区生长。该草表现为产量高、生长快、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适宜福建地区在种草养畜、种草养鱼、养殖场污染治理、荒山生态恢复等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合理施肥与红壤山地豆科牧草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综述了山地红壤豆科牧草对N、P、K元素的需求特点以及施肥对豆科牧草生长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针对红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作为某些畜禽饲料的特点,梳理总结我国多年来红萍作为鱼、猪、牛、鸡、鸭以及其它动物饲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今后红萍饲用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调研方法,估算了我国14个典型茶区中化学氮肥施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导致的土壤N2O直接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茶园化学氮肥消费带来的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14个典型茶区消费的化学氮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排放当量计算)为16.81~344.80万t·a-1,其中贵州、云南、湖北和四川4省的茶园消费的化学氮肥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均超过200万t·a-1,占全部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9.98%;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22~9.76 t·hm-2·a-1,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10~12.96 t·t-1·a-1、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0.39~1.90 t·万元-1·a-1;总体而言,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和四川5省的茶园消费的化学氮肥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福建、河南省及重庆市3个茶区相对较低。在茶园化学氮肥施用量控制为300 kg·hm-2和450 kg·hm-2两种情景下,茶园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总量为617.07万t·a-1和228.94万t·a-1,减排潜力为34.12%和12.66%,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有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和江西等5省。  相似文献   
110.
化肥减施增效是支撑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重点产茶区茶园肥料施用现状及典型茶区茶园土壤主要障碍因子,综述了福建省茶园养分管理研究进展,提出福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思路:基于茶树养分需求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茶园施肥限量基准,研制具有区域及茶类针对性、兼顾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的茶树专用配方肥;优化集成高效新型肥料、有机肥替代及适时推进机械施肥,形成福建典型茶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的初步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与推广应用,从整体上降低福建茶园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