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用了咸宁市1990~2013年的农业总产值、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为主要影响因子,对咸宁市发展低碳农业的影响因素作了一次回归分析,得出了咸宁市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提出了咸宁市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22.
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有必要了解和评估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服务功能。基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基础理论,从耕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出发,选取耕地资源的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大气净化功能价值、水源涵养价值、土地保持价值、土壤营养保持价值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这6种服务功能价值作为测算因子,利用市场价值法对2007—2009年和2010—2012年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年均值进行测算,最终定量计算出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2007—2009年和2010—2012年的年价值总量分别为730038.69万元和714774.99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地区耕地资源生态价值降低了2.09%。从各组成来看,耕地资源的气体调节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位居各组成前列。从空间分布来看,2010—2012年年均耕地生态价值最高的是黄冈市(172530.7万元),最低的是鄂州市(21786.86万元)。从空间变化来看,耕地生态价值只有潜江市有所增加,而其他城市耕地生态价值均为下降。研究结论对制定区域耕地保护政策,特别对耕地补偿政策和促进耕地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咸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成舜  谈兵  黄莉敏  柯新利  匡兵 《土壤》2013,45(4):746-751
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咸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②从总体上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处于拮抗发展状态,耦合度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4.
作为区域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和区域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很强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它们的内在关系表现为:农业结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整以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而城镇化又必须以区域农业发展为前提。从世界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看,农业首先为城镇化发展完成原始积累.“以农促城”推动区域城镇化。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镇积累增多,达到“以城哺农”,反过来促进农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缓慢,农业调整就缺乏动力;反之,农业发展不足会导致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不可持续。可见.二者之间形成了既相互联系、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5.
以青山国家湿地公园2014—2016年的季度水质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营养状态指数和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对青山国家湿地公园水域水质变化趋势和所受污染情况做出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青山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水质整体上达到了地表水Ⅱ类的水质标准,保持在贫营养到中营养程度的营养化状况,有部分年月水质甚至可以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说明青山国家湿地公园的水环境管理措施使得湿地水域能够达到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良好,保证了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6.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耦合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从土地产出的综合效益均衡角度,形成了由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再构建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模型,辨识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结果显示,1996—201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均呈上升态势,其中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出起点低、增幅大、速度快的特征,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呈现出起点较高,增幅较大,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特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评价结果显示,在1996—2010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演化进程近似于对数曲线,从形成初期的不协调至激烈博弈后的利益分化,之后经历相对最佳协调后,又逐渐向不协调发展并呈现新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27.
周霞  刘彦文  姜宇榕  刘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213-215,237
针对Landsat-8 OLI和GF-1 WFV传感器参数的特点,选择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分别对咸宁市同一时段的Landsat-8遥感影像和GF-1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结果表明,Landsat-8在耕地与林地、水域与裸地可分离性方面高于GF-1,提取的林地面积占比和耕地面积占比更接近于真实值;Landsat-8和GF-1的分类总精度分别为85.76%和88.38%,Kappa系数分别为0.807 1和0.820 4,说明GF-1的分类效果好于Landsat-8;GF-1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优势,对分布零散的地物识别效果优于Landsat-8。  相似文献   
28.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域,基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视角,从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构建耕地综合价值衡量体系,对耕地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补偿标准最高,达2 341 182.56元/hm2,其次是黄石的1 468 146.23元/hm2,其他城市介于100~142万元/hm2,最低的是天门,仅为925 460.46元/hm2;(2)从耕地补偿标准的价值构成来看,耕地的生态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次之,经济价值所占比重最小,耕地提供了大量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9.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17个监测站均一化的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计算了各站逐年的初、终霜日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初、终霜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初、终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近53年来,河南省平均初霜日期以2.2 d·10 a-1的速率显著推迟(P<0.01),推迟最为明显的地区位于河南西部山区;平均终霜日期以2.3 d·10 a-1的速率显著提前(P<0.01),中、南部平原地区提前最为明显;河南省初、终霜日期的变化对季节性气温变化十分敏感,秋季气温每升高1 ℃,初霜日期推迟6.5 d;2-4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 ℃,终霜日提前3.5 d,相比较而言,初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0.
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采用灰色模型GM(1,1)及逻辑斯蒂模型分别预测咸宁市未来人口、耕地及粮食单产的变化。采用环境因子逐段订正模型计算咸宁市土地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咸宁市2011年耕地单产平均水平为6575.4 kg/hm2,理论计算的耕地生产潜力为23760.2 kg/hm2,实际单产为潜在耕地生产潜力的27.7%。2011年咸宁市耕地粮食承载力压力很大,除嘉鱼县外,人口承载指数LCCI均大于1。2015年和2025年咸宁市粮食单产预测为8473.1 kg/hm2和9441.7 kg/hm2。2015年和2025年人口预测为301.9万和324.3万。对于小康型人口承载力来讲,人口承载指数LCCI,在2015年为0.79,在2025年为0.59,人口饱和度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