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81.
【目的】探究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化酶FTO表达水平对猪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表型猪FTO表达和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方法】收集分化第0、2和4天的猪肌卫星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FTO和肌球蛋白重链(MyHC)蛋白表达、肌分化因子(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基因MyHC表达情况;采用Dot blotting检测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将过表达载体(OE-FTO)、空白对照(NC)和FTO基因干扰载体(siRNA-FTO)、阴性对照(siRNA-NC)分别转染猪肌卫星细胞并诱导分化,检测FTO、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MyHC表达以及肌管形成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Dot blotting分别检测大白猪、宁乡猪不同组织中FTO蛋白表达情况以及m6A甲基化修饰水平。【...  相似文献   
182.
以美丽胡枝子为研究对象,设定10,15,20,25,30,35,40℃7个恒温和20℃/30℃、25℃/35℃2个变温共9个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除40℃发芽率较低(39.67%)外,其它温度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0%,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发芽指数25℃和30℃恒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但活力指数以25℃条件下最高,且与其它8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考虑后认为,美丽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且初次计数和末次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相似文献   
183.
本试验采用16S-rRNA测序分析泌乳期摄食芸薹子后母鼠及其子鼠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并检测母鼠泌乳性能、母鼠及其子代免疫性能和氧化性能,分析探讨现代芸薹子的药效机理。选取产仔时间前后相差不超过1 d、体重(55.00±2.00)g的产后母鼠20只,并调整至每只母鼠带仔鼠1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为10只分娩母鼠及10只仔鼠。试验日粮在基础饲粮中加入5%的菜籽粉,基础日粮用同等能量玉米粉代替。结果显示:(1)芸薹子对母鼠分娩一周内的泌乳量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显著提高了小鼠7、14、21日龄均重(P < 0.05),分别提高了14.84%、15.94%、 17.36%,分娩1周内小鼠的日均增重提高了23.58%(P < 0.01)。(2)泌乳鼠摄食芸薹子后,母鼠乳腺免疫球蛋白IgG、总蛋白、总氨基酸、MDA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乳腺溶菌酶含量提高了54.46%(P < 0.05),母鼠及子鼠血清中IgG含量降低了10.86%、12.46%(P < 0.05)。(3)泌乳鼠摄食芸薹子后,母鼠及其子鼠盲肠乳杆菌属丰度下降、普氏菌属和拟杆菌属丰度增加。结果提示,泌乳期摄食一定量芸薹子可改变母鼠和子鼠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母鼠泌乳性能,但对母鼠和子鼠的免疫性能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芸薹子|泌乳母鼠|肠道菌群结构|泌乳性能|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84.
为探究近10年来氮循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类型、分布国家、研究机构、来源期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进而分析氮循环研究的概况和动态。结果表明:(1)2012—2021年氮循环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平稳增加的趋势,且主要文献类型为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和中文期刊。(2)研究国家主要分布于中国和美国,研究机构以大学为主,另外,中国的中国科学院也是氮循环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3)荷兰的《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瑞士的《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英国的《Soil Biology&Biochemistry》3本期刊的累计发文量较高。(4)高被引文献主要以综述为主,主要集中在土壤氮循环方向。氮循环的相关研究发展态势较好,相关理论逐渐进入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阶段,并形成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为主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5.
探讨了CD163基因编辑对21日龄断奶仔猪前腔静脉血液中部分生理生化、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163基因编辑后,纯合子的淋巴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比率、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杂合子和阴性猪(P<0.05);纯合子的粒细胞比率、粒细胞数显著高于杂合子和阴性猪(P<0.05);杂合子的血小板总数显著高于纯合子和阴性猪(P<0.05);纯合子的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杂合子和阴性猪(P<0.05);纯合子血液中IgG、IgA、IgE和IgM等4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杂合子和阴性猪(P<0.05);纯合子血液中补体蛋白3和补体蛋白4与杂合子和阴性猪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对临床水禽细小病毒进行PCR检测、基因组测序和进化分析,确定分离毒株的基因型。进一步通过Paml、RDP软件对分离株的基因组进行选择压力和基因重组分析,确定分离株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水禽细小病毒均属于新型鹅细小病毒,分别命名为YiCH株、AnQ株和XiY株,基因组长度分别为5 056、5 056、5 068 bp。3个分离株与新型鹅细小病毒M15株亲源关系最近,其中XiY株两端ITR区域191~196位、4 878~4 883位均有6个碱基插入。对分离株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分离株VP蛋白检测出3个正选择位点,分别为116Q、261A、485S。重组分析显示,分离株YiCH株和AnQ株都存在重组现象,以XiY株为主要亲本株、GPV 06-0329株为次要亲本株重组而成。  相似文献   
187.
实验旨在鉴定miR-25与肉牛DKK3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开展miR-25调控肉牛肌内脂肪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25的潜在靶基因及结合位点,然后PCR扩增包含miR-25结合位点的肉牛DKK3基因3’非编码区(3’UTR)片段,构建DKK33’UTR野生型、突变型及删除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分别与miR-25 mimics和mimics NC共转染牛肾细胞(MDBK),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此外,miR-25 mimics、mimics NC、miR-25 inhibitor、inhibitor NC分别转染MDBK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KK3表达量。结果表明:TargetScan软件预测到miR-25具有包括DKK3在内的共944个潜在靶基因,且与DKK3结合的靶位点位于DKK3基因3’UTR的25~32 bp处;构建的3种质粒经双酶切后释放出大小约32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表明质粒构建成功;miR-25mimics可显著降低DKK3野生型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活性;过表达m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