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73篇
  61篇
综合类   428篇
农作物   7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钱优05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自选高产恢复系浙恢0501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易栽培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杂交籼稻种植。总结了钱优0501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2.
杂交水稻钱优100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优100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钱江1号A与从嘉兴市农科院引进的恢复系嘉恢99配组所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丰产性较好、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南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钱优100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3.
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浙优18在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7 m2总施纯氮17.5~20.0 kg时,浙优18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纯氮17.5 kg时的叶面积指数较适宜。籼粳杂交稻浙优18以667 m2总施纯氮17.5 kg较适宜,既可降低氮素用量,又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84.
杂交稻浙优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超高产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后期转色好、抗逆性强、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该组合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5.
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其产量性状为数量性状,许多与产量相关的QTL被定位。利用一致性图谱对大麦不同定位群体产量QTL进行整合,发现一些产量QTL聚集在半矮杆、光周期、春化作用和抗白粉病mlo基因区域,这些区域称为产量热点QTL区域。多数研究认为这些基因对大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一因多效性。半矮杆基因对大麦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光周期和春化作用是决定花期的重要因子。产量是贯穿大麦整个生长和发育进程的最终产物,因而这些重要基因对大麦产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探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利用Sollux/ Gaoyou DH群体株系间随机交配构建了包括134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immortalized F2 population)。采用QTL Network 20软件对含油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进行了4个环境下的联合QTL定位,分析QTL的加性、显性以及相关的上位性效应。结果在7条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上述3个性状相关QTL共 8个。除qSWC6和qSPA2,1个含油量,4个千粒重和1个角果粒数QTL与多环境下SG\|DH群体定位结果区间重叠,加性效应方向一致,效应值相仿;主效含油量QTL qOILA7和3个千粒重QTL qSWA7,qSWC2, qSWC4无显性效应;qSWC6兼具加性和显性效应,qSWC8加性为主,微效显性,显性效应均呈负向;但两个角果粒数QTL qSPA2 和qSPA6除加性主效外,还存在正向显性效应;4对上位互作QTL中,除qOILA7,其余7个位点均只有微弱互作效应。并对qOILA7和qSWA7/qSWC8连锁标记辅助选育提高油菜含油量和千粒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加性效应为主,F1代无杂种优势,因而欲提高杂交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增加千粒重,需要培育高含油量和大粒亲本材料;而控制角果粒数基因同时具有较强的加性和正向显性效应,利用F1杂交种可望获得超双亲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7.
钱优M15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恢复系浙恢M15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为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品质优、抗性较强、易种、易管理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杂交晚籼稻种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文章总结了钱优M15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杂交籼稻新品种内5优8015和Y两优689的适宜移栽秧龄期,本试验进行了不同秧龄移栽处理,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两个杂交籼稻新品种在齐穗期和成熟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5优8015移栽秧龄为6叶期、Y两优689移栽秧龄为5叶期时,籽粒产量最高,分别为644.7kg/亩和658.2kg/亩。此处理齐穗期和成熟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外,内5优8015品种6叶龄移栽、Y两优689品种5叶龄移栽时,叶面积指数适宜、叶片功能期和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较强。因此,杂交籼稻新品种内5优8015和Y两优689的最适移栽秧龄分别为6叶期和5叶期.既可显著提高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又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89.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的播种期、密度和氮肥用量3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高油油菜‘浙油18’植株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浙油18’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用量对有效分枝部位,三因子对其他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根据极差和F测验,三因子对‘浙油18’产量影响依次为播种期>定植密度>氮肥用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先增后减,差异不显著.提早播种、适当增加密度,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0.
菜用大豆‘浙鲜豆5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鲜豆5号'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好的优良特性.在2006-2007年国家鲜食大豆区试中,平均鲜荚产量804.3 kg·667m-2,比对照‘AGS292'增产6.2%.每500 g标准荚数为177个,标准荚率为70.3%,新鲜籽粒淀粉含量3.56%,可溶性总糖含量3.06%,口感柔软、香甜,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从播种至青荚采收平均约90d.较AGS292长约6d.根据国家区试结果,该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