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对惠州地区引种番木瓜进行了不同调节剂对种子萌发和不同施肥量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调查了发芽率、发芽势、冠幅、冠层厚度、叶量以及开花结实情况。结果表明:1 mg·L^-16-BA处理对番木瓜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90%、87%;以每株施肥100 g和200 g的处理对冠幅和叶量增长效果较好,施肥对冠层厚度的增长影响较小,每株施肥200 g对单株开花结实量的增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
广惠高速公路惠州段红火蚁疫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广惠高速公路惠州段草坪隔离带红火蚁的疫情。结果表明,广惠高速公路惠州段大都已发生红火蚁危害。其中区段Ⅱ、区段Ⅳ的蚁丘密度分别达到9.33个/100m2、8.00个/100m2。蚁丘平均高度在23cm以上,蚁丘平均直径在48cm以上。区段Ⅱ已经是红火蚁严重危害区,区段Ⅰ为中度危害区。区段Ⅳ、区段Ⅲ呈零星发生状态,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区段Ⅳ已接近中度危害区。  相似文献   
93.
对广东省惠州市疑似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的病株毒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广东省马铃薯卷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CP基因设计的一对特异引物,以马铃薯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出336bp的DNA片段。用BLAST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用Clustal X构建PLRV的聚类图。结果表明:4个惠州PLRV不同分离物的DNA序列和氨基酸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惠州PLRV分离物与国内外13个PLRV分离物具有高度同源性。广东省惠州市的疑似病株确定为感染PLRV的马铃薯病株。  相似文献   
94.
《中国马铃薯》2016,(3):169-174
由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引起的马铃薯黑胫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种薯传播细菌病害,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构建马铃薯黑胫病菌的分离、鉴定技术体系,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水坑马铃薯基地采集了疑似感染马铃薯黑胫病植株,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得到7株病菌,利用引物Eca 1 g/Eca 2 g对其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定序列递交Gen Bank数据库,使用Blast软件进行比对确定目标菌株。结果表明,其中一株菌株能扩增出长度大约688 bp的特异性条带,其DNA序列符合Eca 3762序列,鉴定为马铃薯黑胫病菌。此方法可以成功地从发病植株中分离出黑胫病菌,成本较低廉,为广东省建立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研究利用SRAP标记方法对13种长粒水稻和9种短粒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以探讨不同粒型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共扩增了Me1~Me15和Em1~Em20两两配对形成的300对引物,其中带型清晰、有4条带以上的引物161对;161对引物组合共产生1 512条扩增带,1 244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率平均为81.9%,说明品种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66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群。  相似文献   
96.
本文总结了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东江惠州段江北大堤白蚁危害与防治工作.灭治前从风门坳至惠博沿江公路路口,共发现蚁路、蚁被、蚁线4956处;长毛岭至中信桥堤,共发现蚁被、蚁线、蚁路8114处;惠博沿江路到九孔闸,坝体上共发现780处蚁被蚁线.总共投埋诱饵42297处,其中坝体及排涝闸投埋28624处,蚁源区投埋13673处.经过1年多的白蚁灭治与坝体灌浆加固处理,江北大堤及周边山地蚁害已得到有效控制,不少区域/部位已经出现了炭棒菌.验收检测,平均每5000㎡的范围内发现白蚁活动痕迹不超过2处,达到水利工程无蚁害堤坝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低温和水杨酸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温和水杨酸(SA)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以丰富香石竹保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为试验材料,采用2%蔗糖(CK)、2%蔗糖+低温处理(5 ℃,24 h)(TR1)、2%蔗糖+2 mmol/L SA(TR2)和2%蔗糖+低温处理(5 ℃,24 h)+2 mmol/L SA(TR3)4种保鲜液,探讨了低温和SA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低温和SA处理可以增加香石竹的切花直径,有利于保持香石竹切花瓶插期间的吸水量,延长瓶插寿命.尤其是SA处理对于阻止瓶插期间花枝失水,维持切花稳定的蒸腾作用,保持鲜重,延缓细胞膜透性增加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提高切花质量.试验证明TR3的保鲜效果最好,建议作为生产上香石竹切花保鲜的配方.  相似文献   
98.
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粤引85-38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微型薯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8.0%蔗糖)中添加500 mg.L-1的矮壮素或5 mg.L-1的6-BA均能促进微型薯的形成,增加结薯数量和鲜薯产量,矮壮素和6-BA配合使用虽能提高微型薯的大薯率和鲜薯产量,但平均结薯数量却下降。温度在20~25℃有利于微型薯的形成和膨大;液体培养基诱导微型薯的效果优于固体培养基,是诱导微型薯较好的培养方式;经过壮苗的试管苗诱导微型薯效果优于未经壮苗的植株。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在有机耕作稻田放鸭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放鸭5只/667m2,对褐稻虱种群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降低褐稻虱种群数量的49.13%,对褐稻虱1~2龄若虫、3~5龄若虫的排除控制作用EIPC分别为2.376 3,1.698 1,即如果排除放鸭因子,褐稻虱1~2龄若虫、3~5龄若虫将分别增长2.376 3倍,1.698 1倍。同时,稻田放鸭对蜘蛛类、寄生性天敌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红火蚁克星对入侵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一年来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克星对红火蚁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施药后4d,红火蚁全巢死亡率达83.33~92.31%,施药后7~10d全巢死亡。施药后90d和180d监测结果表明,诱测点在6个月内未出现新的蚁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