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园艺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山东三大土类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与土壤养分的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济南连续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定 CK、NP、NK、PK和 NPK 5个处理,对1984、1987、1988、1989、1990、2001、2005、2006、2007和2010年等多年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进行系统总结。[结果]三大类土壤的小麦产量均在起初几年内明显下降以及在2006年出现明显下降。施磷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不施磷处理,说明磷素的供应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首要营养因子。各处理产量最高的是褐土,其次是棕壤,而产量较低的是潮土。在相同施肥条件下,棕壤小麦产量受其它因素影响最小,而褐土则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年际间小麦产量起伏较大。三大类土壤的碱解氮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随之再降低,自2007年出现明显回升的变化。随着年份的推迟,不施磷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而施磷处理则是先升高后下降,而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含量。不施钾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施钾处理中 PK和NK处理的速效钾含量一般要高过氮磷钾处理。[结论]合理供应磷肥和氮肥,再补足钾肥,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2.
23.
21个杏鲍菇菌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优良菌株,对21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株(Pleurotus eryngii)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拮抗反应可以把21个菌株分为4组,通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以把21个菌株分为7组。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 21个供试菌株中3号、 9号菌株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工厂化栽培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24.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潮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运移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连续不同年限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连续施用化肥(长期施用化肥,未施用有机肥);3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5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20年连续施用有机肥(不施化肥),探索不同年限连续有机施肥下土壤肥力、小麦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且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化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中小麦产量随施肥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壤深度硝态氮累积量表现为有机肥处理大于无机肥处理,小麦季大于玉米季;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各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施用有机肥年限增加而增加;通过分析8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发现,20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处理在此层的累积量最大达240 kg·hm~(-2)。由此可见,连续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小麦产量,连续20年施用有机肥土壤硝态氮总累积量和土体下层累积量均达到最大,具有一定的硝态氮淋失风险。因此,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硝态氮累积,防止地下水硝态氮污染。  相似文献   
25.
研究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体系养分的投入情况,常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肥力变化以及土壤氮、磷累积和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未来设施菜田清洁生产,降低氮磷流失风险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区域设施黄瓜和番茄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情况的调研,以及对种植5、10、15年和20年的设施菜田土壤进行0~100 cm分层取样,以周围粮田土壤作为参照,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结果表明:设施蔬菜化肥养分投入量显著降低,有机肥的养分投入量和化肥投入相当,总养分投入量仍然过高,黄瓜氮、磷、钾的总投入量分别为1033、765 kg·hm~(-2)和1068 kg·hm~(-2),番茄为710、503 kg·hm~(-2)和755 kg·hm~(-2);设施蔬菜果实养分输出占总养分投入比例提高,分别为25%(N)、10%(P_2O_5)和29%(K_2O);长年施肥的设施菜田土壤中,硝态氮发生严重淋洗,速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表层0~20 cm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达到了345 mg·kg~(-1),常年轮作模式种植,加剧了土壤酸化以及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40~60 cm是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的关键土层,主要发生在种植10~15年间;速效磷的累积在前期5~10年,主要发生在浅层土壤0~40 cm,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逐渐向深层发生迁移,在10~15年间主要表现在深层土壤40~100 cm。设施菜田养分投入量降低,但投入总量仍然过高;长期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会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累积和迁移,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硝态氮和速效磷在设施菜田中由浅层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存在时空差异,10年左右的种植年限是设施菜田0~100 cm土层中养分累积和迁移速率转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小麦苗的抗旱能力,用自制的抗旱剂进行浸种后模拟干旱试验。结果表明:制剂2浸种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小麦幼苗SOD活性比清水+胁迫处理提高40. 9%~60. 0%,提高的原因是能诱导出新的同工酶,活性维持时间为35天;抗旱剂处理后再进行干旱胁迫,小麦幼苗根系活力明显增强,根长和根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制剂2和制剂3处理,根长比清水浸种后胁迫处理提高1. 0倍和69. 8%,根干重提高1. 5倍和85. 7%,根数提高1. 3倍和1. 0倍。制剂2处理茎叶干重最大,比清水+胁迫处理增加70. 4%,根冠比增加48. 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制剂2是缓解麦苗干旱胁迫效果较理想的制剂。  相似文献   
27.
利用菌丝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以及ISSR分子标记对35个金针菇菌株进行多相分类研究,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拮抗反应与ISSR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而酯酶同工酶与拮抗反应、ISSR分析结果差异较大,ISSR聚类分析结果更为精确。根据ISSR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86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7组,其中黄色金针菇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白色金针菇。  相似文献   
28.
针对山东省济宁、德州、淄博、滨州等地农菌结合模式目前发展较成熟的地区,调研山东七河、山东康瑞、山东友和、山东瑞芝、莘县富邦、山东福禾等10余家不同区域、规模、产业类型的生产企业并进行案例模式分析,从物质流、能量流方面测算、分析和评价出适宜山东省不同区域开展的农菌循环模式。以期将传统的农业概念、范畴、领域加以拓展、延伸、扩大转换为将产前、产中、产后,结合产学研、产供销、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全过程、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9.
厌氧发酵过程中,沼气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不仅是判断厌氧发酵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也能直观地反映厌氧发酵罐的运行情况.本试验用气相色谱优化方法对沼气三种主要成分CH4、CO2 、H2S及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沼气各成分出峰时间间隔清晰,容易识别;精密度较好,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109%、0.0966...  相似文献   
30.
山东省可农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现状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概述了中国及山东省的秸秆、畜禽粪便以及可农用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对国内外目前的主要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可农用有机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