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21篇
  565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31.
铜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相当于泰安平均年降水量条件下铜在土壤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的铜在0~10 cm土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转化.土壤铜含量越高,年降水量条件下表层土壤中铜的淋失量越大,沉淀态铜和矿物残留态铜所占的比例增加了28.57%~33.49%.高铜土壤中,钙含量的增加使交换态铜比例降低幅度为9.97%~10.48%,使铜的迁移量最大可减少15.54%;随褐煤施入量的增加,表层交换态铜含量减少,铜向5~10 cm土层中的淋溶量减少显著,有机结合态铜的含量增加22.76%~36.07%.  相似文献   
932.
[目的]将现代计量学上普遍应用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引入生态足迹分析,寻求动态预测结果。[方法]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为案例,对其1995—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估算,预测该县2010—201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2011与2012年真实数据检验结果显示,ARIMA模拟模型的预测误差仅为6.12%和4.89%。[结论]基于ARIMA的生态足迹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33.
控释肥残膜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盆栽油菜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残膜对土壤某些物理性质及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向盆栽油菜中添加控释肥残膜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土壤比重变化不大;在一定范围内,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片数及生物量都随土壤中控释肥残膜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并且由于残膜的施用,油菜还原型Vc含量也有明显的提高,CRFRC2处理的还原型V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控释复合肥由于养分控释时间较长,在对油菜生长效应的影响上,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无明显差异;控释肥残膜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对土壤和作物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34.
基于TM图像和GIS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1987~2000年4个时相的TM数字图像,以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通过筛选环境脆弱性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区环境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缓冲区及相关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1987~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尤其旱地、林草地、盐荒地和滩涂转换频繁,总体生态环境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及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环境脆弱程度与林草地、盐荒地、水域和滩涂4种类型的面积,以及与林草地-旱地、盐荒地,盐荒地-滩涂间的转换高度相关。同时土地利用/覆被与离黄河和渤海的距离及相关水土环境条件关系密切。该研究对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5.
黄河口耕地遥感动态临测及其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TM数据,以分类后比较法和历史土地利用专题图支持下的目视检测方法进行黄河口耕地变化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TM数字图像的耕地变化及其相关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的指标,对与耕地变化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及人为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7~1998年,垦利县耕地增减变化较大,面积减少了5 321.8 hm2,平均每年减少483.8 hrn2.耕地的变化反映出该区土壤盐渍化的加重和水源的匮乏,以及人为不良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36.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是一种以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述具区域性(专题数据与位置的识别联系在一起)、多维性(同一地理位置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遥感(Remote sensing,Rs)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RS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平台,携带各种传感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根据接收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判定、测量并分析目标物体性质的一种现代化探测技术,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分析应用等内容。 为使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工…  相似文献   
937.
实施考教分离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考教合一制度的弊端分析,论述了实施考教分离的必要性和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对教风、学风、考风、校风建设的积极作用,并对考教分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8.
<正>化肥是农民生产中最大的投资,目前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低,只有30%左右,氮约为30%-35%,磷约为10%-25%,钾约为35%-50%,每年所施用肥料的一半以上由各种途径而损失掉了。如何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大量施用化肥和养分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化肥损失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损失的  相似文献   
939.
越南有关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 ,Cr,Cu ,Ni,Pb和Zn在农业土壤中的分布状况是越南人民最关心的。Cd的质量分数很低且与母岩的关系不大 ,其他元素质量分数随母岩的质地而变化。其中 ,Cr和Ni的变化顺序为 :砂岩 <冲积岩 <石灰岩 <玄武岩 ,Cu和Zn为砂岩 <冲积岩 <玄武岩 <石灰岩 ,Pb的变化趋势是玄武岩 <砂岩 <冲积岩 <石灰岩。这 6种重金属元素除Zn外的质量分数均在各母岩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之内。除Cd外 ,由石灰岩转化来的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石灰岩中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40.
美国免耕土壤引入蚯蚓对水分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渗透率与蚯蚓的存在有直接关系 ,美国学者G .L .Willoughby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免耕土壤上进行了引入蚯蚓对改善土壤渗透率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 6个小区中以 2 0条 m2 蚯蚓数量引入 ,在漫灌与喷灌措施下 ,5 5min及 90min内渗透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喷灌方式下 ,最终渗透率差异显著 ;在漫灌方式下 ,最终渗透率无显著性提高。因试验时间系列仅有 2a,虽在相对短期内 ,试验结果在统计上无差异 ,但水分保持曲线却表明 :因蚯蚓的存在 ,有改善土壤特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