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5篇
农作物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时畴反射仪 (TDR)已经改变了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方式。与时畴反射仪相似的另一种仪器是频域反射测量仪 (简称FDR) ,已应用于农业灌溉制度中。将移动FDR的探针垂直插入地下 0 6m来测定土壤湿度。美国学者C .A .M .Laboski等人在不同地点种植 3种不同作物 (玉米、大豆和春小麦 ) ,选择 2个生育期测定不同日期的土壤湿度。运用最新的灌溉制度中支票簿法 ,结果证明简单易行。快速且移动的频域反射测量法能准确测定田间土壤含水量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并能减少潜在的渗漏。  相似文献   
2.
外源稀土元素对花生增产效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砂培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外源稀土对花生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稀土浸种花生不仅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而且还促进了叶细胞叶绿体的生长发育,使叶绿体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基粒片层数增多,紧密度高,从而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提高荚果产量。浸种花生各器官中稀土元素分布为:根叶茎果壳果仁;总吸收量为:叶根果壳果仁。  相似文献   
3.
对冬小麦||早春玉米/夏玉米、早春玉米/夏玉米和(20+40)cm小麦-夏玉米三种超高产集约种植方式下的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三种种植方式比现有吨粮田(15000kg/hm^2)增产21.63%-43.20%,但增产的生物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冬小麦||早春玉米/夏玉米模式时空集约性强,单位面积年产量最高,N,P,K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发展潜力较大;早春玉米/夏玉米模式的特点是养分利用效率高,是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小麦-夏玉米模式的吸收效率较高,便于机械化操作和大面积推广。随施肥量的增加,养分吸收量增加,利用效率降低,不施肥与施肥之间差异极显著,高肥和中肥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和生态系统研究中 ,对根系和土壤呼吸作用的评价日益重要 ,但人们关于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量对这些评价的影响了解甚少。通过研究柠檬近根区土壤干湿交替期间的土壤质地 ,以探索其对根系和土壤呼吸率以及土壤CO2 摩尔分数的影响。将试验作物分别种在砂质土、粉砂质土和黏质土中 ,测定根系和土壤呼吸率、土壤含水量、植株含水量和土壤CO2 摩尔分数等。结果发现 ,虽然不同土壤质地的植株—土壤—水分间的参数不同 ,但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小 ,在一般土壤湿度条件下 ,3种土壤质地的根土呼吸率基本相同 ,只有土壤表层释放的CO2 量随灌溉而不同 ,即由于砂壤土的多孔性 ,灌水后土壤CO2 释放量较多 ,而质地较密的另两种土壤CO2 摩尔分数较高。研究表明 ,土壤湿度的变化可以解释与CO2 释放量有关参数的变化原因 ,尤其在细颗粒土壤中。同时讨论了测定土壤CO2 释放参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87,自引:2,他引:187  
以山东省齐河县低肥力潮土为供试土壤 ,15年盆栽土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的化肥 ,是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秸秆还田量分别为 2 2 5 0、45 0 0、675 0kghm- 2 范围内 ,土壤有机质积累量 ,速效氮磷钾的生物有效性 ,脲酶活性强度等指标与秸秆还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并与气候、作物生长季节、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隔根对小麦/玉米间套种植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作物根系与地上部的相互作用,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隔根对小麦/玉米间套复合群体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根使边行小麦减产11.15%-18.54%,玉米减产38.1%-43.4%。隔根使边行小麦和玉米对N、P、K的吸收量明显降低。在复合群体生育前期,隔根提高了小麦体内N、P、K含量和玉米含N量,降低了玉米P、K含量,随生育期的延续,隔根降低小麦、玉米养分含量的趋势加剧。隔根使复合群体作物根生活费大小发生变化,小麦和玉米的根数减少21.74%和23.04%,根长减少32.17%和20.99%,根体积下降19.23%和4.13%,同时使小麦、玉米的比活面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麦间作对根际土壤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水培和根箱模拟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养分的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证明了间作条件下能获得明显的生物产量优势。并对间作条件下根系的生长状况,养分吸收利用和根际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越南有关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 ,Cr,Cu ,Ni,Pb和Zn在农业土壤中的分布状况是越南人民最关心的。Cd的质量分数很低且与母岩的关系不大 ,其他元素质量分数随母岩的质地而变化。其中 ,Cr和Ni的变化顺序为 :砂岩 <冲积岩 <石灰岩 <玄武岩 ,Cu和Zn为砂岩 <冲积岩 <玄武岩 <石灰岩 ,Pb的变化趋势是玄武岩 <砂岩 <冲积岩 <石灰岩。这 6种重金属元素除Zn外的质量分数均在各母岩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之内。除Cd外 ,由石灰岩转化来的土壤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石灰岩中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初步研究了探讨了黄淮海农区冬小麦Ⅱ早春玉米/夏玉米(简称间作玉米)、春玉米单作、冬小麦-夏玉米(简称单作夏玉米)轮作3种超高产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氮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产量,但在高脂水平氮吸收效率却低于当量面积单作,在中肥和无肥水平下,间作氮利用效率高于单作,吸收效率低于单作。在作物共生期间,养分吸收存在着竞争和补偿作用,使得间作玉米氮吸收量在每个生育期都不同同于单作。间作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强度,而春玉米只在不施肥时有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复合群体作物根际营养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快速发展,复种方式日趋多样化,对于复合群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对作物地下部资源的研究较少。近年来,一些根际效应的研究报道很有启发性,对于进一步认识复合群体的优化组合及充分利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复合群体作物根际的促进作用 促进作用是间套作优势的基础,当两种作物种植在一起时,基本的生物学原理表明,竞争作用是存在的,当竞争作用小于促进作用时,就会表现出间作优势;但当竞争作用大于促进作用时,则表现为间作劣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