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农学   19篇
  37篇
综合类   4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10篇
畜牧兽医   9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991.
992.
七月份以来,广东省顺德、中山等一些甲鱼养殖场暴发了严重的白底板病。与往年相比,今年发病范围广、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症状及流行情况 1.早期症状 白底板病早期基本无症状,水温27~28℃以上就会出现此病,最初发现无症状地死甲鱼,头颈肉被同类吃光,仅剩骨骼;或发现甲鱼还活着,颈部已经被咬烂,有人称此病为“烂头颈”,不久白底板病就爆发起来。无症状地死亡(烂头颈)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状。 2.发病症状 外观:患病甲鱼外观…  相似文献   
993.
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金鱼ITS-1区序列长度为294bp,其中A、T、G、C 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17.0%、14.6%、33.0%、35.4%;与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12种鱼的核糖体DNA序列比较显示,其与12种鱼的ITS-1序列同源性较低,在26.0%~61.6%之间;根据金鱼与其他12种鱼的ITS-1序列的同源性构建进化树,所得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4.
一、奥尼罗非鱼的制种繁殖技术 (一)亲鱼繁殖池的环境条件 1、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水源为井水、温泉水、河水、湖水或水库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95.
黄喉拟水龟是龟鳖类中名贵种之一.本文从黄喉拟水龟的开发利用的空间、野生资源状况、养殖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其养殖优势;介绍了其人工饲养技术;分别列举了稚幼龟、成龟、亲龟的一些常见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龟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现在龟类的野生资源正急剧减少,发展人工养殖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龟类资源的重要手段。目前养龟的方式从温度的角度可以分为温室控温养殖和自然温度养殖两大类,其中自然温度养殖又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龟拥有模仿自然环境并可进行大规模养殖的优势,具有龟类生长速度快、疾病较少、养殖管理方便等特点,池塘养成的龟类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龟类原有的优良肉质,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997.
第二篇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本的关键控制技术 一、利用生物增氧结合增氧机满足罗非鱼对溶解氧的需求 1、溶氧对罗非鱼的影响 罗非鱼对水中缺氧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常水中溶氧下降至2mg/L,鱼类则开始出现浮头现象,但它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强,其窒息点为0.07~0.28mg/L;当DO〈I.6mg/1时,罗非鱼摄取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2mg/1时约高一倍。因此,池塘中的溶解氧对罗非鱼非常重要,不能因为罗非鱼不浮头死亡就不开增氧机,开增氧机不光是救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两种EM菌浓缩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化学凝聚的方法所得的菌泥重量比物理方法处理的少。化学方法的菌复苏效果相对慢于物理方法的菌。 液体EM菌可以通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浓缩,浓缩所得的EM菌含菌量经3天的培养可以达到浓缩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9.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