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8篇
  143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8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1):182-188
旅游地学是中国地理、地质等学者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新学科概念。随着旅游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独立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研究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学科体系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不断困扰着旅游地学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文中重新审视了旅游地学过去35年研究内容与学科特征,结论认为:1)旅游地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逻辑严密的学科体系,表现为研究对象泛化、研究内容碎片化、知识缺乏概念化等问题;2)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被地质、地理、旅游等不同背景研究者共同认可、交叉研究的内核。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指出旅游地学研究内核是地学旅游资源的精神愉悦体验,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地学"一心两翼"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3)基于研究内核,构建了旅游地学学科体系框架,分别是母学科模块、交叉学科模块、自足性分支学科模块、应用实践学科模块。4)提出促进旅游地学学科可持续发展建议,包括搭建旅游地学学科融合平台、构建老中青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建立旅游地学研究基金、加强与地学旅游产业界联系。  相似文献   
382.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科学评价中国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丰富土地整治的相关评价技术体系,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促进土地整治科学决策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该文从土地整治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研究视角出发,将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土地整治在国家层面上以土地整理项目为主,而省级以下层面则以土地开发项目为主;中国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率在全国范围均呈现较高水平,且开发补充耕地数量在国家、省、市不同尺度差异不大;中国土地整理、土地复垦新增耕地率在国家、省、市不同尺度上体现出较大差异,市域尺度更能体现土地整理与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该研究可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序列建立及宏观政策决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3.
兰州市区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市地下水样宏量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区地下水矿化度的分布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TDS)普遍偏高,变化范围在340至18300mg/L之间,平均值为2212mg/L。广泛分布的第三系地层是地下水盐分的重要来源,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市区水源地地下水矿化度升高的重要驱动因素,工业污染是引起地下水矿化度升高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384.
城市化对郑州市土壤功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快速发展不仅造成了自然土壤面积和类型的缩减,也导致土壤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表现出来。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研究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功能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张,水稻土土类和盐化潮土亚类消失,另外伴随还消失了2个土属和11个土种,一些特定的土壤功能消失;伴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主要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向土壤承载功能转换,其次为生态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化。土壤功能这样的转换不仅增加了区域农业生产压力,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5.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基于VOSviewer和Histcit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高频关键词的分析,总结国内外恢复力研究的脉络和内容演变。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文献主要来源于美国;2)国际恢复力研究经历了从基础理论到政策管理及技术应用,各个方向存在相互的引证关系,分析研究热点的时序演化发现,2000年前,以恢复力的内涵和基础理论为研究重点;2001-2010年间,珊瑚礁的测度模型及提升路径成为热点;近10 a来,恢复力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3)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恢复力研究起步较晚,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集中于恢复力的工程措施、调查监测手段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相似文献   
386.
以平朔安家岭煤矿露井联采区为例,针对露井联采区西排土场顶部平台沉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CorelDraw制图软件测算样地内裂缝面积,从裂缝总面积,裂缝占样地面积比两方面进行比较,并从矿区地质构造、排土场构造、采掘工艺三方面对形成沉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沉陷和裂缝情况很严重,排土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易形成裂缝;其非均匀沉降及综采放顶采煤方法扰动剧烈,导致地表沉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和补偿机制,为今后的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7.
河北省的“三农”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全面分析了河北“三农”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8.
以相关文献梳理为基础,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评价各地市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2005—2015年耕地可持续集约指数总体呈增高趋势,但呈现不规律波动变化特点。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空间冷热点分布呈现出"中部热、南北部冷"的格局;2005—2015年系统协调性整体呈现稳定趋势。初步构建的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及其在京津冀地区的实证,可为探讨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9.
以分别表征不同生理特征的NDVI等12种高光谱指数为基础, 结合成熟期水稻叶片实测砷含量, 利用相关分析法提取PSNDa(R= -0.89)、DSWI(R= -0.79)、SIPI(R=0.91)作为单级光谱诊断参数, 并以此为因子 组成砷污染胁迫光谱参数诊断空间(PSNDa-DSWI、PSNDa-SIPI、DSWI-SIPI), 其中以表征叶绿素和细胞结构的PSNDa-SIPI组合空间的诊断效果最佳。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各光谱参数信息, 从中提取出主成分F1、F2, 其累积贡献率达88%, 由此建立砷污染胁迫主成分诊断空间(F1-F2), 不同污染程度对应不同诊断空间, 高度污染: F1<1.95, F2>0.75; 中度污染: 1.95<F1<3.15, 0.75>F2>0.40; 轻度污染: F1>3.15, F2<0.40。由此从不同层面构成一个严密的水稻砷污染胁迫诊断系统, 为系统、全面、有效监测大面积水稻砷污染提供多元化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90.
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及多维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与多维纹理特征融合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对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多进制小波分解,再联合提取局部方差、局部梯度、局部能量和局部信息熵4维纹理特征,将高分辨率影像的高频分量分别与多光谱影像的高频分量以多维纹理特征进行多判据联合方法融合,形成新的高频分量,然后与多光谱影像的低频分量进行多进制小波逆变换,最后经 RGB合成为彩色影像。试验选取淮南矿区SPOT 10 m与TM 30 m空间分辨率影像,从目视判读(定性评价)、地物光谱曲线分析、定量评价指标三方面对融合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保留了原影像的光谱信息,同时也改善了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利用融合后的影像进行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