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34篇
  8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高产恢复系“中413”为轮回亲本,导入来自149份供体亲本的遗传成份,育成约2500个株系的导入系群体。经目测选择粒长明显高于轮回亲本的株系并测量其粒长、粒宽,发现有667个株系的粒长超过7.0mm,粒长最大可达10.6mm,平均8.4mm;粒宽变幅为2.0-3.8mm,长宽比变幅为2.3-4.3,与轮回亲本相比粒型变化明显。在强水分胁迫条件下,导入系在卷叶级别和冠层温度等指标上有巨大变幅,发现有47个株系的卷叶级别和近100个株系的冠层温度低于轮回亲本,有16个株系的卷叶级别和冠层温度指标均低于耐旱对照品种“中旱3号”。  相似文献   
82.
水稻InDel和SSR标记多态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评价插入缺失(InDel)标记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日本晴和9311序列筛选得到遍布每条染色体的20对InDel标记和53对SSR标记,分析46份粳稻和47份籼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这些InDel标记在籼粳亚种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亚种内多态性较低,平均多态性水平显著小于SSR标记,InDel标记具有数量多,扩增产物稳定和易于检测等优点,将InDel标记应用到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中可以加速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83.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cry1C*基因导入籼型节水抗旱稻品种‘旱恢3号’中。通过对Basta抗性植株的PCR筛选和Southern检测证实,cry1C*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品种中;田间自然感虫试验显示,转基因植株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84.
水稻第2染色体上抗旱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危机使得水稻抗旱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鉴定与水稻抗旱性直接相关的性状和产量的QTL,可为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旱水稻品种提供标记信息。以从供体IRAT109渗入到珍汕97B背景的269个高代回交渗入系中筛选出覆盖第2染色体目标区段的87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在抗旱鉴定大棚中采用控制式供水,精细定位了水处理(对照)与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水稻水分生理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0个影响叶水势(LWP)、冠层温度(CT)、茎基粗(BCT)等性状相关QTL和百粒重(HGW)、每穗颖花数(SN)、着粒密度(SPD)等产量相关QTL。根据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3类,第1类7个QTL,在两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第2类4个,只在对照条件下检测到;第3类2个,分别控制叶水势和颈基粗,受干旱胁迫诱导,只在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其中,叶水势定位在RIO02037-RIO02038约8.2 kb的区段上, 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1.0361和13.0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IRAT109;茎基粗定位在RIO02017-RIO02022约37.7 kb的区段内,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2682和49.20%,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珍汕97B。在水、旱2种条件下均检测到的相对稳定的7个QTL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2个QTL可能对抗旱性有直接贡献。  相似文献   
85.
利用F2群体对深水稻抗纹枯病QTLs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个由‘HH1B'和‘RSB03’杂交、包含286个个体的F2群体,对群体及亲本人工接种纹枯病菌,综合应用病级(DR)、病斑长度(LL)、病斑高度(LH)及相对病斑长度(RLL)等指标进行抗性评价.通过QTLs定位分析,检测到4个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QTLs位点,分别分布于第4、11及12染色体上,其中第11染色体上的位点同时控制DR与RLL,另外检测到7个与抽穗期(HD)及株高(PH)相关的QTLs位点.  相似文献   
86.
优质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王一平$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余新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梅捍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郭龙彪$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钟代彬$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应存山$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相似文献   
87.
水稻等基因导入系构建与分子技术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参与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研究”项目的实施效果:从23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一批优良利质资源,选育了基于22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等基因导入系约6万余份,建立了节水抗旱、氮磷高效种质资源的鉴定设施与评价方法,发展了大规模、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技术。形成了一条较为成熟的基于等基因导入系的水稻有利基因发掘、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技术体系。育成了一批高产稳产优质节水抗旱的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88.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两年QTL剖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利用水稻汕优63(珍汕97 × 明恢63)重组自交系群体241个株系,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年度间的QTL定位和比较。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表现型在两年均为连续分布,且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向超亲遗传类型。两年共检测到64个QTL,分布于水稻除第4染色体外的其余11条染色体,其中1999年检测到45个,2000年检测到35个,两年相同的QTL共16个。2000年检测到的QTL贡献率介于283%~1499%,且大多低于1999年。不同环境可以影响QTL的表达,但表达差异并不全是QTL×环境(QE)互作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该性状的遗传力偏低、QTL本身效应偏低或QE互作等原因共同造成的。另外,检测到8个显著的QE互作,但其互作效应明显低于对应的QTL效应。  相似文献   
89.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芦笋中熊果酸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的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提取物,用甲醇抽提醇溶部分,经用液质联用仪检测,得到56个紫外检测峰。其中,有保留时间与熊果酸基本一致的峰。其质谱的分子离子峰及特征碎片峰也与熊果酸的一致。确定该化合物为熊果酸。  相似文献   
90.
对14种除草剂的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筛选出合适的节水抗旱稻田除草剂,为沿淮地区节水抗旱稻发展提供保障.研究结果表明:节水抗旱稻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在节水抗旱稻3~5叶期,以667 m2施10%韩秋好80 mL和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6 mL进行茎叶处理,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