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含笑属植物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但目前种间的遗传关系尚不明确,以开发高效的基因分型手段进行各物种亲缘关系研究,可为含笑属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广东含笑等11个物种为研究材料,筛选高多态性SSR引物,利用基于M13序列的荧光标记方法获取基因分型数据,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并利用Neighbor-Joining(NJ)方法构建进化树,分析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12对SSR引物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扩增成功率为90.9%,可以高效地完成基因分型,12个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17;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1.836;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是0.365、0.839和 0.79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属不同亚属的物种在NJ进化树上可以被明显区分开来,其中后生含笑亚属物种被聚类在两个主要分支上,含笑亚属的3个物种被聚类在一个主要分支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与以往的分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SSR标记基因分型体系可以较好地完成广东含笑等11个物种的基因分型,在未来的杂交亲本评选、亲本选配和杂交子代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竹蓖舟蛾(Besaia goddrica)在广东省的分布、潜在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蓖舟蛾在广东省的综合风险值R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简便、准确、可靠的木麻黄(Casuarinaceae)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良抗病无性系。【方法】在木麻黄抗病品系筛选技术基础上,参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烟草Nicotiana及桉树Eucalyptus等植物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设计8种木麻黄青枯菌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结果】不同无性系利用盆栽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后的死亡率介于25.79%~83.06%,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无性系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16~69.48,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这2种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 5)。不同无性系在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中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有效区分抗、感无性系。绿梗小枝接种后症状变化小,不易分级,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青枯菌粗毒素接种存在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30、杂交、G1等12份高抗材料。【结论】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方法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较好方法,文中其他接种方法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ABT2号生根粉对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和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ABT2号生根粉溶液可以提高蔓花生的成活率;碰碰香在ABT2号生根粉为300 mg/L时比较容易生根;不同质量浓度ABT2号生根粉对四季秋海棠的生根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四季秋海棠比较容易生根.采用3种基质对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锦绣苋(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和铺地锦竹草(Callisia repens)进行扦插生根研究发现:天胡荽在田园土基质和泥炭土+珍珠岩基质中均有较好的生根效果;锦绣苋和铺地锦竹草均在泥炭土+珍珠岩基质中的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文章比较分析不同苗龄和光照强度条件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挂篮培育的生长变化,以筛选铁皮石斛挂篮培育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利用铁皮石斛0.5 a生驯化苗在疏林下(郁闭度50%~85%)进行挂篮培育,成活率为100%,生长状况最好,基部芽健壮,平均数量为7.3个,并且没有高位芽长出.研究建立了铁皮石斛人工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主要采用手机为通信工具,针对手机通信存在的问题,选用超短波电台及相关附属设备对航空护林地空通信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飞行真高在300 m时,PD—780手持机空地之间最远通信距离可达10 km;空MD—780G车载台与地PD—780手持机之间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3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60 km;MD—780G车载台空地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6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距离为100 km;飞行真高在600 m时,PD—780手持机空地之间最远通信距离可达30 km,空MD—780G车载台与地PD—780手持机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5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80 km,MD—780G车载台空地之间的空地双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80 km,空对地的单向通信最远可达120 km.超短波的通信距离与飞行高度和电台的功率有关,飞行真高越高、电台功率越大,则通信距离越大.建立有效的航空护林地空通信保障体系,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地面通信中继站、统一设备型号和呼号频率、超短波电台标配降噪耳机.  相似文献   
7.
SO2和NO2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城市森林对SO2和NO2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吸收净化能力,利用城市森林对大气污染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我国SO2和NO2气体污染的状况,总结了污染物进入植物体的过程及其损伤机理,并从植物抗性和吸附净化能力两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树种与SO2和NO2气体污染的关系研究,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今后研究可能发展方向,如SO2、NO2与悬浮颗粒物等复合污染对城市树种生长的影响、树种抗性和吸附能力综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不同龄期的敏感度,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稀释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3种浓度分别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防治效果较好,3种浓度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15%甲维·茚虫威、12%甲维·虫螨腈和4.5%高效氯氰菊酯的500倍和1 000倍浓度对榕透翅毒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龄幼虫较初孵幼虫而言,耐药性更强,同一药剂同一浓度处理下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更低或达到100%校正死亡率时间更长。因此,可选用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和4.5%高效氯氰菊酯作为当前防治榕透翅毒蛾的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森林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lvicola菌株T1-3-2对杉木炭疽病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为将其研发为林木炭疽病的生防制剂,需进一步探明该菌抑菌谱、抑菌物质稳定性以及主要成分等,以补充完善该菌的生防理论。文章通过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a MS)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该菌的抑菌谱、抑菌物质的稳定性以及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菌株T1-3-2对9株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尤其对包括杉木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内的多种林木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对杉木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温度≤70℃、酸碱度以及紫外辐射对粗提物抑菌效果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温处理(T> 70℃)对抑菌效果影响显著;粗提物主要含有14种化合物,其中包含假单胞菌常见的4种吩嗪类抑菌物质,即吩嗪、1,6-二羟基吩嗪、10-乙酰基-3,7-二羟基吩嗪和绿脓菌素;挥发性气体(VOCs)中包含:苯类...  相似文献   
10.
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作为传统的民间药用植物,可全株入药;耐荫性较好,是林下造景的优良灌木树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赪桐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抗补体和抗肿瘤等药效,主要含黄酮类、甾体、香豆素、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并已建立了相应最佳提取工艺。在种苗繁育方面,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可以达到最佳的育苗成效。目前,赪桐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已获得叶绿体基因组和花期全长转录组等序列信息。赪桐由于观赏与药用价值兼备,在林下经济发展、园林绿化及医疗保健方面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赪桐药理活性、化学成分、繁殖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经济价值及其产业化应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