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城市的土壤碳储量与分布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城市碳固定和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西安市绕城高速内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表层土壤样品230个(0—20cm),利用Vario ELⅢ元素分析仪进行有机碳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在0.88~27.18g/kg之间,均值为5.59g/kg;碳密度0.22~7.11kg/m2,均值为1.41kg/m2;在西安市城区表层土壤总储碳量为6.32×105 t,平均每1km2的土壤碳储量为1.37×103 t。风景休闲区和交通区是城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区域,而工业区有机碳含量较低。在空间上,以中心城区形成一个南北带状分布的有机碳高值区。[结论]西安市城区的这种有机碳分布模式,与城市化前的土壤利用、城市绿地管理,食物与燃料的残余物、各种废水等大量生活垃圾进入土壤有关。交通道路的有机碳含量也受到汽车尾气排放的黑炭沉降影响。整体上,西安市城区有机碳显著低于国内其它城市的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刺激法修复不同污染时长的土壤,比较了向新污染(污染7 d)和陈旧性污染(污染5 a以上)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复合物(C∶N=100∶10)、脱硫石膏等处理剂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新污染黄绵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60.13%、56.09%;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机肥+KNO_3、脱硫石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36.62%、36.61%;生物刺激对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高于陈旧性污染土壤。两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生物刺激修复使土壤的pH值由8.50~8.56降低至7.35~7.91。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率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89),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9);陈旧性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研究表明,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立即进行生物刺激修复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影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草皮挖取对湿草甸湿地的影响,研究基于典型草皮挖取样地开展了湿草甸优势物种热值及灰分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湿草甸植物热值及灰分含量对草皮挖取扰动具有一定响应。草皮挖取可降低湿草甸植物灰分含量;在退化样地内适宜的挖取深度可提高植物干重热值及去灰分热值。草皮挖取结合水分波动等多种环境干扰可导致湿草甸植物热值、灰分含量的差异;热值及灰分含量可作为湿草甸植物响应环境干扰的指示指标。草皮挖取对高原寒湿草甸恢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大型农业展会服务效果,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渠道,以第十九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受访者职业为判别因子,从交流展示功能、技术推广功能、主题宣传功能3个维度对农业高新技术展会的功能进行绩效分析和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该届展会在改善现场服务、支持农业新技术传播及扩大宣传效果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银灰杨(Populus can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镉(Cd)胁迫(0(CK)、10、30、50μmol·L~(-1)和70μmol·L~(-1))分别在7、14、21d和28d时进行收获,探索Cd胁迫对灰杨叶片和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μmol·L~(-1) Cd胁迫后7d时,叶片和根系MDA、H2O2和脯氨酸含量低于相应对照,而在Cd胁迫28d时,且Cd浓度为70μmol·L~(-1)时,银灰杨叶片和根系MDA、H2O2、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均显著增加。说明70μmol·L~(-1) Cd处理可导致银灰杨膜脂产生氧化。综合研究表明,在Cd胁迫下可通过提高主动积累脯氨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渗透物质,产生适应性生理响应以维持自身的生理平衡来降低Cd毒害作用,初步判断灰杨有解毒Cd的能力,具有用于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以浐河西安段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调查及三维荧光技术进行光谱分析,探究了城市河岸带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结构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综合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均显示西安浐河土壤DOM具有较强的生物来源属性;经光谱分析,土壤DOM三维荧光光谱中出现了A、C和D等荧光峰,分别代表类富里酸、类腐殖酸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且以腐殖质类物质为主(占55. 8-66. 7%),且荧光强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OC、p H、AP、NO-3-N等性质影响其DOM荧光特性;FI和BIX可综合表征DOM来源与结构组成。由因子特征分类分析表明,外源有机物的输入对表层20cm土壤DOM来源及其性质有主要影响,植被类型及根系作用对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土壤中石油烃的生态毒性进行研究是治理和管控石油污染的重要依据。然而,总石油烃(TPHs)中烷烃(Alkanes)和多环芳烃(PAHs)组分的毒性风险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蚯蚓为指示生物,利用微宇宙毒性试验研究不同石油污染水平对蚯蚓的毒性风险;以正癸烷(C10H22)、正十六烷(C16H34)、正二十六烷(C26H54...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品种秦豆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锌肥对大豆不同组织生物量、耐性指数、转运指数、锌积累量、锌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锌处理显著提高大豆根和叶片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Fo、Fv、Fm、Zn含量,耐性指数、转运指数和叶片Zn积累量显著增加。综合评价表明,大豆对锌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了接种量为103~108 cfu·g-1的降解菌群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条件和存活状况、对土著菌群的影响作用以及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75%)-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99.49%)-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99.36%)-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87.33%)-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87.32%)和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12.0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2.00%)组成。利用筛选的降解菌群在土壤湿度为5.4%、接种量为108 cfu·g-1土的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修复60 d,石油烃去除率为10.61%;在土壤湿度为15.0%、接种量为107 cfu·g-1土时对石油烃去除率为18.67%。在5.4%和15.0%湿度下接种7 d,土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由28.22%增加至57.98%~66.35%,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由0.04%增加至25.86%~30.25%,假单胞菌属由初始时的0.26%增加至5.03%~30.87%,说明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接种的降解菌均能迅速生长为土壤中的优势菌;接种60 d时,其仍保持存活状态。研究表明,降解菌群的接种改变了土壤菌群结构,使土壤菌群的alpha多样性明显降低。土壤污染物的去除不仅依靠某种优势菌的特定降解功能,还需要土壤菌群的协同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城市污水作为植物生长的水源和肥源,以期同步实现沙漠化土地的快速修复和污水净化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湿地填料为细沙,栽培植物为高羊茅、黑麦草、狗牙根、芦苇和香蒲进行试验设置。[结果]试验仅4个月,细沙容重减小了20%~23%,有机质至少增加了3.9倍,有效磷、pH值、电导率和孔隙率分别增加了16%~103%,3%~5%,1.7~2.6倍和16%~25%,与原细沙差异性显著(p0.05),而碱解氮、全磷和各湿地细沙理化性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能够迅速增加细沙养分含量,改善细沙理化性质,以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沙漠化土地可行。高羊茅和黑麦草可作为修复沙漠化土地的优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