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2篇
  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3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水稻新型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11A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A的各个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株高60cm左右,分蘖力强,千粒重28克左右;柱头外露率为85.1%,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F1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都分别比对照种汕优63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与不同质源的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进行配组,调查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及产量,结果表明:7N5改良系R456分别与两系不育系和三系不育系配组都具有较高的恢复力和配合力,其配组的3个新杂交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3.
以观赏辣椒F1代五彩椒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不同光质对五彩椒腋芽萌发的影响研究。分别以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1:1)和白光等4种光质诱导腋芽萌发,蓝光处理下苗高、茎粗、腋芽数和诱导率的平均值均最大,且都显著高于其对照处理(P0.05),蓝光更有利于茎段腋芽的诱导,而红光则不利于腋芽的诱导。同时,红蓝混光对五彩椒外植体的腋芽诱导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诱导效果要弱于蓝光。因此,篮光最适合五彩椒茎段腋芽的诱导,既能较好的腋芽诱导,又能保持较好的外植体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之一。采用籼稻品种 V20B 与细长型爪哇稻品种 CPSLO17 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开展水稻糙米籽粒大小 QTL 定位研究,挖掘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为优质高产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V20B/CPSLO17 遗传背景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150 份重组自交系在 4 种环境(2019 年贵州贵阳、2020 年贵州贵阳、2021 年贵州贵定、2021 年海南三亚)中的糙米籽粒大小表型数据,采用 IciMapping 4.0 软件的 ICIM-ADD 方法进行 QTL 扫描。【结果】亲本 V20B 的糙米籽粒大小显著大于 CPSLO17,重组自交系的糙米籽粒大小在 4 种环境间差异显著,均表现出连续的单峰分布。4 种环境共检测到分布于 7 条染色体上的 11 个与糙米籽粒大小相关的 QTL,LOD 值均介于 3.00~14.57 之间。4 个 QTL(qRGS5、qRGS7.1、qRGS7.2 和 qRGS11.3)的表型贡献率超过 10%,其中 qRGS5 在 4 种环境中均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率的 29.71%、28.77%、17.27% 和 12.50%。3 个 QTL(qRGS2.1、qRGS2.2和 qRGS12)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CPSLO17,8 个 QTL(qRGS4.1、qRGS5、qRGS7.1、qRGS7.2、qRGS8、qRGS11.1、qRGS11.2 和 qRGS11.3)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V20B,qRGS5 在 4 种环境中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源自亲本 V20B。【结论】亲本 V20B 和 CPSLO17 间糙米籽粒大小差异极显著,糙米籽粒大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QTL qRGS5 是影响糙米籽粒大小且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在糙米籽粒大小性状基因挖掘和高产优质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明西南稻区杂交籼稻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差异,筛选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方法】以长江上游审定通过并在西南稻区广泛应用的33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在机插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各品种的产量、米饭外观、米饭口感和米饭综合评分的差异,并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33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介于6.70~10.50 t/hm2,变异系数为10.10%;米饭外观变幅为4.30~8.00,变异系数为12.07%;米饭口感介于4.80~7.50,变异系数为11.17%;米饭的综合评分变幅为62.15~85.10,变异系数为7.94%。进一步依据以稻谷产量、米饭外观、米饭口感和米饭综合评分的聚类分析结果,将33个杂交籼稻品种划分为高产优良食味、高产普通食味、低产优良食味和低产普通食味4种类型,分别占比为15.15%、30.30%、33.33%和21.21%。【结论】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包括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蓉18优2348、宜香优1108和宜香优2115,这类品种产量均>8.45 t/hm2、米饭外观均>6.40、米饭口感均>6.7...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 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氮量,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35个参试品种施氮区平均产量变幅为523.6~833.4 kg/667m2,参试品种的最高产量变幅为562.4~856.9 kg/667m2。2)适宜施氮量为10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个,占5.7%;适宜施氮量为12.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9个,占25.7%,适宜施氮量为1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0个,占57.1%;适宜施氮量为17.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4个,占11.4%。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关系,选用高产氮高效型(HYHNE)、高产氮中效型(HYMNE)和低产氮低效型(LYLNE)杂交籼稻品种,在相应最适氮肥水平下,研究3种类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特性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和不同粒位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米粒重(W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均表现为HYHNE>HYMNE>LYLNE,起始生长势(R0)、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均表现为HYHNELYLNE>HYMNE, R0、D和T99均表现为HYHNE相似文献   
8.
杂稻两优363迟播条件下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迟播条件下两优363的高产栽培技术,在贵州省中低海拔的凯里(海拔670m),进行了一组杂稻两优363的正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肥力较高田块栽播密度为1.43万穴/667m^2,采取单株苗栽插,施用纯氮肥10kg/667m^2和纯钾肥15kg/667m^2,产量较高,省工,投入少,经济效益好,而增加栽播秧苗数,增施氮肥和钾肥量,部分处理虽增加了产量,但经济效益多,多数处理反而减产。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冈优527高产栽培需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527产量与有机肥,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527高产栽培在密度24万/hm^2条件下,有机肥,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有机肥为13890~16110kg/hm^2,N施用量206.25~220.35kg/hm^2。P2O5施用量125.55~144.47kg/hm^2,K2O施用量139.72~160.28kg/h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育系紫Ⅱ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ⅡA是从贵州大学农学院引进的紫叶性状标记水稻,与珍汕97B杂交的中间材料,再与Ⅱ-32B杂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紫色性状标记不育系。紫ⅡA的叶片、叶鞘、枝梗、叶耳、叶舌、颖尖、柱头均为紫色,内外颖成熟时呈黄色,糙米种皮白色。在田间苗期的第一片完全叶全展,叶色即为紫色。与绿叶恢复系杂交,杂种F1为绿色,利用这一特性在苗期即可鉴别和剔除杂交稻种子中混杂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实现快速鉴定和提高杂种纯度。紫ⅡA的不育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均与Ⅱ-32A近似。该不育系于2005年9月通过贵州省技术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