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颗粒的微观形貌及其矿物、元素组成,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技术(SEM/EDX)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观测站2012年5月采集的PM10样品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统计622个单颗粒高分辨电镜图像及能谱的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PM10主要来源于地壳矿物。其中,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粘土矿物、方解石、岩盐,特别是岩盐含量高达14.5%,石英、方解石、石膏、岩盐单体矿物相对含量较高,但大部分都以矿物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与其它人为源颗粒物的混合主要是外混合。不同天气类型下,其矿物组成差异明显,重矿物(岩盐等)主要来源于强风就地扬起或携带的较粗颗粒。  相似文献   
2.
文中将生态足迹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机结合,构建了生态足迹视角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并以陕西省为研究靶区,对其近20年的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土地权益逐年降低,而土地资产和负债呈先增后减的波动变化趋势,2019年土地负债约占GDP的5.99%;同时,该区域土地资源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石河子市1990、2000、2006、2015、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解译判读,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石河子市1990—2018年4个阶段各类用地的动态演变情况.以此为基础构建Markov模型,预测未来12年石河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建立石河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石河子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来看,建设用地逐渐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地以较小的幅度递增,林地先增加后减少,水域先减少后增加.(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上看,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在2000—2006年最高,土地利用变化最快.(3)从土地利用程度来看,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土地利用率逐年上升.(4)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前期人们会优先考虑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将其价值利益最大化;同时大量的耕地也将向建设用地转变.(5)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首要人文驱动因素,人口因素次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低洪积扇台地上的黄土剖面进行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物质组成以粉沙为主,平均含量为61.62%.粘粒的平均含量为18.99%.剖面中平均粒径、中位数、粘粒含量、细沙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反映了沙尘暴的活动及粉尘堆积的变化.光释光测年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沉积始于7000 aBP左右,属于全新世时期的黄土堆积.  相似文献   
5.
利用乌鲁木齐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风速以及EI Nino/La Nina事件统计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近49 a来乌鲁木齐气候变化与EI Nino/La Nina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49 a来乌鲁木齐降水量和气温均有所增加,风速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气候向暖湿化方向转变。1961-2009年共有16个厄尔尼诺事件年,13个拉尼娜事件年。EI Nino/La Nina事件影响乌鲁木齐季节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风速。在厄尔尼诺年,乌鲁木齐冬季降水偏少、风速偏小、年平均气温偏高、容易形成暖冬,且易发生旱灾。在拉尼娜事件年,乌鲁木齐春季或夏季往往降水偏多、风速偏大、易遭遇洪水、寒潮和风灾。  相似文献   
6.
苏建安  王玲  奚秀梅  任远景  成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51-9453,9469
生态需水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水是新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需水研究的主要地区。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需水的定义,讨论了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及在新疆的应用,并对新疆生态需水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当前生态需水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理囊散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促孕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理囊散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法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考察了理囊散挥发油对21日龄雌性昆明种小鼠子宫系数和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复方"理囊散"中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2倍,浸泡时间3h,提取6h;理囊散挥发油组对小鼠子宫系数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可行",理囊散"中挥发油具有明显的促孕活性。  相似文献   
8.
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及趋势是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指标之一。基于MODIS NDVI、DEM数据及气象站点记录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探讨2000-2015年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分析其与气象因子及地形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主要以低覆盖度为主,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233,16年来植被覆盖度呈微弱增加趋势。(2)叶尔羌河流域植被覆盖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农耕区,植被覆盖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距叶尔羌河越近,植被覆盖度越高。(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4)植被覆盖度随地形因子的变化存在差异性。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坡度越大,植被覆盖度越小;植被覆盖度在各个坡向上的差异不显著。总体上,阳坡的植被覆盖度优于阴坡;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玛纳斯河流域植被覆盖度随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玛纳斯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以低等级植被覆盖为主,高等级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增加,其它各等级面积波动较小,研究期内植被覆盖改善的面积比例(31.17%)远大于退化的面积比例(16.1%),研究区总体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有所好转。(2)在海拔<800m,坡度<8°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植被显著退化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3400m,坡度>25°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未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3600m范围内。(3)当海拔>2100m时,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海拔低于2100m的地带,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增加波动较大。(4)随着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全流域0?5°坡度范围内植被覆盖度最大(42.69%)。(5)在各坡向上,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明显。流域内平地上的植被覆盖度最大(44.21%);阴坡的植被覆盖度优于阳坡,植被变化趋势除在平地区域较显著外,其余坡向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人机遥感可见光影像的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作物类型准确分类是大田作业和管理的基础。该文通过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可见光影像,利用色彩空间转换和纹理滤波构建了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27项纹理和低通滤波特征;然后采用Relief F-Pearson特征降维方法,剔除分类能力弱且相关性高的冗余特征;最后,基于优选特征训练分类模型,并结合人工分类结果对各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特征选择得到的H-CLP、H-Ent、I-Cor、I-CLP、I-Ent、S-CLP和I-Var是利用可见光影像进行北疆主要农作物分类的最佳特征,可在充分表征影像特征的同时降低数据冗余。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精度最高,整体分类准确率达83.77%,ANN和KNN分类精度次之。通过在验证区进行像素级别作物分类,发现SVM分类方法效果最好,棉花、玉米、苜蓿和西葫芦作物分类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该研究可为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