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23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评价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灭菌对葛根提取物品质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0、2.8、5.7、8.3、10.6 kGy)和电子束(0、2.4、5.1、7.7、10.3 kGy)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研究辐照对其微生物总数、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均能有效降低葛根提取物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5.1 kGy时,葛根提取物均达到《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为103 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102 CFU·g-1);吸收剂量分别为5.7 kGy和7.7 kGy时,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降至10 CFU·g-1以下。此外,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未检出。2种辐照方式均对葛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葛根提取物特征峰的相似度达到1.0,且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0.5%,表明2种辐照方式对葛根提取物指纹图谱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葛根提取物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种辐照方式均不会对葛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产生显著影响,不影响葛根提取物的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该研究为2种辐照技术,特别是电子束辐照在葛根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灭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倒伏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前期通过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获得了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本研究分析了‘双辐矮糯’的茎节配置特点、基本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辐矮糯’株高较‘湘辐糯1号’(133.13 cm)降低了24.88 cm,穗、第1节和第2节长度显著缩短,降幅分别达到18.10%、23.06%和19.13%,而第3、4、5节长度缩短程度不明显,表明其株高突变基因主要控制穗和高位茎节的伸长。‘双辐矮糯’的单株有效穗为10.4个,是‘湘辐糯1号’(5.2个)的2.04倍,其强分蘖能力确保了在每穗总粒数下降20.24%和千粒重下降7.51%情况下单株产量仍表现出25.26%的增长。品质分析发现,‘双辐矮糯’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指标及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食味品质指标与‘湘辐糯1号’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辐矮糯’株高的下降未对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遗传分析发现,48对SSR标记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间扩增出了完全一致的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相似度达到了100.00%,证实了‘双辐矮糯’是源于‘湘辐糯1号’的真实变异。利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构建了2个正反交F2群体,分析发现群体中半矮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半矮杆性状受一个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双辐矮糯’的株高表型和遗传特点,为深入挖掘其育种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施菜地土壤中速效磷是镉生物有效性的关键调控因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回归方程拟合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关中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中镉(Cd)的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速效磷含量(AP)、有机质含量(OM)和pH值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研究了各基本理化因子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设施菜地土壤中镉的有效态含量(DTPA浸提,CdA)与设施菜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不相关。(2)通过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与其呈显著相关关系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指标分别进行回归方程拟合得出:y1[CdA]=0.501 5x1[AP]+0.010 6(R2=0.345 2,P0.01)、y2[CdA]=0.370 7x2[OM]+0.028 6(R2=0.139 0,P0.01)、y3[CdA]=-0.055 2x3[pH]+0.564 1(R2=0.050 9,P0.05),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主要受以上三个因子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方程拟合,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表达式为y4[CdA]=0.174 8+0.435 2x1[AP]+0.049 0lgx2[OM]-0.013 2x3[pH](R2=0.368 6,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土壤速效磷含量是设施菜地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的关键调控因子。(3)研究区蔬菜果实中镉含量与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64,高于其与土壤镉全量(CdT)的相关系数(0.387),从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在设施菜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中,认为以土壤镉有效态含量替代土壤镉全量可以更准确地表征土壤镉的安全风险。因此,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壤速效磷含量,以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从而保证设施蔬菜产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季丰、碧玉、曼谷绿2号三个西葫芦品种,在长沙地区塑料大棚用黄金水位栽培设施进行3×3拉丁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季丰和曼谷绿2号比碧玉早熟;从植物学特征来看,3个品种在瓜色、瓜形、生长势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商品性都很好;三季丰和曼谷绿2号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碧玉,主要原因是三季丰和曼谷绿2号平均结果数极显著高于碧玉。因此,三季丰和曼谷绿2号比碧玉更适合长沙地区黄金水位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
自制保水剂在甘薯抗旱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自制耐降解的保水剂,并应用于甘薯抗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保水剂用量达到4 g/蔸时,增产幅度可达到60.0%,自制保水剂可起到抗旱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作物浇灌提供更精准的参考数据,利用专门研制的植物吸水数量简易测量仪,测量小白菜和苋菜营养生长期每天最大吸水量,以及全天不同时段的最大吸水量。结果表明:小白菜和苋菜的吸水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大,小白菜和苋菜营养生长期的后半段的吸水量分别为前半段的5.93倍和2.74倍,在一天中,植物的吸水时间主要是7∶00~19∶00,高峰时间段为12∶00~16∶00。植物吸水量与气温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栽培小白菜和苋菜,每1 g鲜草产量消耗的水量分别为19.7 g和17.7 g。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辐照预处理稻草秸秆,然后酶解糖化。结果表明,经400、800、1 200、1 600、2 000 kGy辐照处理的稻草酶解反应96 h后,聚糖转化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2.2、3.0、3.1、2.6倍。一定剂量的60Co-γ辐照导致稻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和微观物理结构的破坏,这是使稻草酶解糖化效果改善的原因;而高剂量的60Co-γ辐照会降低酶解反应体系的pH,从而影响稻草的酶解糖化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农业废弃物在兰花栽培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菇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松树皮、火山石、珍珠岩为原料,配制5种不同的基质,以无菌渣和秸秆配制的基质为对照,在5种基质上栽培兰花(品种为春剑),3个月后观测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和兰花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与对照的理化性状各有优势,栽培效果差异不明显。因此,菌渣和腐熟的水稻秸秆可代替泥炭土作为兰花的无土栽培基质。这为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大数据平台科学数据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学数据是农业大数据平台重要数据资源,是农业科研与生产发展的资源宝藏,在大数据时代建设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已刻不容缓。农业科学数据建设因数据的广泛性、分散性、繁杂性、多异性等特点,造成收集和整合难度大,为此,提出建立管理制度,保障数据统一收集;建立保障制度,确保建设经费续供;建立联动机制,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规范采集标准,便捷平台接入;加强协同合作,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专业采集人才等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