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20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耕种模式对稻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于广州市增城区、益阳市大通湖区和哈尔滨市道外区,分别进行了水稻犁耕机插(MT)、旋耕机插(RT)、犁耕机直播(MD)、旋耕机直播(RD)4种不同耕种模式试验,调查分析了4种不同耕种模式对各试验区的土壤干密度、孔隙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各试验区耕层0~20cm,与MD和RD相比,MT、RT可以降低土壤干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率,从而改善土壤结构;而各试验区耕层大于20cm的土壤受其自重和种植方式的影响下,物理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且与土壤质地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饮用水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由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阶段,直至现在的巩固提升阶段[[[] 闫冠宇, 徐佳. 我国农村供水发展阶段特征及内在规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为中国农村千家万户提供了生活的方便,但仍有诸多饮水问题困扰着农村居民,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长期以来,人们重经济、重发展,对农民最根本的饮水生活问题不够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仅有65.3%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意味着全国还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还不能够喝到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健康水。所幸的是,国家和政府对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目前,农村饮水提升也被纳入到了各省市“十四五” 规划之中,以期早日让全国农民有水喝、喝好水。农村饮用水发展的滞后,也跟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例如水源短缺、村庄分散以及建设和管理不到位等都是影响到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黄华金, 彭忠福, 孙倩. 江西省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浅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 No.446(12):53-56.]],只有解决好这些关键问题,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饮用水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施肥的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不同施肥方式对微生物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活性。本文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重点阐述了广州火炉山的生态旅游规划面临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问题的提出,引起对火炉山生态旅游规划的探讨,从而使火炉山的生态旅游从根本上提升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5.
BTOPMC(block-wise use of TOPMODEL(TOPgraphic MODEL,基于地形的水文模型)with the Muskingum-Cunge method,分块应用TOPMODEL和马斯京根-康吉汇流方法)是一个具有较强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流域研究,模型有待软件化,以便用于流域作业预报和水资源管理。该文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设计了该模型的计算机系统,形成了BTOPMC/SCAU(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系统由数据层、模型层、通信层、数据表达层和用户操作层组成,运行环境采用客户端/服务端模式。提供手动和自动2种参数率定模式,自动率定采用SCE-UA(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developed at university of arizona)全局最优算法,内置7种目标函数。采用Open MP(open multi-processing,开放式多处理)多核并发编程技术在产汇流模块实现了多核并行计算。系统为流域水文作业预报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精致的方法和简便工具。  相似文献   
6.
强降雨条件下砖红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强降雨条件下砖红壤坡面入渗、产流产沙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大于坡度;砖红壤坡面入渗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Horton模型,平均决定系数为0.958;砖红壤坡面产流过程分为4个阶段:初始入渗阶段、初始产流阶段和稳定产流阶段、结束产流阶段,推导出产流过程方程;砖红壤坡面产沙过程分为5个阶段:无产沙阶段、产沙能力上升阶段和产沙能力下降阶段、稳定产沙阶段(75,100,125mm/h降雨强度)或波动阶段(150,175mm/h降雨强度)和停止产沙阶段,累计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情况下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在0.970以上。研究结果为建立砖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物理模型及水土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韦未  郭凤清 《北京农业》2012,(18):212-214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蓝藻的研究状况做一个总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金玲  刘妍华  贾佳一  东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00-10203,10226
在大量走访调研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梳理了潮汕地区农村住宅继承传统住宅和发展演变的脉络,总结出传统继承型和模仿城市型两类现代农宅类型,并进一步细化传统继承型住宅,将其划分为4种典型类型。同时对潮汕地区农宅的建筑材料、构造及房屋节能设施加以分析,以期为潮汕地区农村住宅的热工与节能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影像由于其波段众多,传统的多光谱图像的信息提取方法不适合高光谱影像的处理。利用无人机搭载美国Headwall公司的最新纳米级高光谱成像光谱仪,采集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某处的高光谱影像,提取光谱数据,分析不同地物间光谱曲线特征和差异,采用决策树进行地物分类。结果表明:根据无人机高光谱数据中不同地物之间光谱特征曲线的差异,建立分类树,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分类处理的工作量,且分类效果良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以新台糖16号甘蔗为试材,分别在甘蔗的萌芽期、苗期、分蘖期、伸长期进行了单生育阶段和连续2个生育阶段的共21种控制灌溉处理试验,研究控制灌溉对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芽期不同程度的控制灌溉影响了甘蔗的出苗率,萌芽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达83.3%,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的出苗率次之,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40%~50%的处理的出苗率最低。苗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并在分蘖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最有利于甘蔗的分蘖,比苗期和分蘖期正常灌溉的分蘖率高50.0%。伸长期的控制灌溉对甘蔗的株高影响最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抑制了株高的增长,正常灌溉的甘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