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8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从地质和生态的角度,阐述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特点和演化方式及其对综合治理的指导意义。对西南岩溶山地而言,土壤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非岩溶区相比,具有明显的脆弱特征。它们在干扰下发生迅速演替,诱发地表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石漠化的形成。文中特别强调岩溶山区碳酸盐岩基底岩性的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与植被演替的方式和进程的多样性对于岩溶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认识,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过程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通量变化范围为154.9~605.9 kg·hm-2·a-1,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③若按目前全国毛竹林面积3.3×106hm2,植硅体产生通量209.5~420.2 kg·hm-2·a-1以及植硅体中碳含量(3±1)%计算,那么中国毛竹林通过叶植硅体约可以固定二氧化碳(76.1~152.5)×106kg·a-1。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食物链和自然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对水生环境食物链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及转化过程进行系统地总结有助于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基于此,对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环芳烃在水生环境食物链中的分布及来源,重点总结了影响多环芳烃在食物链中富集和转化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目前多环芳烃在食物链中的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了水生系统食物链中多环芳烃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氯丹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张干  祁士华  解启来 《土壤学报》2007,44(6):1058-1062
对珠江三角洲三种主要类型的土壤(水稻土、菜园土和非耕作土),共计74个样品进行了顺式氯丹(CC)和反式氯丹(TC)的GC-MS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氯丹的检出率较高,CC和TC皆为100%.反式氯丹(TC)和顺式氯丹(CC)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1~13.70 ng g-1和<0.01~15.70 ng g-1,其中多数样品中该类化合物浓度集中在0.1~1.0 ng g-1浓度段.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手性色谱柱对这两种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值进行了测定.通过化合物浓度与其对映体比值的对比,认为个别高值点主要受氯丹使用的影响,其手性化合物对映体比值(EF)接近原始值(0.5).氯丹在土壤中的浓度值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可划分出5个侵蚀阶段,其起始年龄分别为11,7.0,0.7,0.3,0.15kaBP。根据高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河流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等数据建立了各个指标的回归方程。根据各方程和全新世不同时期阶地沉积物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各个阶段的平均古侵蚀强度和流域输沙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土流失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不同的:在11000~7000aBP时期以构造活动因素为主,在7000~2000aBP期间以气候因素为主,在2000~700aBP和300aBP以来以人为活动因素为主,而在700~300aBP是构造活动、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因素。自然因素的突变作用一般大于人类活动的作用,而现代人类活动的加剧程度大约是自然侵蚀强度的45.5%。  相似文献   
6.
土壤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梁重山  党志  刘丛强 《土壤学报》2002,39(1):135-139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样品的方法来测定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与重铬酸钾氧化法的结果相比,微波消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快速准确的优点。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伴随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土壤成了直接受害者,土壤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治理污染土壤的方法很多,其中菌根修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的一种生物修复方法.本文概述了菌根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讨论了菌根增强植物在各种胁迫环境中的耐受性及其机理,并对国内外利用菌根生物技术修复受污染土壤的研究作了介绍,旨在为菌根修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降水中的常见阴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降水中的3种有机酸根离子和4种无机阴离子,通过对分析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以4.0mmol/L Na2CO3与1.0mmol/L NaHCO3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作等度洗脱,在10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并完成电导检测.7种组分的检测限在0.5~20.0nmol/L之间,线性范围跨越2个数量级以上.该方法用于雨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106.2%,相对标准偏差0.30%~4.03%.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改进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污染物浓度和毒性的双权重因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法慎重考虑了各级标准界限的模糊性,较好继承了模糊数学方法用于土壤重金属评价的优点。它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比较客观地反映污染因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采用双权重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考虑评价因子的浓度和毒性,不但在大多数情形下与对比的其它方法结果相一致,而且可以克服其它几种方法出现的误判,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分辨性,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能真实地反映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0.
贵州乌江流域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研究了贵州乌江流域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石灰土(岩性均腐土)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状况等)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良好生态系统的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层次分异较明显,土层较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粘壤土和粘土为主;土壤容重适宜,土壤孔隙性和结构性良好,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强。退化生态系统(裸地)的土壤各种物理性状恶化,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减弱。提出评价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抗蚀性的主要指标,并得出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抗蚀能力依次为:灌丛+弱度侵蚀、森林+轻微侵蚀〉荒草+泥沙淤积、旱地+中度侵蚀〉裸地+强度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