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水剂用量对贵州旱作覆膜马铃薯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明保水剂(SAP)对贵州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水肥高效施用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威芋5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个保水剂用量(0、37.5、52.5、67.5和82.5 kg/hm~2)对贵州覆膜栽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施用保水剂马铃薯出苗率最高可达93.37%,且较对照(不施用保水剂)相比,产量提高7.96%~13.37%,单株结薯数提高6.81%~45.45%,单株产量提高34.92%~83.31%;显著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2.49~5.35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水分和还原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从土壤养分变化看,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61%~27.01%、0%~19.01%、7.83%~15.65%、5.73%~22.49%和5.08%~25.42%。【结论】在贵州高海地区覆膜栽培马铃薯,推荐施用保水剂52.5~82.5 kg/hm~2,有利于高产及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缓释肥在贵州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设置盆栽试验研究缓释肥与有机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与有机肥配施能满足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有机肥与减量20%缓释肥施用仍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肥料成本投入与生产劳动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3.
贵州乌江流域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研究了贵州乌江流域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石灰土(岩性均腐土)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利用方式和土壤侵蚀状况等)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良好生态系统的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层次分异较明显,土层较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以粘壤土和粘土为主;土壤容重适宜,土壤孔隙性和结构性良好,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强。退化生态系统(裸地)的土壤各种物理性状恶化,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减弱。提出评价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抗蚀性的主要指标,并得出不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抗蚀能力依次为:灌丛+弱度侵蚀、森林+轻微侵蚀〉荒草+泥沙淤积、旱地+中度侵蚀〉裸地+强度侵蚀。  相似文献   
4.
群体密度控制以及打顶对脱毒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马铃薯主茎数量以及打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以丽薯7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人工控制主茎数量以及打顶的物理方法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每穴3茎是较好的群体密度调控,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打顶有利于控制马铃薯株型,削弱其顶端优势,减少地上部茎叶对地下块茎的抑制,增加了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贵州强酸性(pH 4.3)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生长、养分平衡、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耐铝能力弱的高粱, 铝毒害明显, 即使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 作物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后高粱出苗和生长正常, 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 施磷石膏高粱长势优于施石灰处理;高粱干物质量与磷石膏(X1)、石灰(X2)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 Yw=6.88+11.92X1-1.65X12, R=0.983**;Yw=6.88+6.39X2-0.72X22, R=0.996**);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 在提高植物营养3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 施磷石膏植株磷含量是石灰处理的1.17~2.43倍;施高量磷石膏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值分别为6.8~7.1、1.2~1.3和5.4~5.6, 比值适中、变幅小, 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值提高, 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高粱叶片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分析表明, 施磷石膏、石灰后SOD和CAT活性增加, 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下降, 施磷石膏效果优于石灰.  相似文献   
6.
针对贵州省中低产稻田地力薄弱,普遍酸、粘、瘦等特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化肥配施厩肥、绿肥、秸秆还田和磷渣等措施对中低产黄壤稻田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中低产黄泥田通过综合培肥措施可以达到维持高产、培肥地力的效果。在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同时,也要考虑补充碱性含钙物质,以中和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并维持钙素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施肥枪施肥技术在贵州春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枪分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CK2)相比,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0.6%~19.6%,且随着追施比例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6 195 kg/hm2;40%基施+60%分次追施(T3)和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的马铃薯单株产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18.6%和26.0%,单株结薯数、大中薯数以及大中薯率的增加是马铃薯增产的原因;采用施肥枪分次施肥可以提高马铃薯茎块的含氮、磷、钾量,并改善马铃薯品质,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处理效果最佳,其含氮、磷、钾以及淀粉量较习惯施肥(CK2)分别提高2.7%、22.2%、10.4%和41.2%,但对马铃薯还原糖量影响不大;施肥枪分次施肥可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尤其是在提高土壤p H值、土壤全钾和速效钾量方面较为明显,此外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马铃薯产量与马铃薯淀粉量和土壤碱解氮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枪分次施肥可适用于西南丘陵旱地马铃薯种植栽培,以20%基施+80%分次追施(T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正为实施好关岭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探索我县玉米的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特在关岭县街道办事处平寨村开展玉米"3414"肥料田间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选择本试验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的顶云乡坪寨村坪寨二组杨忠才承包的沙地。该地块土地平整,土壤肥力较均匀,土种为黄沙泥土,海拔1218m。东经:105.53480°,北纬:25.95664°,前作为油菜。土样测试结果为PH7.5,有机质67.0g/kg,全氮2.73g/kg,碱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磷石膏与沸石对酸性黄壤活性铝形态及作物营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磷石膏、沸石用量增加,酸性黄壤交换态铝下降35.5 %~41.0 %,羟基铝下降24.5 %;随施用时间增加,最初1个月交换态铝迅速下降,随后2~4个月呈类似正弦波的变化,羟基铝则持续缓慢下降;在11~18℃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缓慢,在18~25℃交换态铝、羟基铝下降幅度加快.施用磷石膏的胡萝卜干重居前3位,是CK的3.4~5.9倍.施磷石膏胡萝卜的磷、钾、硫、钙吸收量分别比CK增加127.0 %、31.2 %、70.1 %和75.1 %,铝吸收量降低50.4 %,植株氮硫比、钾硫比、钾钙比、硫铝比和钙铝比对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铝能力弱的高粱和强酸性黄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石膏对强酸性环境高粱生长、养分平衡以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和交换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黄壤上,由于铝毒作用,即使施足氮磷钾肥,高粱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的高粱生长正常,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施磷石膏高粱长势更优于施石灰者,高粱干重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y=6.88 11.92x-1.65x2,R=0.983;y=6.88 6.39x-0.72x2,R=0.996),高粱株高和根长与磷石膏、石灰的施用量也呈二次曲线变化;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在提高植物营养三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施磷石膏高粱磷、钾含量较石灰处理分别提高117.0%~200.0%和13.0%~14.8%;施磷石膏生长良好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分别为6.8~7.1,1.2~1.3和5.4~5.6,比值适中、变幅小,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分别是对照植株的1.9~2.0倍,5.8~6.3倍,1.8~2.1倍和2.0~2.5倍,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施磷石膏的土壤有效氮、磷、钾、钙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钾分别比施石灰提高41.8%~114.2%和59.4%~67.5%,施石灰的土壤有效磷、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